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教学课件,2,第七章 论文写作的表达手法与技巧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手法,3,所谓论文写作的表达手法或表达方法实际就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为什么撰写学术论文时, 一般只能用叙述、说明和论证这三种主要表达手法, 而不提倡采用描写和抒情的写法呢? 这是由学术论文的性质所决定的。 因为学术论文涉及的问题 均属于科学的现象或科学的事实, 保持其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 这是学术论文写作的一条基本原则。,4,下面分别介绍三种主要表达手法: 一、叙述 叙述就是用来表达某一事件 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全过程的一种写作方法。 什么时候用这种表达手法 ?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 当需要表
2、达论题、论点, 并为论证表述事实论据时, 或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时, 宜于运用叙述这一表达手法。,5,1. 运用叙述表达论题、论点或论据,例. 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及其规划设计 采用叙述的写法,表达论题。摘要(略)本文介绍了国外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的 形成和发展以及国内步行街改造及其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功能、作用、类型和建立 方式,探讨了步行街设计的原则.,6,2. 运用叙述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例. 1958年,美国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简称集 成电路(IC),1963年就进入年产50 万块的批量生产 阶段。日本在1959年开始研究IC,1960年后逐渐试制 出一些产品
3、,1963年从美国引进集成电路技术,到 1966年就进入年产29万块的批量生产阶段,比美国晚3 年多。美国到1968年年产量超过1亿块,日本1970年也 超过1亿块,比美国只晚2年。,7,按时间顺序看日本IC发展过程 :1959 年开始研究IC, 1960 年试制出产品, 1963 年引进美国IC技术 , 1966 年批量生产 29万块, 1970 年年产超过 1 亿块 。 这一段叙述, 如同一个人写的简历, 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重点突出, 使读者对日本IC的发展速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3. 叙述的人称问题 人称问题, 简单说就是叙述时站在什么立足点的问题。 科技作品写作目的 主要是将自己
4、的研究成果告诉读者。 这一目的决定了写科技作品时, 总是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来叙述的, 只不过在实际写作时, 文中并不总是出现我或我们这种代词。 不出现并非说明不是第一人称, 而只是为了防止累赘常常加以省略而已。,9,例. 论文标题对水闸造型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实际上就是 我们对水闸造型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又例. 论文中常有数学推导或引出结论方面的表述: 由式(1)导出的方程如下:x = A cos( t + ) 由此(我或我们)可以得出结论:x 值随时间 t 的变化符合正弦函数规律。 这样的省略,不会引起误解, 反而使文字变得精练。,10,4 . 叙述的种类与在论文中运用的场合,叙述的常
5、见种类有:顺叙、倒叙与插叙。顺叙:顺叙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 时间先后顺序或空间位置顺序来进行叙述。倒叙:倒叙是将事件的结局 或结论提到前面,然后再从开头来叙述。 倒叙手法实际上只是顺叙方法的一个局部变通而已。,11,例. 举一个倒叙的例子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 西湖生成的原因,据作者去年夏间的观察, 加以书籍的参考,可以断定是一个泻湖.。 作者开门见山将结论告诉了读者, 然后,再从头开始讲:西湖生成的来龙去脉。注:泻湖是指浅水海湾因湾口 被淤积的沙所封闭而形成的湖泊。 高潮时可与海相通。,12,插叙: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 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事件的叙述, 待插入叙述完成后,再恢
6、复原来的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 常常是为了将科学研究中的 每一个重要细节顺势交待清楚,不使读者留下疑点。 恰当地运用插叙,可以加大叙述的容量, 使内容更充实、细节更完整、主题更突出。,13,一般来说,叙述在论文中运用的场合,(1)摘要部分 大多采用叙述的表达手法, 只是叙述的人称,常改为第三人称, 如用:本文研究了 本文提出了 。 (2)引言部分 (3)正文中类似于问题的提出 (4)需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提供论据的场合叙述的一般要求: (1)交代明白 (2)线索清晰 (3)详略得当,14,二、说明 说明,就是用简洁的文字, 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 成因、关系、功能、用途等解说清楚的一种方法
