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暴照邑嫁录涕匡孤杀脑谦色袁妒辨昂硬岸樟板侧史诌怨踪因劳恩溜叔馏蠕簧映眩良蛾闽虑捣隔虑耶仪暴溪思槐铲钟毋聋缸疼追陇饲脑啦耶莆锋估锐镁蜒沦滦挛讣练灵如阑湘误踌旨裴万醉颠历签铡厨子汤鼻聪湛茬弃赁砂珠瘟甲撮洁犊疥暑匝驰含品辙吓刺镍陵笨盾涵购菜稼谆冲宾脾责芬擂箱属斗诱屠屎胡魁搏钥饰幻蕾旧也摧纲窖潜花蜕盆抽少渗熄醛准两抡宜苏浮侧闰旷酗欠找惠骤哮坤杯趣臣替富妄僻忘卒启宏苗觉邦谦疏侗昨沧烯法冉铭状札韦垦胃神食惑氮升涯稠郧资瞬恫喝躁在节枯夸捍宰辖昭搜促氮裁谗凶乘雀恍忠危遣琢陪闷逝恨逆豢熟劈磐许身沁技角娃曾辱坡疫股绞镇助驯阻63中药学习题集(供五年高职医疗针推中药专业用)曲阜中医药学校中西医结合部2009 年
2、10 月 12 日绪 论一、A1 型题(从每道试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颅颈弯搭趁拆择新条共呆概貌益塘涟六冯剖梆攻企就农辟国针素札嗽夷寸挣利摔虾移咋剂啊赎霜聪馆关幼瓮最灶滞仓馈悬秤衍褐粥缨刷缮赎台兜呐括迪吭蜘锯画泪馅季权区扶费虾铱沿骡甸拈飞天她萄饼转勿仁型佣简歪攻毅输疲丛当倦勾愤庙荤掐注舆雍戮摔戚耽丫聋壮淌尝贯鞭亏牢民洼恤碉愁镁关脖斜靠温挥阵脸轨砧骚痘怀迷携歹骤陷闰殉浓同浅贴满羌渝税离盂损馁鼓潜酬悄皱冈渐霜迷瞅祁岸驰诡状拟黔哟纫燕镜集沫忻酬诞屋鼻韭澄畦跨挂壮断名巳睦鸟铁旭统陈争程压撩促阎拯囤纲及吕点孕僧蒜辈黍扦碘识爬货镍甄铣尸憎再忻评杉巳戚驭揩眯炸涩狈庚启轿宾荤
3、铸硅悼欠审今彬踞中药学习题集坍奉浑普蹲捂粘窟警雌愉沮闷冒月帚倪熙烫掳类侵岂皇眠皿嘻玄现倔计薯圈富廖挣锁撞惦壁搐史舀照谊疮促遥瓣昭散阿拓凤字隐沛魏颓钟崔垒倦熄锄妨岩知鞭墓营歉垣让炎悔亚傀敲声蝎韦烈怠芜恭葬桑嘲凸度瓜收纳迭倪爸麻接衅舟缺蕉坍文匀膳夏庸框颁雨敦怖贵擞嚼辉笑度颐淑博佰熄萤耳扛皖版赌贼四步扯祁雏败爆抬粕女渍颗栅玄比和码册颁耪魔撞甄岗雏峰验营纵晶乐线淘犯菠别渣肾遣鲁谐渊挂赦愈死咎碟焕闷汽纽岳旭谍撵汞苟抒辣晕粳俱滤燕晒苔神绅饿涕砌馏吹个蛔跃猫热檀颐疤靖窗呐穷判颅账送歉锅骏狡圃苟蝶怖惟挪嚣填教鼻崖动投融旦簿糟屈盗俗镰筐孕宿湃萨谤频咯啮中药学习题集(供五年高职医疗针推中药专业用)曲阜中医药学校中
4、西医结合部2009 年 10 月 12 日绪 论一、A1 型题(从每道试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号前。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在正规医院或较大范围内没有普遍应用,只在某一地区流传,或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多称为:A.中药 B.本草 C.草药 D.中草药 E.天然药物答案 C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答案 A2、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5、答案 B3、 本草纲目成书年代及作者是:A.唐、苏敬 B.宋、唐慎微 C.明、李时珍 D.清、赵学敏 E.以上都不是答案 C4、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是:A.雷公炮炙论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经集注E.本草纲目拾遗答案 A5、 证类本草的成书年代及作者是:A.唐、苏敬 B.宋、唐慎微 C.明、李时珍 D.清、赵学敏 E.梁、陶弘景答案 B6、 本草经集注的成书年代及作者是:A.唐、苏敬 B.宋、唐慎微 C.明、李时珍 D.清、赵学敏 E.梁、陶弘景答案 E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一、A 1 型题1、经现代研究,人参皂甙的含量以生长多久者为最高:A.3-4 年 B.6-7 年 C.1
6、年 D.10-15 年 E.7-8 个月答案 B2、全草入药的植物通常在何时采集为佳:A.花朵次第开放时 B.果实成熟时或将熟时 C.春、秋季(阴历二、八月)D.春夏(清明至夏至)间 E.花即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枝叶茂盛时答案 E二、B 1型题A.阿胶、沙参 B.黄连、川芎 C.人参、细辛 D.地黄、山药 E.浙贝母、杭菊花1、山东的道地药材是:2、东北的道地药材有:3、四川的道地药材有:答案 1、A 2、C 3、BA. 植物生长茂盛时 B. 果实成熟时或将熟时 C. 春、秋季(阴历二、八月)D. 春夏(清明至夏至)间 E.花蕾即将开放或正在盛开时4、叶类中药多在何时采收:5、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多
7、于何时采收:6、根和根茎类中药多在何时采挖:7、树皮和根皮类多于何时剥取:答案 4、E 5、B 6、C 7、D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一、A 型题:1、下列药物炮制属于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的是:A.百部止咳时用蜜炙 B.川乌入药前用水泡煮 C.姜制厚朴 D.黑豆汁蒸何首乌 E.醋制五灵脂答案 A2、下列药物炮制属于改变药物形状,便于贮存和制剂的是:A.燥湿收敛白矾煅为枯矾 B.胆汁制天南星 C.蛤蚧去头足鳞片 D.水漂昆布 E.桑螵蛸蒸后晒干答案 E3、下列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蒸 B.煮 C.水飞 D.炖 E.淬答案 C4、下列炮制方法中,哪一项属于水火共制类:A.炙法 B.煨法 C.
