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遵守宪法和法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5,4,3,2,知识回顾,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 2.识记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3.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4.运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
2、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西藏地区的重大变化,是我们国家 坚持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 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上述歌曲的内容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民族状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探究一:,爱我中华歌词中“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
3、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为什么能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探究二:,探究三:,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重要国情之一,中华民族,汉族 占总人口的91.51%,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利用历史课已学习的知识,结合教材,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探究四:,A.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B.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C.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D.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形成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二)我国的民族关系,(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原则,1.含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权利 平等履行应尽的义务。,2.原因:,(2)理论依据:,(1)法律依据:,(3)现实依据:,小试身手,你能举出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方面的事例吗?,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
5、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所占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55个少数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政治上平等,中央财政对西藏的支持自2001年来,中央财政补贴西藏财力累计近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国家对西藏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100亿元,建成了以青藏铁路为标志的一大批关系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经济方面平等,议一议:你知道人民币上有哪几种文字?说明了什么?,-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文化方面平等,民族团结原则,1.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谁也离不开谁的
6、大团结局面。,2.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民族团结柱是2009年中国60年国庆的庆典背景之一柱高13.6米,柱头2.4米,柱身长1.68米,柱座3.8米的直径。整根柱子重26吨,基座21吨,柱身和柱头5吨。正面分别绘制身着节日盛装的56个少数民族一男一女载歌载舞图案,背面为该民族的吉祥图案和民族名称。民族团结柱寓意着平等、团结、和谐的56个民族。,民族团结柱,我们国家总体来说,民族团结是新中国 成立50多年来社会发展的主流,但也存 在着极少数破坏民族团结的势力,试举例?,如:藏独势
7、力、东突恐怖势力等,考考你,2012年温总理政府报告三次提到少数民族,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 “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1)它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 (2)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探究五:,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2.原因:,(1)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2)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1.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西部大开发的十二个省市区,中国西部大开发区域图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
8、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西部总面积的86.47;西部大开发区域内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
9、,没有少数民族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四分之三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西部,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自治地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与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推动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应抱怎样的态度?,探究六:,1、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应该有大民族主义的思想。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同学。,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
10、做什么,(1)该顾客没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2)启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感悟生活,有一天,一家穆斯林牛肉面馆来了一位客人,他要了一碗牛肉炒面,顺便打开自己带的一个快餐盒,里面是一盘刚烧好的红烧肉,正准备美美地吃一顿,面馆老板看到后,指着墙上的宣传画上写的“伊斯兰教风俗,外带莫入,谢谢合作”告诉他不可以在这里吃,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什么伊斯兰教,我们汉人都不信,你们太落后了。”老板很生气,坚决不让步,最后,他只好出去到别的店吃。请同学们讨论这位顾
11、客错在何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3.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4.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我国的民族概况,2.我国的民族关系,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知识达标,1.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
12、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 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A,能力达标,2.“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这首名为天路的歌曲,生动地表达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喜悦之情。青藏铁路的开通 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 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A. B. C. D.,c,3.在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
13、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 A. B. C. D.,B,(2008.江苏高考)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C,(2010高考广东卷) 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
14、本保证 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妨害我国民族团 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A. B. C. D.,A,材料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13.76%。在此次全国政协当中,各族不分大小,都由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有关专家认为,“走西口”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往来与人口流动,大量旅蒙商的进驻,对内加深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促进了蒙汉等民族的团结,对外打开了一扇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意义深远。 材料三:50多年来,中央对西藏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累计500亿元,2007年与1911年相比,西藏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
15、增长96.6%。 思考:这三则材料分别表现了什么原则?,材料一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材料二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材料三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自主探究,http:/ 1、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 【点评】民族差别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习惯和民族传统是没必要清除的,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初步消除。 2、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压迫,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点评】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3、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民族平等已经彻底实现。 【点评】我国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