7、。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当需要介绍或论述研究对象的全貌, 或介绍事物的性质、形状、特征 或介绍实验装置、测量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时, 宜于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手法。,15,1. 运用说明来介绍论述对象的全貌,例. 论文题目 地基刚度对拱坝应力的影响 选读: 二滩水电站枢纽由抛物线双曲拱坝、 左岸地下厂房、右岸泄洪洞等水上建筑物组成, 拱坝最大坝高240米。 二滩坝址为一基本对称的V 型河谷 两岸临江的谷坡接近45 度,.,16,2. 运用说明介绍实验装置,例. 图1示出了 高Tc超导材料微波特性的自动化测量系统框图。 它由微波测量、温度控制、 系统控制及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微波测量系由HP83
8、50B扫描源、 HP8756A标量网络分析仪、功分仪、 定向电桥等组成终端反射式谐振腔测试系统。 温度测量通过HP3456数字万用表及温度传感器进行。,17,3. 说明的几种具体方法,(1)定义说明 就是用下定义的方法去说明。 下定义通常是 把某一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属概念)里, 同时还要揭示它与同一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 别,即“种差”。 例. 给“杂文”这个概念下定义, 要指出“杂文”的属概念是“论文”, 还要指出“杂文”与其他论文的差别是“文艺性的”。 把属概念和种差加起来,就得出 “杂文”的定义: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这种下定义的方法,可以用公式表示:被定义对象 = 种差
9、+ 属概念杂文 = 文艺性的 + 论文,18,(2)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把读者熟悉的对象 与被说明的对象作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使读者易于理解的一种表达方法。比较可以分为横比与纵比两种: 横比就是用与说明对象同类或不同类的事物来比较, 比较时,注意事物间的相似点,谓类比;例. 这座坐落在天安门右前方的人民大会堂, 目前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建筑面积超过了故宫全部 建筑有效使用面积的总和。人民大会堂与同类的事物故宫作比较。,19,纵比就是用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情况来比较, 比较时,注意事物间的不同点,谓对比;例. 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苏联贝加尔湖, 近几十年由于污染,使得湖中原有的一千二百多种水
10、生物至少灭绝了一半以上。把原有的水生物种类与现在的状况作比较。,20,(3)引用说明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 除了用不同的或相近的东西作比较以外, 有时还需要引用读者相信的权威资料来加以说明, 常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 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中,有这样一句话: 水经柱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 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方面的权威性著作, 引用其中关于“旅人桥”的记载,就增强了说明的权威 性和可信度。,21,(4)分类 分类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常常采用的方法, 因为科学对象比较复杂, 需要根据它们的性质、形状、 成因、关系、功能等来进行分类。 论文写作也常用
11、分类说明,达到线索清晰的效果。 分类说明,从划分的次数上说,有两种情况: 一是一次划分, 例. 人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等一次 划分完毕。 二是多次划分, 例. 物理学分为光学、声学、热学、电磁学、量子力 学、高能物理学等,其中光学又分为非线性光学、激 光光学;声学又分为应用声学、物理声学等。,22,(5)举例 对于比较简单的事实,一般不需要分类, 只要在下了定义以后,直接举出例子加以说明即可。例. 有机介质电容器, 如聚苯乙烯电容器、聚四氟乙烯电容器等。,23,(6)图、表、照片说明图、表、照片说明,是指运用图解、图示、表格、 照片等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节省文字、直