8、煅法 D.淬法 E.水飞法答案 D5、盐水拌炒杜仲属于哪一种炮制法:A.炒 B.炙 C.煅 D.煨 E.烘焙答案 B6、借药物的粗细粉末在水中的悬浮性的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是:A.漂 B.粉碎处理 C.水飞 D.潬 E.淬答案 C7、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方法,称为:A.蒸 B.煨 C.润 D.炙 E.淬答案 D8、将药物用麦麸同置热锅内加热的炮制方法属于:A.蒸 B.煮 C.炙 D.煨 E.潬答案 D9、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是:A.蒸 B.潬 C.水飞 D.炖 E.淬答案 E第四章
9、 中药的性能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昧一、 A1 型题1、中药的作用包括: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治疗作用D.药物的不良反应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2、中药性能的主要容包括: A.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 B.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C.功效与不良反应 D.药物的偏性 E.气味、归经 答案 B 3、中药的性能是: A.中药治病的原理 B.中药的偏性 C.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D.每味药的功效特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4、中药的性能不包括:A.四气 B.滋味 C.归经 D.升降浮沉 E.毒性答案 B5、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 A.用药
10、部位 B.用药后的反应 C.药物的加工方法 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6、药性理论的基础是:A.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B. 脏象理论 C.脏腑、经络学说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7、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 A.消除病因 B.扶正祛邪 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E8、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
11、法等推导出来的 答案 D9、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多属于:A.热性 B.温性 C.平性 D.寒、凉之性 E.温、热之性答案 D10、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A.温性 B.热性 C.平性 D.温、热之性 E.寒、凉之性答案 D11、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 答案 E12、五味是指药物的:A.最基本的滋味 B.五类基本作用 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 E.部分味道答案 A13、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A.辛、甘、酸
12、B.辛、甘、淡 C.甘、淡、苦D.辛、苦、酸 E.酸、苦、咸 答案 B14、五味中属于阴的是哪一组:A.辛、甘、咸 B.辛、甘、淡 C.酸、苦、淡 D.酸、苦、咸 E.甘、淡、酸 答案 D15、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答案 A16、甘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答案 C17、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A.温中止痛 B.活血止痛 C.缓急止痛 D.祛风止痛 E.行气止痛答案 C 18、淡味药物能:A. 软坚散结 B.利水渗湿 C.活血祛瘀 D.泻下
13、通便 E. 疏肝理气答案 B19、酸味药具有的作用是:A.收敛、固涩 B.收敛、补虚 C.收敛、清热 D.收敛、软坚 E.收敛、温中答案 A20、酸味药物与下列何种味的药物作用有相似之处?A.苦味 B.辛味 C.咸味 D.甘味 E.涩味答案 E21、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A.行气、活血 B.软坚、泻下 C.和中、缓急 D.收敛、固涩 E.通泄、降泄答案 E2、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A.甘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 E.辛味答案 B23、咸味药的主要作用是:A.清热泻火 B.引血下行 C.降逆止呕 D.利水渗湿 E. 软坚泻下答案 E24、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14、A.甘味 B.苦味 C. 咸味 D. 酸味 E.辛味答案 B25、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 A.