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分工与组织 读后感内蒙办-周杰分工的结果是“供求分离”,组织的结果就是“供求一体化”。有了社区及其社交关系,供求分离与供求一体化开始同步发生,一些人开始尝试着从事某项专业化作业,以响应另一些人的请求。换言之,在自然社区的基础上,供求分离与供求一体化是同时发生的。很久以前,我们得益于亚当.斯密的理论创新,正式发现了分工对于提升劳动者个人的生产效率、改进专用劳动工具,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系统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分工的魔力并未局限于组织内部,很快,社会分工也在自然而然地不断深化,人们日益享受到了组织内部分工和组织之间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好处。然而,为什么不可以如亚当.斯密那样,大谈分工而忘记了组
2、织?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类社会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很好地懂得了分工的妙处,充分享受到了由分工带来的劳动者的专业度提高,以及由于分工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福利的增加。这个世界有阴必有阳,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既然人们看到了分工的益处,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分工可能导致的弊端。书中写到:“分工的结果是供求分离,供求分离之后,为了维持企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供求之间必须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组织。组织的结果就是供求一体化”。换言之,企业之所以必须在关注分工的同时也要关注组织,甚至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于组织这件事,根源在于供应者和需求者天然具有形成为一个整体的内在需要,供求双方只有实现了这种一
3、体化的结合,才能保证供求双方的企业再生产进入良性循环,从而才能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供求一体化的实质,是供求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与“利益关系” 。组织起来或供求一体化的全部难点,是如何协调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这句话充分阐明了供求一体化的内涵,以及如何构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一体化关系。然而,企业通过什么具体方式来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以达成供求一体化状态呢?随着不断地深入阅读,不难发现,企业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企业可以借助“ 无形的手”(即市场协调的方式,市场竞争及其价格体系作为协调的权威力量,所谓“ 自组织” ),也可以借助“有形的手” (即管理协调的方式,共同认定的管理当局及其规则作为协调的权威力量,所谓“有组织”)两种方式,来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以达成供求一体化状态。时代虽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分工和组织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分工和组织的外在表现形态,这就为我们理解互联网时代商务活动方式乃至更广泛的人类社会活动方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