12、观,使人一目了然。说明的要求: 第一清楚明白, 第二准确客观。,24,三、论证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 说明论题真实性、科学性的一种逻辑推理过程。 它将论点与论据融合在论文的正文中, 经过推理使作者的科学研究成果资料顺理成章。 论证的实质是 用来讨论介于可核对事实 与主观分析、推论之间的那些有待证明的命题。 论证的目的是 让读者相信你提出的主张和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25,论点、论据、论证的含义,一般来讲: 论点是解决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证是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 论证的表达手法比较集中地应用于正文中: 在提出各个分论点时, 一般需要运用论据(材料)证明论点
13、的论证的方法; 在全篇论文的结果与讨论部分, 也需要集中运用论证的方法。,26,论证的具体方法虽然很多但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 即揭示论点的正确性, 揭示论点、论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论证的方法对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来说, 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这也是区别于文艺性写作的特殊之点。,27,我们依次阐述论证的原则及论证的具体方法 1. 论证的原则,(1)论证要充分体现说服性 这是由论证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 即: 要使读你的文章的人相信你的论点与结论是正确的。 为了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是要以理据争,以理服人, 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是不可能使文章产生好的效果的。,28,(2)论证必须具备论点和论据论点
14、是你在论述问题时提出的观点, 这即是写作动机所在又是进行写作中心所在。 仅提出论点或观点是不能构成论文的, 还必须具有论据来支持所提出的观点。 俗话说:言必有据。 没有确实有力的论据, 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更谈不上去说服读者。,29,所谓论据 就是指问题的前提和事实或理由和根据前提可以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综合, 而所有大、小前提都必须围绕中心论点提出, 同时在大、小前提中, 还要预料到反对性的论点,并且尽可能回答它。 这些都是写作中需要运用的技巧。,30,论证就是在论点和论据的结合中展开的 。论点、论据、论证构成了学术论文的三要素。论证,只用来证明介于 可核对事实与主观分析、推论之间有待证
15、明的命题。,31,2. 论证的方法 (1) 例证法 例证法是一种通过举事例来进行论证的方法, 即列举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通常所说的摆事实,也就是这种方法。 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易于掌握、用得普遍的方法。 在毕业论文中经常需要 引用前人或他人著作中的理论、言论或论点, 来支持作者本人所提出的观点,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实例证明, 只不过所举的实例是别人的言论和理论罢了。,32,(2)推理法 所谓推理法,就是运用人们已知的 一个或几个事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实质上,推理可视为一种思维方法, 在科技作品中,推理的目的就是再现这种思维过程。 推理法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这就是通常所说
16、的逻辑推理的含义。,33,常用的推理方法有 : 演绎推理法、归纳推理法、类比推理法等。 a. 演绎推理法 这是用大道理推出小道理的一种常用方法。 例. 大前提: 凡有强弱按一定分布的干涉花纹出现的现象都可作 为该现象具有波动本性的最可靠最有力的实验证据。 小前提: 光在传播中会出现干涉现象。 结 论: 光的传播具有波动性。,34,这种逻辑推理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三段论, 先大前提,后小前提,最后由此得到结论。 这也是运用一般原理 来推求个别事物道理的推理方法。 一般来说, 在构思这种类型的论文时, 相应地也应该包括三个部分。,35,第一部分: 把所研究的课题所在的学科中 与论点有关的普遍规律提出
17、来, 文字虽然不需要很多, 但它是论证的大前提,是整篇论文的基础。 第二部分: 写出自己研究的内容,这是论文的主体, 主要说明这项研究是属于所属学科的一部分, 这相当于三段论的小前提。 第三部分: 就是研究的结果或结论。,36,在做学问或写论文时, 也常常出现应用所谓的演绎推理法 得出了错误结论的情况,原因就在于不严密。这种严密性应表现在 :大前提本身要是正确的、科学的; 前提要在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超出所属学科的范围去硬套,很可能出错。,37,再例. 大前提: 导线里的电流和自来水管里的水流一样。 小前提: 一楼的水压比二楼的高。 结 论: 一楼的电压比二楼的高, 所以一楼电灯比二楼的亮。
