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复习,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1.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心天体( 太阳 ): 地月系:组成 地球 和月球 八大行星:,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恒星世界,1.地球具备生命物质的条件: (1)外部条件:_。 (2)自身条件:_、_、 _。,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太阳
2、风,耀斑 日珥,太阳黑子,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结构,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2.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1)对电离层:_。 (2)对磁场:_。 (3)对气候:_。,扰乱地球的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地球气候变化。,角速度:,线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时。,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在极点上,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旋转半径大 线速度大,旋转半径小 线速度小,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 成因:_。 表现:_。,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2)地方时。 时区数的计算:_。 时区中央经线的推算:时区中央经线
3、_ =_。 区时的计算:所求区时=_。,时区数15,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自转的地理意义,熟悉世界著名大城市所在的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区的区时或 经线的地方时,区的区时或 经线的地方时,东八,120E,零时,0,(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一)自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两侧递减,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移动,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89题。,8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
4、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9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8.B 9.B,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_夜_,且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_夜_,另一半球反之。,长,短,长,短,(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光照图的判读 1.光照图的类型: (1)地球侧视图。 如图1中、是最常见的光照图。一般北极在 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
5、,地轴或垂直或倾 斜;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 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的两端。,(2)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圈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极圈。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经过极点,平分所有的纬线圈。二至日时,晨昏线是与极圈相切的弧线(如图2)。,2.光照图的判读: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时间。地方时。a.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点;b.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点;c.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时,6,18,12时或24,(0时),日期与季节。 a.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
6、合,同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这一天为 ; b.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北半球 ;,春分日或秋分日,夏至日,(4)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为昼弧,位于夜半球为夜弧。,(3)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长 ; 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上,其中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 。,相等,夜长,【训练】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AEF弧线是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在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2)A点若位于0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B点是_时。,(3)A、B点
7、都是位于_(晨或昏)线上;太阳高度角大于0的点是_,小于0的点是_ (4)A点的昼长是_小时,E点的夜长是_小时。 (5)A、B、E三点按时刻由早到晚排列,依次是_ _; 将C、D、E三点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远日点,14 4,晨,D C,12 0,A、B、E,D、C、E,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_(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_。 (4)简述地球由D位置公转到B位置过程中,太原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特点。,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或快慢快),昏线 0,先变大,A位置达到最大,后再变小,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4.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从里向外依次是:_ _。 (2)岩石圈的范围:_。 (3)地球的外部圈层:_。,地核、地幔、,地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第一单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