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人讲堂,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村上春树,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沈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 ,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生平小传,成为作家前的村上,村上春树出生于京都市伏见区,为家中独子,个性内向。父母亲都是中学日文教师,母亲在婚后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双亲对春树的管教开明严谨,鼓励阅读,因此春树很小就可以看自己爱看的
2、书,嗜读若渴。12岁时全家搬到邻近的兵库县芦屋市,家中订阅的两套世界文学丛书,培养出春树对西方文学的爱好。父亲从小就辅导春树学习日文,期望培养他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兴趣,但是他始终兴致缺缺。村上春树曾说:“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我从来不曾被日本小说深刻感动过。,村上春树讨厌念书,国中时期常因不用功挨老师打,一套中央公论社出版的世界历史全集却能反复读个滚瓜烂熟。他自承内心有颗固执的叛逆因子,对别人给的东西怎么样都无法乖乖接受:“不想学的、没兴趣的东西,再怎么样都不学。”进了神户高中之后变本加厉,抽烟、跷课样样都来,不过成绩始终能维持在一定水平。高中时期他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喜欢阅读二手便宜的欧美原文小说
3、,一段段翻译自己喜欢的美国惊悚小说并沉浸于阅读译文的体验。他对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怎么耐烦,所以英文成绩始终平平,后来他在文章里写道:“如果当时的英语老师知道我现在正在做大量的翻译工作的话,可能会无法理解吧。此外他也开始对美国音乐(主要是爵士乐)着迷,他把午餐钱省下来购买爵士唱片,从13岁到现在都一直有收集唱片的习惯。,高中毕业后村上报考法律系落榜,当了一年的重考生。1967年在图书馆里“一面昏昏沉沉地打瞌睡一面无谓地浪费了一年”,他在一本英文参考书里读到楚门卡波堤的短篇小说无头鹰(The Headless Hawk)而大受感动,也更确定自己喜欢的是文学而非法律。后来村上重考考取东京早稻田大学
4、文学部戏剧系,起先住在一间由财团法人经营的学生宿舍“和敬塾”,住了半年后就搬到一间小公寓里,好享有个人隐私的自由。1960年代末,身处日本激进学运世代的村上几乎不去上课,他说:“高中时,我不读书;大学时,我是真的没读书。 “,村上的作家之路,29岁那年,一场球赛成为改变村上春树命运的导火线,他在柏克莱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表示“1978年4月,有一天我突然想写小说。当天下午我正在看棒球,坐在外野区,一边喝着啤酒。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养乐多队,当天是和广岛队比赛。养乐多队在一局下上场的第一棒是个美国人,大卫希尔顿(Dave Hilton)。我记得很清楚他是当年的打击王,总之,投出的第一球就被他打到左外野,
5、二垒安打。就是那时我起了这个念头:我可以写一本小说。”球赛结束后村上就到文具店买了钢笔和纸,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村上春树的那些事儿,村上春树被称为诺贝尔奖界“小李子” 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7年被视是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但均没能获奖。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然而就村上本人的原话:“诺贝尔文学奖那东西政治味道极浓,不怎么合我的心意。”,村上是一位极有骨气的作家。他于2月24日发行了自己的新书骑士团长杀人事件,他在书中明确提到,日本军队在南京实施大屠杀。当时小说中主人公和邻居谈起一幅画作的作者老画家雨宫具彦及其弟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些经历,村上春树借书中邻居之口说道:“193
6、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件,导致日中全面开战,然后1938年引发了另一件重要的事 南京入城 。是的,就是世间所说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在激战之后占领南京城,并在那里杀害了很多人,既有交战中的杀人,也有战斗结束之后的杀戮,日军无暇管理俘虏,杀害了大部分投降的士兵和平民。”此外,小说还借由老画家兄弟的经历以及主人公的思考透露出对战争和屠杀的反省。文中写到:“有说法是中国人的死亡人数是40万,也有说法是10万人,但是40万人和10万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然而这并不是村上春树第一次在作品中提及日本侵华战争,比如在初版于1994年的早期作品奇鸟行状录中,他就曾借书中人物之口描述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种种
7、暴虐行为:“在南京一带干的坏事可不得了,我们军人把几十人推下井去,再从上边扔几颗手榴弹,还有的勾当我都说不出口。”他在游记边境近境中,他更是直接发出批评:“日本发起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就是这般无可救药,何况是南京大虐杀这样的行为呢?”写作之外,村上春树还曾多次在公众场合表达过自己对于侵华战争的观点,认为日本应该道歉。,村上的写作特点,村上的文字表达平简易懂,清丽流畅,他独具韵味的文笔,像泉水浸润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着日本语言的魅力。在以前的作家,人们更多感受的是日本语言的冗长拖沓,絮絮叨叨,来回的重复。而村上语言的简练利落无疑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其作品充满了个人独特的风格,他的文字精练,没有
8、太多余的语言,透过抽象化、符号化、片段化、寓言化的笔法,道出了现代人的无奈与哀愁,村上创造的文学世界,对应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精神状态,透过他,能看到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与生命的伤口。正是这种对应唤起人类内在的共鸣,并持续不断地感动着人们。感动了日本的村上,也感动了中国,并会继续感动今天这个世界上所有认真思考关于生存的人类。,村上是通过使现实世界虚无化、使虚无世界现实化来进人事物的本质的,他借此重新构筑现实世界,却又强调新的世界的虚无化本质,并在这一基础上把握存在的本质,把握自己意识的根。在村上那里,任何世界都归结为意识,而意识的根即是意识自己。,村上作品欣赏,在远方的鼓声呼唤下 我踏上漫长
9、的旅途 裹起一件旧大衣 把一切留在身后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远方的鼓声,这类人山人海的地方从未去过,一想到人山人海就万念俱灰。 远方的鼓声,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舞!舞!舞!,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为什么人们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 我思忖(cn)着,为什么非如此孤独不可呢? 这个世界上生息的芸芸众生无不在他人身上寻求什么,结果我们却又如此孤立无助,这是为
10、什么? 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寥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 不成?斯普特尼克恋人,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海边的卡夫卡,心与心之间不是只能通过和谐结合在一起,通过伤痛反而能更深地交融。疼痛与疼痛,脆弱与脆弱,让彼此的心相连。每一份宁静之中,总隐没着悲痛的呼号;每一份宽恕背后,总有鲜血洒落大地;每一次接纳,也总要经历沉痛的 失去。这 才是真 正的和 谐深处存在的东西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
11、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且听风吟,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要自信!只要自信就无所畏惧。愉快的回忆、倾心于人的往事、哭泣的场景、儿童时代、将来的计划、心爱的音乐什么都可以,只要这一类在头脑中穿梭不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眠,但孤独仍不时猛刺我的心。甚至喝进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带有尖刺刺的长针,手中的书页犹薄薄的剃刀片白亮亮闪着寒光。在凌晨4时寂静的时刻里,我可以听到孤独之根正一点点伸长的声音。奇鸟行状录,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谢谢欣赏!,现在的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