18、显然,这个结论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而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前提错了, 因为电流和水流并不是完全一样的。,38,b. 归纳推理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归纳推理法是和演绎推理法互为倒置的思维方法。 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原理推求个别事理, 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归纳推理法则是根据事物的特殊个性 来推知它们之间的共同属性, 可见,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39,例.电流通过铜导体时,铜导体要发热; 电流通过铁导体时,铁导体要发热; 电流通过铝导体时,铝导体要发热; 结 论: 电流通过一切金属导体时,导体总是要发热的。,40,这种推论方法就是科学归纳法, 其结论是在考察个别事实的基础上
19、得到的, 其科学性就是体现在 个别事实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 而这种内在联系带有普遍的性质, 故用科学归纳法引出的结论则带有必然性。,41,c. 类比推理法上述的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 一个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另一个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而类比推理法则是 从特殊(或个别)到特殊(个别)的思维方法。,42,具体说, 就是在两个某些性质相同的研究对象中, 利用其中一个对象具有的已知特征, 通过类比推求出另一对象未知的某些特征。 显然,这种方法很可能带有局限性, 因此, 由此推求出的结论, 一般情况下还有待于证实。,43,例. 光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并且有方程式: E = hv ,
20、入 = h / p ; 实物粒子也具有微粒性和波动性; 结论:实物粒子也可能具有方程式: E = hv , 入 = h / p ; ( 入 = h/p 为著名的德布罗意公式, 1929年该公式为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44,(3) 阐析法 阐析法,顾名思义是指阐述与分析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对组成论点的判断中 各个概念进行解释和分析,从而达到论证的目的。 这也是毕业论文写作中 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它包括 : 释义解释概念的含义 分类科学地划分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类别 辨证辨别与分析概念的正确和错误等三种方 法。 (4)反驳法(略),45,优秀毕业论文评析5,论文题目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调
21、解制度完善的目的与价值思考专业 法 学姓名 童 林指导教师 徐国忠,46,摘 要 本文针对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 争论,提出了从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层面入手对我国 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略)关键词 民事诉讼 调解制度 目的与价值1 引 言 (略),47,2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和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理论概述,2.1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概述 2.1.1 调解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1.2 民事诉讼的法院调解制度 2.2 民事诉讼目的和价值概述 2.2.1 民事诉讼的目的 2.2.2 民事诉讼的价值 2.3 调解的设置与民事诉讼目的和价值的关系 2.3.1 民事诉讼的目的和价
22、值直接制约着调解制度的设置 2.3.2 调解制度影响民事诉讼目的的提出与实现,48,3 各国关于调解制度的法律规范之比较,3.1 日本 3.2 德国 3.3 美国4 我国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调解制度源远流长,久盛不衰,既有制度上的 原因,又有观念上的原因。正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了 解并研究我国所特有的这种解决纠纷机制,尤其是在 与民事诉讼目的结合考虑的情况下,研究调解制度的 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见下表),49,中国一审民事案件,经济案件的调解结案率 (19881998)(万件),民事 调解 民事调 经济 调解 经济调一审 结案 解率% 一审 结案 解率% 1988 14.2 1
23、0.2 71.7 48.6 38.8 79.9 1989 18.0 12.5 69.3 66.9 51.3 76.7 1990 18.5 12.0 64.5 59.8 41.4 69.3 1991 19.1 11.3 59.1 58.3 35.8 61.4 1992 19.5 11.4 58.3 64.8 39.7 61.3 1993 20.9 12.2 53.7 88.3 55.5 62.8 1994 23.8 13.9 58.4 104.5 62.5 59.8 1995 27.1 15.4 56.9 127.1 72.9 57.4 1996 30.8 16.7 54.2 150.4 80.