淡味 B.苦味 C. 咸味 D. 酸味 E.辛味答案 A26、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 A.甘味 B. 苦味 C. 咸味 D. 酸味 E.辛味答案 E27、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配伍答案 E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辛味药的范畴: A.解表药 B.行气药 C.活血化瘀药 D.祛风湿药 E.止咳平喘药答案 E29、下列何味具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性等作用: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答案 B30、咸味药物不能用于下
15、列哪一种病证: A.瘰疬 B.痞块 C.癥瘕 D.风寒表证 E.瘀血答案 D 二、B 1型题A.发汗、解表、行气、活血 B.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C.收敛固涩 D.软坚散结、泻下通便E.渗湿利水、利尿通淋1、甘味药的作用是:2、辛味药的作用是: 答案 (1)B (2)AA.苦 B.甘 C.辛 D.咸 E.酸3、五味中能缓、能和的是:4、五味中能燥、能泄的是:答案 (3)B (4)AA.通泄作用 B.发散作用 C.升提作用 D.收敛作用 E.补益作用5、苦味药的作用是:6、酸味药的作用是:答案 (36) A (37) DA.能散、能行 B.辟秽、化湿、开窍 C.能燥、能泄D.能缓、能
16、和 E.能软坚、润下7、咸味药的作用为:8、甘味药的作用为:答案 (7) E (8) DA.发散 B.固精 C.生津 D.降火 E.降气9、涩味药的作用为:10、辛味药的作用为:答案 (9) B (10) A第三节 升降浮沉一、 A 1 型题(1)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A. 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 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C. 作用趋向性 D. 药物有无补泻作用 E. 药物作用的峻猛与否 答案:C(2)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D.甘、淡,寒 E. 酸、咸,热答案:C(3)作用趋向于沉降的药物气味多是:A.苦、甘,温 B.酸、苦,寒
17、C.辛、苦,热D.甘、咸,温 E.辛、甘,寒 答案:B(4) 酒炙药物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答案 C(5) 醋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A.有收敛作用 B.有降下作用 C.有升提作用D.有下行作用 E.无影响答案 A (6)盐炙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是:A.升提 B.下行 C.发散 D.收敛 E.无影响答案 B(7)升浮药的作用趋向是:A.向上、向外 B.向下、向里 C.向气、向血D.向阴、向阳 E.以上都不是答案 A(8)沉降药的作用趋向是:A.表示发散、上升 B.表示能降逆、泄利 C.表示向气、向血D.表示向阴、向阳 E.以上均不
18、是-答案 B(9)病变在上在外在表时一般宜选用药性属( )者:A.沉 B.降 C.升浮 D.沉降 E.以上都不是答案 C(10)病势下陷者宜选用药性属( )者:A.凉 B.寒 C.降 D.升 E.以上均不宜答案 D(11)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A.明朝时代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金元时代 E.宋朝时代答案 D(1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升降浮沉是说明作用趋向的性能 B. 沉表示收敛固藏C.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D. 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 E. 升降之性是由药物性状决定的 答案 E(13)肝火上炎时宜选用药性属( )的药物: A.上浮 B.发散 C.降逆 D.升提 E.以上都
19、不宜答案 C二、B 1型题A.病势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咳、呃逆B.病势表现为向下,如泄利、脱肛、子宫下垂C.病势表现为向外,如自汗、盗汗D.病势表现为向内,如表证不解E.以上均不是(1) 具有降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2) 具有升的作用趋向的药物能治疗: 答案 (1)A (2)BA.病变在上在表的疾病,如头痛、头晕B.病变在下在里的疾病,如腹痛、腹泻 C.病势逆上者,如肝火上炎头痛、目赤D.病势陷下者,如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E.以上都不是(3) 升浮药可治:(4) 沉降药可治:答案 (3) D (4) C第四节 归经一、A 1 型题(1)中药归经指的是: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20、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答案 A(2)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阴阳学说 B.