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展示: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执教简介:刘晓,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初中语文教师,专职开发并执教校本课程“语文阅读课”。推荐译本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著,王晋华/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8 年 5 月出版。阅读时间此版本共 32 章,275 页,近 21 万字,以常规速度(500-600 字/分钟)计算读完全书需要 6-7 小时左右。教师可以规划 8 周的整本书阅读时间与教学进度。阅读建议1. 对于翻译作品而言,通过了解译者对作者及其作品的判断、举例和分析,可以初步获得用于解读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资料。2. 作为现代文明世界的读者,我们该怎样温和理性地独立思考
2、、判断作品中所呈现的信息?这需要我们在思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圈画、批注、记录自己的感受、疑惑或联想,并尽量将主要的思考过程图像化。一、基础阅读(第 1-4 周)1. 阅读序,通过圈画、批注,了解该作品的背景资料。2. 阅读原序,通过圈画、批注,对以下问题作预判,并在接下来的正文阅读中加以验证和修正。(1)小说将会以第 人称来讲故事。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小说大概会以 的语言风格来讲故事。作者宣称故事的核心内容与什么有关?3. 在没进行本次整本书阅读前,你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了解多少?在完成本次整本书阅读后,你多了哪些感受?改变了哪些看法?4. 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者疑难问题,用简
3、练的语言(或一组关键词)、相应的符号、图表(或思维导图)等标注在文章空白处。二、检视阅读(第 5 周)检查并思考:文中哪些细节提供了解答下列 9 组问题的线索?翻阅相关章节具体内容,结合自己做的批注,经过逻辑推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参考问题:1. 第一章告诫中,鲁滨孙父母的话说得对不对?这些话在鲁滨孙接下来的冒险生涯中出现过几次?每次鲁滨孙对这些告诫的反应和思考有什么规律性的表现?用一句话简单说说本章所展现的 17 世纪的英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第二章风暴到第五章巴西中,鲁滨孙经历了哪些危险?遇到了哪些人?请将鲁滨孙放在图 1 思维导图中间,左侧列出他遇到的危险,右侧列出他遇到的人,并在
4、对应人的下方用一组关键词简单描述他们在与鲁滨孙的互动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与品质。你觉得哪些可贵品质是鲁滨孙与他们共有的?在鲁滨孙之后的冒险中还有对应的故事发生吗?可以在书上作批注,记下对应的定位页码及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3. 第五章巴西中,得益于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鲁滨孙才无意间成功地过上了他父母期望的“中间阶层”的生活?4. 第六章遇难到第八章最初的日子中,鲁滨孙刚意识到自己侥幸独活于孤岛时,他的情绪反应如何?接下来,他将面临哪些生存条件的匮乏?又是哪些重要品质、行动使鲁滨孙成功活了下来而没有崩溃?此时的鲁滨孙看到钱币的心理变化很微妙,你怎么看?为了自救,鲁滨孙最在意的生存条
5、件是什么?有没有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与之对应?5. 第九章到第十五章都是日记,此时的鲁滨孙为什么要写日记?你对日记中哪些内容印象最深刻?为什么?6. 第十六章无可逃脱到第十七章进一步改良中,鲁滨孙看待自己与所在孤岛的关系很微妙,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7. 阅读第十八章一个脚印到第三十章回到英格兰,思考:如果你孤身一人在荒岛上艰苦求生,突然发现有别人的踪迹,你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你如何理解鲁滨孙第一次发现有别人脚印时的反应?你如何理解鲁滨孙解救、观察并教导“星期五”?这些章节的故事里,哪些要素促使鲁滨孙又意外地重获海船(第二十九章),并得以回到英格兰(第三十章)?回头看看,第五章与第三十章在故事情节上有
6、什么关系?在写到 17 世纪的英国时,作者笛福推崇哪些人类的品质?8. 第三十一章与星期五一起历险到第三十二章再回海岛,这两章其实也是为我们还没读到的鲁滨孙漂流记后两卷作铺垫的。在前面章节里,哪个章节里隐藏着作者想要再回海岛的理由?这体现了鲁滨孙怎样的品质?在上述章节里还有哪些故事情节也得到了体现?尝试在书中写下相应的页码与关键词。三、分析阅读(阅读课;第 5-7 周)1. 概括理解。鲁滨孙为什么要出海冒险?他在冒险中得到了什么?2. 分析交流。鲁滨孙为什么能够成功脱险?一个人,一座孤岛,二十八年,何以可能?(阅读课的主要内容)四、主题阅读(拓展联读;第 8 周)1. 观看电影鲁滨孙漂流记(2001 年拍摄,导演:罗德哈迪、乔治米勒;主演:皮尔斯布鲁斯南)。2. 比较阅读。(1)笛福笔下及电影中的鲁滨孙形象有什么异同?(2)鲁滨孙与“星期五”的关系是故事中很重要的部分,在小说和电影中,两者的人物关系有何异同?对这种改编,你怎么看?(分别从小说、影视作品两个角度分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