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命题探究,1.从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地理要素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方面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2.重点关注可作为本章知识考查背景资料的能源短缺、水资源不足、最近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热点问题,学习目标: 1.知道聚落的概念和分类,知道影响聚落的突出因素。 2.理解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及形态的影响。 3.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和形态的影响。,1. 图A、B两种聚落分别位于哪种地形?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提示:从分布、规模、形态等方面考虑),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1、A聚落多位于
2、山间盆地或谷地,相对稀疏,规模小;B位于平原地区,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布局。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受地形的限制较小,且耕地广而集中,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山区地形则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小,且分散于山间盆地或谷地等相对平坦的地区,因而聚落的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小结,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大研镇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是丽江行政公署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在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
3、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称号。,活动,1. 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丽江纬度较低,冬季因山岭的重重阻挡,不受冬季风的影响,故无严寒;夏季因地势较高和多阴雨天气,故无 酷暑。 、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且地势较高,北、西两面 依山,东南两面开阔,便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惠顾,三股 干流也便于居民用水。,气候适宜的地区多形成聚落,小结,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 聚落分布特点不同,南方丘陵山区,北方平原地区,影响因素?,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聚落的影响因素,聚落的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自然
4、资源,交通,政治、军事等,位置,形态,规模,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小结,练习:P82三维设计2,发展,知识延伸:,城市区位因素,什么样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区位的最佳选择呢?,如何综合选择城市区位?,高频考点讲练,(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C,高频考点讲练,B,(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3)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B,平直,弯曲,网状分布,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线路尽量沿山间盆地、河谷或等
5、高线修筑,避开沼泽;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大,小,基础知识回顾,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交通线建设时尽可能利用地形,避开不利的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同的地表形态,形态、密度,难度、工程量、造价,线路的技术要求,科技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基础知识回顾,1.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社会经济的发展C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出兰州城区主要交通干道的走向是A东西
6、走向 B南北走向C环形放射状 D环形,读兰州市略图,回答,D,A,学法指导P83,公路、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规律方法技巧,【考点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期二调)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脊线分布 B沿等高线分布 C分布在河流的凸岸 D分布在河流的南岸 (2)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是地形 气候 河流 聚落 A B C D,C,C,【12】(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图为东南亚某岛屿的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该岛屿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7、。 (2)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1、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有利影响:地形平坦。不利影响: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考点2】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石家庄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读下图,回答问题。,(1)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C高原 D盆地 (2)甲、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B,D,【3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显示青藏铁
8、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下题。,(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道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2)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 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B,B,【解析】第(1)题,考查图文信息获取能力及交通线的走向。题中信息给出此为“上坡段”铁路,所以不可能是沿等高线布局;由于此段铁路是“从拉萨向北”,所以P箭头不可能向拉萨延伸;根据题中信息,我们只能得出此段铁路在拉萨以北,但P箭头是否指向北
9、方不清楚(受地形及其他因素影响,交通线可能存在弯曲情况)。而此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虽然是处于河谷,但仍然有可能结冰。 第(2)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图中给出T设施上部是“沟”,两侧是“坡”,铁路在穿过“沟”的地方建此设施,推测是防治山洪、泥石流等对铁路造成影响;崩塌大多出现在陡坡地带;CD选项也不符合图中意思。,(1)图中计划修建B村镇到A村镇公路的与两个线路方案中,_较合理,理由是_。 (2)修建B村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 _。 (3)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中、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 (4)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城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这需要_条件做保证。,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的道路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考虑经济因素,尽量多经过居民点,以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修人工运河,(在两河间最近的距离标出),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