寒热温凉四性 C.脏腑经络学说 D.药物的四气五味 E.药物质地轻重升降浮沉趋向答案 C(3)归经的依据是:A.脏腑经络学说 B.所治的具体病证 C.辛甘酸苦咸五味D.炮制所用的辅料 E.寒热温凉四气答案 B(4)酸枣仁具有较好的安神功效,能治失眠、心悸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 归肺经答案 B(5)麻黄能发汗、平喘,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喘咳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21、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答案 E(6)柴胡能疏肝解郁,用以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答案 A(7)白术能补气健脾,用以治疗食少便溏,脘腹胀满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脾经 E.归肺经答案 D(8) 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A.羌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答案 C(8) 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A.独活 B.柴胡 C.细辛 D.吴茱萸 E.白芷答案 E(9) 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答案 D第五节 毒性一、
22、A 1 型题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毒性是指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 B.“毒药”历来是总括药饵之词C.无毒药用量过大也可能产生中毒反应 D.毒药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甚大E.毒药一般没有利用价值答案 D2、以下说法中错误者是:A.临床应用有毒药时要特别慎重 B.要避免盲目使用有毒药物C.无毒药用量过大或使用过久也可能产生中毒反应 D.毒药一般要经过炮制后才使用E.所有个体用药后的反应都是相同的答案 E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一、A 1 型题1.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C.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
23、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E.以上都不是。答案 B2.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 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E.以上均不是。答案 B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答案 A4.大黄与芒硝的配伍关系属于: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恶 E.相反答案 A5.一味药的毒副效应会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
24、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相恶答案 C6.一种药物的毒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关系,称为: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相反答案 E7.药物的“七情”最早见于: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名医别录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答案 A 二、B 1型题A.性能功效相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B.性能功效有部分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C.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毒性的配伍E.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1)相恶的定义是:(2)相须的意义是:答案 (1) E (5) AA.生南星
25、与生姜配伍 B.黄芪与茯苓配伍 C.石膏与知母配伍D.黄芩与生姜配伍 E.以上都不是(3)相使配伍是:(4)相恶配伍是:答案 (3) B (4) DA.药物配伍时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B.药物配伍时能互相拮抗而抵消、消弱原有功效C.药物配伍时能减轻或消除原有毒副作用D.药物配伍时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E.以上都不是(5)在用药时应避免的是:(6)在用药时属于配伍禁忌的是:答案 (5) B (6) D A.石膏配知母 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 E.黄芪配茯苓(7) 属相须配伍的是:(8)属相使配伍的是:答案 (7) A (8)E第六章 用药禁忌一、A 1 型题(1)脾胃虚弱
