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夯基提能作业本.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28014 上传时间:2018-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夯基提能作业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夯基提能作业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夯基提能作业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夯基提能作业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第八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夯基提能作业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基础题组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前冲积扇C.盆地中部 D.山谷地带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读图,完成下面两题。24.(2016 北京丰台期末)图中河段( )A.R1流速快于 R2B.R1径流量大于 R2C.

2、R1含沙量小于 R3D.R2结冰期长于 R35.(2016 北京丰台期末)早期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两地 B.两地C.两地 D.两地6.(2015 北京古城中学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题。简述图中中等城市的分布特点,写出长江对重庆形成和发展的作用。(5 分)提升题组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下面三题。史前某原始村落平面复原图37.(2016 北京自主招生模拟)图中居民点分布在( )A.河流三角洲平原 B.山地半山腰C.河流阶地 D.河流冲积平原8.(2016 北京自主招生模拟)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9.(2

3、016 北京自主招生模拟)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团聚型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的变迁。回答下题。10.(2017 北京朝阳期中)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要求分别是( )A.风沙掩埋 选择背风坡 B.地形崎岖 选择平地C.河流改道 远离河流 D.躲避水患 选择高地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1.(2016 北师大附中调研)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 A.汉中 B.商洛 C.西安 D.绥德12.(2016 北师大附中调研)双水村所在地区可以( )A.利用坚硬的岩石

4、开挖安全的窑洞式民居B.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C.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4D.利用年温差小的特点发展优质果木业13.(2015 北京海淀二模)贵广高速铁路北起贵阳,南至广州,于 2014 年 12 月 26 日正式通车。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将发展成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贵广高铁沿线地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说出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并结合下图分析该区域地质地貌特点对贵广高铁建设的影响。(10 分)5答案精解精析基础题组1.B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城镇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山前冲积扇。2.D

5、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交通线也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从整体看呈环状分布。3.C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山前冲积扇水源充足,影响着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4.C 图中阴影部分为沉积作用明显区,R 1区域沉积作用明显,R 2是河流的支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故 R1流速慢于 R2,故 A 项错误;R 1径流量小于 R2,故 B 项错误;R 3的流量较大,且以河流的沉积作用为主,故 R1含沙量小于 R3,故 C 项正确;R 2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故 D 项错误。5.D 早期聚落一般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或者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区,以及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图中两地均

6、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便于农耕,取水便利,水运发达,故早期聚落最可能分布在两地,D 项正确。6.答案 特点:多分布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平原(盆地)地区,(2 分)多沿河流分布。(1 分)作用:提供水源和便利的水运。(2 分)提升题组7.C 从图中可直接看出居民点分布在河流阶地上。8.A 先民居住地的首选地为河流阶地,此处既离水源较近,又不易出现水患。9.B 位于河流沿岸,聚落沿河发展一般呈带状分布。10.D 本题考查城市区位。读图可知,1234 年城市由地势较低的甲地迁往地势较高的乙地,而 1311 年乙地成为低地,城市又由乙地迁往地势较高的甲地,故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要

7、求分别是躲避水患和选择高地,D 项正确。11.D 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从双水村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村民居为窑洞,经济以放牧业为主,据此可判断该村位于黄土高原上。而四个选项中只有绥德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上,因此 D 项正确。汉中位于汉中谷地;商洛位于秦岭以南;西安位于渭河平原,因此 A、B、C 项不符合题意。12.B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陕北民居是利用黄土本身直立性强的特点开凿出来的拱形窑洞,A 错误;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之一是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B 正确;绥德地区降水稀少,生态脆弱,水草并不丰美,C 错误;黄土高原可利用日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的特点,发展优质果木业(比如苹果),D 错误。13.答案 外力作用:流水溶(侵)蚀。6影响:喀斯特地貌区地表破碎,崎岖不平; 多地下溶洞和地下河; 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需修建大量桥梁和隧道,修建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