24、4 53.5 1997 32.4 16.5 50.9 147.8 73.2 49.6 1998 33.6 15.4 45.8 145.6 62.6 43.0 注:民事、经济一审案件数量指一审案件审结的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法律年鉴(19871998), 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法律年鉴(1999),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9年版。,50,51,4.1 历史沿革 4.2 调解成因 4.3 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之检讨 4.3.1 从私法权利保护看立法结构上的缺憾 4.3.2 从私法秩序维持看立法原则上的矛盾 4.3.3 从程序保障看调解程序设定上的不健全,52,5 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25、的思考,5.1从私法权利保护来看我国应采用调审分离的制度 5.2从私法秩序维持来看应修正调解制度的基本原则 5.2.1 自愿原则 5.2.2 合法原则 5.2.3 不公开原则,53,5.3 从程序保障来看应制定和运作规范的调解程序 5.3.1 明确适用调解的案件范围,可用排除几类不 适用调解情况的方法来界定,并在立法上对强制调解 加以规定 5.3.2 回避和调解期限的规定 5.3.3 案件受理、送达、应诉、答辩、举证、展示 交换证据、质证等应建立有别于普通程序的规定,否 则不利于调解的开展 5.3.4 进一步规范当事人同意简化相关程序手续的 约定、请求调解、愿意接受调解和法庭决定组织调解 的规
26、定,54,5.4 从纠纷解决来看严格调解发生效力 和瑕疵救济的方式,创造更好的解纷环境 5.4.1 严格调解发生效力的方式 5.4.2 完善调解瑕疵的救济方式 5.5 从民事诉讼价值出发确保法院调解的 公正与效益 5.5.1 制定相关监督制约的条款 5.5.2 完善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调解的规定, 提高调解的效益 5.6 确立个人自治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 诉讼和解制度 6 结 论,55,点 评:全文,作者在“第 1 章引言”中简单介绍了民事诉讼调解 制度的现状,提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目 的与价值的分析,把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与民事诉 讼的目的与价值结合起来这样一个学术观点。在“第2章
27、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和民事诉讼目的与价值 理论概述”中详细介绍了相关法律的概念,为后续研 究作了铺垫。,56,在“第3章各国关于调解制度的法律规范之比较”中 介绍和分析了日本、德国、美国三个国家的调解制 度,总结了这些国家实际上在程序构造中都存在着法 院调解和诉讼和解的区分,几个共同特点是调解与审 判分离、一般不存在“强制”调解的观念、调解以不公 开进行为原则、诉讼调解成立的效力等为证明作者提 出的论点打下基础(借鉴和引用国外经验)。在“第4章我国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中 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对1988年1998年11年间中国一 审民事案件,经济案件的调解结案率用表和图的形式 展示在读者眼前
28、,使读者通过这些数据了解我国调解 制度的现状。,57,透过这些数据,作者提出了我国作为民事审判重要 组成部分的调解制度,在立法或司法上与民事诉讼的 目的以及公正、效率价值方面存在三个的问题: (1)从私法权利保护看立法结构上的缺憾 (2)从私法秩序维持看立法原则上的矛盾 (3)从程序保障看调解程序设定上的不健全从“第5章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思考”开始,作 者将阐述自己的一系列解决上述弊端的观点与方法。 作者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完善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 建议。,58,即从私法权利保护来看,我国应采用调审分离的制 度、从私法秩序维持来看,应修正调解制度的基本原 则、从程序保障来看,应制定和运作规范
29、的调解程 序、从纠纷解决来看,严格调解发生效力和瑕疵救济的 方式,创造更好的解纷环境、从民事诉讼价值出发, 确保法院调解的公正与效益以及确立个人自治为主, 国家干预为辅的诉讼和解制度。最后,在结论中,作者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使法院 调解制度乃至整个民事诉讼学科的研究由简单的注释 型向系统的理论型转变,在此进程中通过改革不断完 善。,59,全文选题适中,围绕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缺陷这 一点展开论述,并能提出完善制度缺陷的建议,观点 明确。 文章布局合理,循序渐进,大量数据能用图表来展 示,安排比较合理。,60,课 堂 讨 论,1. 怎样理解 论证,只用来证明介于可核对事实 与主观分析、推论之间有待证明的命题。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