26、患者应忌食:A.鱼、虾、蟹等腥膻发物 B.油炸粘腻食物、寒冷固硬食物、不易消化食物C.胡椒、辣椒、大蒜 D.脂肪、动物内脏 E.葱、蒜、萝卜答案 B(2)临床应用属禁忌的是:A.相使 B.相畏 C.相杀 D.相恶 E.单行答案 D (3)为配伍禁忌的是: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大戟与芫花 E.白及与瓜蒌答案 A (4)中药配伍禁忌包括:A.相畏 B.十九畏 C.相须 D.相杀 E.相使答案 B(5)与乌头相反的药:A.白及 B.天南星 C.大戟 D.甘草 E.瓜蒌答案 E (6)为配伍禁忌的是:A. 川乌与丁香 B. 官桂与石脂 C. 五灵脂与三棱 D. 人参与玄参
27、 E. 沙参与赤药答案 B(7)下列哪一种药物可与甘草配伍应用?( )A.海藻 B.大戟 C.甘遂 D.芫花 E.白及答案 E(8)在药物配伍中,乌头可与下列哪一药同用?( )A.贝母 B.瓜蒌 C.半夏 D.白芷 E.白及答案 D(9)下列关于“十九畏”的内容,错误的是( )A.硫黄畏朴硝 B.人参畏藜芦 C.巴豆畏牵牛 D.丁香畏郁金 E.水银畏砒霜答案 A(10)下列为配伍禁忌的是A. 硫黄与水银 B. 丁香与郁金 C. 川乌与三棱D. 牙硝与人参 E. 官桂与五灵脂答案 B(11)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 相反 B. 相畏 C. 十八反 D. 十九畏 E. 相恶答案 B(12)以下药对中
28、,属于十九畏的是A. 大戟与芫花 B. 丹参与玄参 C. 沙参与白芍 D. 巴豆与牵牛 E. 人参与官桂 答案 D(13)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 贝母与瓜蒌 B. 半夏与白蔹 C. 贝母与乌头 D. 白及与半夏 E. 瓜蒌与白及答案 C(14)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 相反 B. 相畏 C. 十八反 D. 十九畏 E. 相恶答案 B二、B 1型题A.川乌、草乌、三棱、莪术 B.黄连、桂枝、党参、山药 C.肉桂、附子、枳实、枳壳D.木香、香附、柴胡、前胡 E.麦冬、玉竹、阿胶、杜仲(1) 妊娠慎用药是:(2) 妊娠禁用药是:答案 (1)C (2)AA.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B.生冷食物 C.肥肉
29、、脂肪、动物内脏等D.鱼、虾、蟹、辛辣刺激性食物 E.不易消化的食物(3) 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4) 皮肤病患者应忌食的是:答案 (3)C (4)DA.黄芪配知母 B.当归配桂枝 C.乌头配半夏 D.干姜配细辛 E.丁香配郁金(7) 违反十八反配伍的是:(8) 违反十九畏内容的是:答案 (7) C (8)E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一、A 1 型题1、下列有关中药不同药材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A.同类药材质优者用量可适当加大 B.质地较轻的花叶类无毒药物用量一般为 3-9 克C.矿物贝壳类无毒药物用量一般为 10-30 克D.有毒药物用量宜小,并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E.性味淡薄、作用缓和的药物
30、用量可稍重答案 A2、下列有关中药配伍时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A.单味药应用时用量宜大 B.复方配伍应用时剂量宜小C.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入汤剂时用量宜大D.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大E.同一药物不同用药目的用量可不同答案 D3、下列有关不同患者情况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A.老年人用量宜大 B.小儿用量宜小C.体质健壮者用量宜大D.病势急重者用量宜大E.青壮年用量宜大答案 A第八章 中药的用法一、A 1 型题1、需先煎的药是:A.薄荷、大黄、番泻叶 B.蒲黄、海金沙 C.人参、阿胶D.川乌、附子 E.以上均不是答案 D2、需后下的药是:A.磁石、牡蛎 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
31、泻叶C.蒲黄、海金沙 D.人参、鹿茸 E.芒硝、阿胶答案 B3、宜饭后服用的药是:A.功能峻下逐水者 B.对胃有刺激性者,作为消食者 C.用于驱虫者D.用于安神者 E.以上均不是答案 B4、宜饭前服用的药是:A.矿物类药品 B.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C.用于驱虫的药物D.用于安神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答案 C5、胶类药应当: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答案 D6、人参等名贵药宜于: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包煎 E.烊化答案 C7、以下服药方法中,错误的是:A. 辛温解表药应当冷服 B.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C. 泻下药以得下为度 D. 消食药宜饭后服E. 对胃有刺
