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二首,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 共收入从 到 约500年 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为 、 三类,题材广泛,普遍 运用 、 、 的手法,语言 以 为主,朴实优美,音律和谐 悦耳,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 艺术形式。,诗歌总集,西周初期,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四言,1.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五经”之首, 因此又称诗经。,2.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3.诗经主要表现手法可分为赋、 比、兴三类。,附: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静女,姝 (sh) 俟 (s) 见 (xin) 踟蹰(ch ch) 娈
2、(lun) 贻(y) 彤(tng)管 炜(wi) 怿(y) 归(ku) 荑(t) 洵(xn),正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首展现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诗歌,相约,赠彤管,赠荑草,邶风静女,诵读指导:,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极度兴奋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焦急万分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高兴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赞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喜悦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兴奋得意,人物性格:,女子:,美丽、调皮、可爱,男子:,老实、憨厚、痴情,贰,采薇,正音,岁亦莫止 猃狁
3、之故 不遑启居 王事靡盬 维常之华 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鱼服 雨雪霏霏,m,xin yn,hung,小雅采薇,一首描写士卒远征守边情景的诗歌,g,hu,ku,fi,m,y,fi,主要内容:,第13章: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第45章:描写战争生活场景。 第6章:介绍归途情景与内心感受。,思念故乡,厌恨战争,怨恨苦乐不均,情感解读:,佳句解读:,雨雪霏霏。今我来思,杨柳依依。昔我往矣,,古人评价:清人王夫之在论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今人评价: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
4、,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总结:,这首诗歌通过一个戍边战士 对军旅生活的回忆,展现了战士 戍边与思归、爱国与念家的复杂 矛盾的内心世界,抒发了对战争 的厌倦痛恨之情。,雪欲来的时候, 又烫一壶酒, 将寂寞,绵长入口。 大寒夜,山那头,彤云出岫, 小炉边,那首歌谣 不经意被写就。白露前,麦未熟, 恰是初秋, 约临走,将柴扉轻叩。 岭上霜红也浸透了眼眸, 那首歌,哽在喉, 沉默不忍回头。,“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雨未停的时节, 煎茶试新叶, 让光阴,杯中交叠。 茅檐下
5、,水如泻,沾衣未觉, 研开磨,芒种刚过, 歌写至下半阙。,歌词,春分后,花未谢, 尚可采撷, 却低首,问是耶非耶? 枝上残香也覆盖了眼睫, 谁和着那首歌, 刚吟罢的第一节。“卿尚小,共采薇, 风欲暖,初成蕊, 问离人,山中四季流转又几岁?卿初嫁,独采薇, 露尚稀,叶已翠, 问征人,何处望乡一枯一葳蕤?,卿已老,忆采薇, 草未凋,又抽穗, 问斯人,等到野火燃尽胡不归?昔我往,杨柳垂, 今我来,雪霏霏, 问故人,可记当年高歌唱采薇?,作用,重章叠句,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有助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 诗歌的思想感情。,叁,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 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 嗣:传送,给予。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 阙:古代城门上的楼。,相同点: 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率真。 感情真挚热烈。 风格朴实、清新。 采用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不同点: 角度不同 情节不同 基调不同 写法不同,比 较,作业:,1、背诵全文和重点字词的含义,能够简单翻译诗句;2、摘抄诗经中的经典诗句,品读鉴赏其中最喜爱的35句。,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