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328859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1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 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注】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木芍药:牡丹花。殿:在最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以“蛙声”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点。 B海棠花已凋谢,如梦一样难觅踪影,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 C作者以“梅子欲尝新”暗示季节的更迭,“欲”在这里是快要、而不是想要的意思。 D作者看似悠闲,实则孤寂,这可以从“拄杖挑菜”的细节描写中看出。,这可以从“拄杖挑菜”的细节描写中看出。

2、2、.尾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B【解析】(“表达了作者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错,应该是表达对春天易逝的惜春伤春之情。) 2拟人。“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与赞美。对比。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梅子对比,体现了“木芍药”善解人意,延续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点。借物抒情。借对木芍药的感激与赞扬,表达自己惜春而不得的伤春之情。(每点2分),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注】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

3、雨梅花正断魂。 【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才情豪迈,挥洒自如,本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B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C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D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6分),1(3分)D 【解析】“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错,数亩荒园指的是女王城东禅庄院,是饯别的地点。 2(6分)尾联虚写,回忆“去

4、年今日”,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3分)运用对比,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3分,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 B诗的第二句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虽表达了桑榆晚

5、景的感伤,但都营造了磅礴之感。 C诗的前四句从不同角度写景,写诗人所感、所见,所听,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D诗中“白发”代指诗人自己; “庭树”则化用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眄庭柯以怡颜”。,2、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6分),1、B 【解析】(“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之感,本诗的第一句“东流之外西日微”表达诗人悲伤苦闷之情,没有磅礴之感。) 2、(1)借眼前景物抒情,诗人望月思归,却只有孤舟伴我在外漂泊,借此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悲。(2)虚写归乡之事,借以抒情,诗人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倚靠庭园旧树,体现了诗人对归乡的希望之情。

6、 (3)但白发归乡,且故园不知是否在战火中被残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已经年迈的感慨,以及归乡希望最终落空的悲苦之情。(6分,每点2分),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巃嵷(lng s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 B.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 C.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7、处所。 D.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2、 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1、 B项【解析】“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谐,诗人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故选B项。 2、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 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衬托。用“鸟语乐”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 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