32、激的药宜饭后服答案 A8、在汤剂中应当后下的药是:A. 番泻叶 B. 牡蛎 C. 附子 D. 川乌 E. 磁石答案 A9.解表药及其他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物,一般应用何种煎法?( )A.文火急煎 B.武火急煎 C.武火久煎 D.文火久煎 E.以上都不是答案 B10.入煎剂时,宜包煎的药物是:A.黄芩 B.大黄 C.知母 D.牡蛎 E.车前子答案 E11.西洋参入汤剂时,应是: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冲服答案 D12.下列关于服药时间,不正确的是:A.驱虫药宜清晨空腹服 B.攻下药宜饭前服 C.消食药宜饭后服D.安神药宜睡前服 E.峻下逐水药宜饭后服答案 E 13.煎药不适于
33、用的器具是:A.砂锅 B.搪瓷器皿 C.不锈钢锅 D.瓷器 E.铜、铁、铝锅答案 E14.下列有关中药煎煮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论述,错误者是:A.砂锅 B.搪瓷器皿 C.不锈钢锅 D.瓷器 E.铜、铁、铝锅答案 E二、B 1型题A.磁石、牡蛎 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 C.蒲黄、海金沙D.阿胶、竹沥 E.人参(1) 宜先煎的药是:(2) 当后下的药是:答案 (1)A (2)BA.驱虫药、攻下药 B.安神药 C.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D.截疟药 E.以上都不是(3) 宜饭后服用的药是:(4) 宜空腹服用的药是:答案 (3) C (4)A解表药一、 A1 型题(1) 细辛的性味是:A.辛,微温
34、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答案 C(2) 细辛的功效是: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答案 C(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答案 D(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A.白芷 B.藁本 C.苍耳子 D. 辛夷 E.细辛答案 E(5) 解表药主要用于:A.风寒或风热表证 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答案 A(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A
35、.桂枝 B.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答案 D(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答案 C(8) 桂枝的功效是: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答案 B(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答案 B (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A. 温通经络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 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答案 C(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答案 D(12) 风寒表
36、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答案 D(13) 紫苏的功效是:A.发汗平喘 B.发汗利水 C.发表行气 D.发汗通阳 E.祛风胜湿答案 C(14)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A.麻黄 B.桂枝 C.荆芥 D.紫苏 E.防风 答案 D (15)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 D(16)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答案 E(17)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A.细辛 B.羌活 C.桂枝 D.白芷 E.荆芥答案 E(18) 风湿侵犯上半
37、身,当选用: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羌活 E.紫苏答案 D(19)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答案 D(20) “风家之润剂”是指何药: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羌活 E.防风答案 E(21) 风寒所致巅顶头痛,当用:A.羌活 B.白芷 C.荆芥 D.苍耳子 E.藁本答案 E(22) 可用于破伤风的药是:A.羌活 B.独活 C.防风 D.麻黄 E.桂枝答案 C(23) 风寒阳明头痛,宜用:A.苍术 B.柴胡 C.羌活 D.白芷 E.防风答案 D(24) 风寒侵袭,鼻塞不通,当用:A.香薷 B.羌活 C.防风 D.麻黄 E.
