1、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出血热( EHF)防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中心 向妮娟 2014年 8月 4日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基本知识 疫情 概况及特点 2014年的国际应对 当前应对主要问题和国际反应 WHO风险 评估和防控 建议 疾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和防控工作要求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一、基本知识 CHINESE CENTER FOR DISE
2、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 是由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发生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的急性出血性 传染病 EBV属于 丝状病毒科, 为不分节段的单 股负链 RNA病毒,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 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毒粒 长度平均 1000nm,直径约 100nm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 抵抗力 在 室温及 4 存放 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 灭活病毒需要
3、1小时 埃博拉病毒 对 紫外线、 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 敏感 埃博拉出血热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埃博拉病毒分型 目前已发现 5种埃博拉病毒 扎伊尔型 ( EBOV) : 对人致病性最强 , 曾引起暴发 苏丹型 ( SUDV) : 对人致病性其次 , 曾引起暴发 本 迪布焦型( BDBV): 对人致病性更次 , 曾引起暴发 塔 伊森林 型( TAFV) : 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 较弱 赖斯顿 型 ( RESTV) :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 报道 CHI
4、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 传染源 自然宿主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 清楚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果蝠的分布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
5、NTION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 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 虽然 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 精液 中可分离到 病毒 :性传播可能性;动物实验:气溶胶传播可能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家庭 内感染 护理 葬礼 院内感染 治疗、护理
6、不安全注射 人际 传播 形式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群易感性 人群 普遍易感 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暴露或接触机会 多 性别间 不 存在 发病 差异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潜伏期 潜伏期: 2-21天 ,一般为 5-12天 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病人出现症状的时候具有传染性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症状和体
7、征 突起 发热、 极度 乏力 、 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后续可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肝肾功能 受损 病例 可同时出现内出血和 外出血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肝酶 升高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诊断 在诊断埃博拉病毒病之前,需排除 疟疾、伤寒、志贺氏菌病、霍乱、钩端螺旋体病 、鼠疫、 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 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如下方法可诊断埃博拉病毒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抗原检测 血清中和抗体检测 RT-PCR 病毒 分离 病人 的标本具有极大的生物危害风险,检测需在最高级
8、别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下进行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预防和治疗 有些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临床上尚无可用的疫苗 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疗法正在进行 评估 危重病例需要加强支持性护理。病例往往会脱水,需要以电解质溶液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 隔离控制传染源 和 加强个人 防护 是防 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 措施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HO埃博拉病毒病关键信息 ( 2014.3) 埃博拉病毒引起人类埃博拉出血热(现称为埃博拉病毒病) 暴发的
9、病死率达到 90% 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国家接近热带雨林的偏僻村庄 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并可发生人间传播 狐蝠科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动物或人群都没有可用的治疗方法和疫苗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二、疫情概况及特点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既往发生疫情 1976年在 苏丹和 刚果民主 共和国同时 出现的两起疫情中 首次被发现。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之后 偶有散发 , 多为暴发, 多发 生于中非和西
10、非湿润 的 热带 雨林地区。 刚果 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乌干达、刚果共和国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 。 全球 至今累计发病 2600多 例,死亡约 1700余 人 ,总体病死率约 66%。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全球既往疫情概况 Year Country Virus subtype Cases Deaths Case fatality 2012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Ebola Bundibugyo 57 29 51% 2012 Uganda Ebola
11、Sudan 7 4 57% 2012 Uganda Ebola Sudan 24 17 71% 2011 Uganda Ebola Sudan 1 1 100% 2008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Ebola Zaire 32 14 44% 2007 Uganda Ebola Bundibugyo 149 37 25% 2007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Ebola Zaire 264 187 71% 2005 Congo Ebola Zaire 12 10 83% 2004 Sudan Ebola Sudan 17 7 41%
12、2003( 11-12月) Congo Ebola Zaire 35 29 83% 2003( 1-4月) Congo Ebola Zaire 143 128 90% 2001-2002 Congo Ebola Zaire 59 44 75% 2001-2002 Gabon Ebola Zaire 65 53 82% 2000 Uganda Ebola Sudan 425 224 53% 1996 South Africa (ex-Gabon) Ebola Zaire 1 1 100% 1996( 7-12月) Gabon Ebola Zaire 60 45 75% 1996( 1-4月) G
13、abon Ebola Zaire 31 21 68% 1995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Ebola Zaire 315 254 81% 1994 Cote dIvoire Ebola Ivory Coast 1 0 0% 1994 Gabon Ebola Zaire 52 31 60% 1979 Sudan Ebola Sudan 34 22 65% 1977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Ebola Zaire 1 1 100% 1976 Sudan Ebola Sudan 284 151 53% 1976 Democratic
14、Republic of Congo Ebola Zaire 318 280 88%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全球埃博拉病毒病地理分布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2月初 , 几内亚 东南部 马桑达省出现 发热死亡病例 , 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 病例 。 3月 22日马桑达 地区采集的 12份 疑似 病例 的样本在 法国 进行 了检测并得到最终 确认 从 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 病毒 , 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
15、的 同源性 随后疫情持续扩散 , 至 7月份 , 疫情已经在几内亚 、 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内蔓延 , 并波及至尼日利亚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截至 7月 27日 新报告 (1) 确诊病例 可能病例 疑似病例 合计 几内亚 病例数 47 336 109 15 460 死亡数 36 218 109 12 339 利比里亚 病例数 222 100 128 101 329 死亡数 91 72 62 22 156 塞拉利昂 病例数 294 473 38 22 533 死亡数 134 195 33 5 233 尼日利亚
16、病例数 1 0 1 0 1 死亡数 1 0 1 0 1 合计 病例数 564 909 276 138 1323 死亡数 262 485 205 39 729 (1) 2014年 7月 1日 -27日的新报告病例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3/24/2014 4/13/2014 5/3/2014 5/23/2014 6/12/2014 7/2/2014 7/22/2014 # of ConfirmedCases Date of Situation Report Cumulative Total Cases by Date in Guinea, Liberia, 国家快速检测和 管理 EHF疑似 、确诊病例的能力建设 ; 防止 EHF的 社区传播 ; 在卫生服务过程中 防止 EHF在 医疗保健机构中的传播 ; 提供必要的心理应急咨询以支持病人和社区的恢复 ; 支持伦理学在临床、实验室、流行病学、社会学和生态学 等 EHF爆发 决定因素 中 的应用 性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