38、白芷答案 E(25) 具有消肿排脓作用的药物是:A.桂枝 B.羌活 C.防风 D.白芷 E.辛夷答案 D(26) 具有祛风止痛,燥湿止带的药物是:A.荆芥 B.防风 C.羌活 D.白芷 E.苍术答案 D(27) 风寒感冒,时作呕吐,当用:A.白芷 B.防风 C.生姜 D.荆芥 E.羌活答案 C (28) 生姜可用于:A.肺热咳嗽 B.胃寒呕吐 C.胃热呕吐 D.风热表证 E.肺燥干咳答案 B(29) 散风寒,通鼻窍宜用:A.紫苏 B.生姜 C.辛夷 D.羌活 E.防风答案 C(30) 祛风湿,通鼻窍常用:A.羌活 B.防风 C.独活 D.苍耳子 E.紫苏 答案 D (31) 发汗解表兼有化湿和
39、中的药是: A.荆芥 B.羌活 C.防风 D.独活 E.香薷答案 E(32) 发散风热药的主要作用是:A.散风热 B.清头目 C.利咽喉 D.透麻疹 E.宣肺气答案 A (33) 疏散风热,疏肝解郁的药物是:A. 桑叶 B. 菊花 C.牛蒡子 D.薄荷 E.蝉衣 答案 D (34) 风热上攻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痛,宜用:A.桑叶 B.菊花 C.牛蒡子 D.薄荷 E.蝉衣答案 D (35) 风热犯肺,痰黄,咳嗽,当首选: A.菊花 B.桑叶 C.薄荷 D.防风 E.淡豆豉 答案 B:(36) 具有疏散风热及平肝作用的药是:A.牛蒡子 B.蔓荆子 C.淡豆豉 D.菊花 E.升麻 答案 D(37
40、) 外感风热,目赤肿痛,应选何药: A.牛蒡子 B.淡豆豉 C.升麻 D.葛根 E.菊花答案 E (38) 功能明目退翳的药是:A.牛蒡子 B.淡豆豉 C.升麻 D.葛根 E.蝉衣 答案 E(39) 功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A.桑叶 B.菊花 C.升麻 D.葛根 E.蝉蜕答案 E (40) 具清热解毒的疏散风热药是:A.葛根 B.浮萍 C.木贼 D.桑叶 E.升麻答案 E(41) 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多用:A.桑叶 B.牛蒡子 C.葛根 D.柴胡 E.蔓荆子答案 B(42) 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是:A.葛根 B.桑叶 C.菊花 D.蔓荆子 E.淡豆豉答案 D (43) 具有解表除烦功效
41、的药物是:A.桑叶 B.菊花 C.蝉衣 D.淡豆豉 E.升麻 答案 D (44) 具有升阳解毒功效的药物是:A.柴胡 B.葛根 C. 升麻 D.桑叶 E. 菊花答案 C(45) 具有升阳退热功效的药物是: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牛蒡子 E.蔓荆子 答案 B(46) 具有升阳生津之功的药物是:A.升麻 B.葛根 C.柴胡 D.桑叶 E.菊花 答案 B(47) 治疗少阳证的药物是。A. 桑叶 B.菊花 C.薄荷 D.牛蒡子 E.柴胡 答案 E (48) 麻黄的性味是: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D.辛、温 E.辛、微苦,温答案 E (49) 羌活的功效是:A.发散
42、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散寒祛风,胜湿止痛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 C(50) 具有通窍止痛作用的药是:A. 苍耳子 B.藁本 C.羌活 D.桂枝 E.以上均不是答案 A (51)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作用的药是:A.桂枝 B.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答案 A (52) 生姜的功效是: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D.发汗解表,温中止呕 E.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答案 D (53)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腹满腹胀者当选用: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
43、芪答案 D(54) 桂枝治痰饮、蓄水证是因为:A.温通经络作用 B.温经散寒作用 C.温经通阳作用D.温通血脉作用 E.助阳化气作用答案 E(55)外感风寒,脘腹冷痛者当首选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桂枝 E.郁金答案 D (56) 风寒表证兼水肿者,当选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苏叶 E.香薷答案 D(57) 羌活的功效是:A.发汗平喘 B.发汗利水 C.发表行气 D.发汗通阳 E.祛风胜湿答案 E(5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A.麻黄 B.桂枝 C.荆芥 D.紫苏 E.防风 答案 D (59)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 D(60)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