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v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v 1. 国民党形式上的统一v 宁汉合流v 南京国民政府改组v 东北易帜v 国民党建立统一的全国政权v 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宁汉合流v 1927年 7月后,国民党内形成了宁、汉、沪 3个集团:在南京 ,有蒋介石控制的 “国民政府 ”和 “中央党部 ”;在 武汉 ,有汪精卫控制的 “国民政府 ”和 “中央党部 ”;在上海, 西山会议派 也
2、以 “中央党部 ”的名义进行活动。此外,还有粤、桂、晋等地方势力。宁、汉双方集中了国民党中最重要的一批领袖人物,又各自掌握着一个政府,拥有一支军队,割据着一大块地盘,为争夺最高权力明争暗斗。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惊醒了他们,各方表示弃党争,共同讨共,共同 “北伐”。由于 南京国民政府 和武汉国民政府在反共问题上已没有分歧,武汉渐有妥协趋势。而南京的蒋介石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处境渐显不利,不得不以退为进宣布 下野 。 8月 25日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v 1928年 2月 3日至 7日,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 “改组国民政府 ”等议案。
3、规定国民政府接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导、监督,掌理全国政务,政府委员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选举,政府部门设有内政、外交、财政、交通 、司法、农矿、工商等部以及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监察院、大学院等。会议推举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年 9 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宣称全国进入训政时期,由国民政府执行训政职责,并决定以五院制组成国民政府。同年 10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 ,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一人,委员十至十二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同时, 任
4、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 。至此,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渐趋完备。南京国民政府改组v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v 毛泽东指出: “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以前更加厉害 ”。2.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 亲帝反共 ” 的对外对内政策1、对外关系上,南京政府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一贯实行媚外政策。 卑躬屈膝处理“南京惨案 ”、 “济南惨案 ”;故作姿态 “改订新约运动 ”: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2、 对内政策 上,南京政府为了确立和强化其独裁统治,继续采
5、取高压手段,实行白色恐怖,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推行保甲制度厉行文化专制3. 国民党的军事独裁统治方式 P124戴笠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v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P125v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v 1927年 3月到 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 2.6万多人。1927年 5月至 1927年 11月的半年中,中国共产党的全党党员人数由 5.7万人锐减到 1万多人。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v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v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P126v 南
6、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v 从 1927年 8月到 1928年底,共产党在全国各地还先后领导发动了 100多次武装起义,斗争烽火遍及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陕西、河南、安徽、四川、江苏、河北等省。这些起义虽然大都失败了,但也有一些起义坚持了下来,并转移到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为复兴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提供了有益经验。南昌起义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图图南昌南昌起义起义八七八七会议会议 秋收秋收起义起义广州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南昌起南昌起 义义 秋收起秋收起 义义 广州起广州起 义义时间时间领导领导 人
7、人特点特点意意 义义 及及教教 训训1927.8.1 1927.9.9 1927年底年底周恩来、贺龙、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叶挺、刘伯承、朱德毛泽东、卢德铭毛泽东、卢德铭 张太雷、叶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叶剑英打响反抗国民党的打响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第一枪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军的旗号 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党领导的军队建立党领导的军队 建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建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领导以城市为中心的武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很难成功装暴动很难成功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v南昌起义 v 1927年 8月 1日凌晨 2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
8、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v v 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的v 10人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v 昌起义的有位:朱德、贺v 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v 林彪、叶剑英。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v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P128v 继续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还是将主攻方向转向农村?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的初步形成 关于 “ 工农武装割据 ” 的理论 从 1928年 10月至 1930年 1月,毛泽东相继写成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等著作。论证了红色政权建立的必要性和长期存在和发展的
9、主要条件;论述了红色政权的内容,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结合。2. 红军反 “围剿 ”作战与土地革命v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井冈山等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影响、推动下,各地红军充分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出动出击,扩大红色区域,发展工农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军和根据地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成为燎原之势。到 1930年上半年,全国正式红军已发展到 13个军,约 10万人,开辟了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左右江、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陕甘、陕北、海陆丰、琼崖等大小 15块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
10、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广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广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名称革命根据地名称 主要领导人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毛泽东 朱德朱德方志敏方志敏 邵式平邵式平吴光浩、潘忠汝、许继慎、徐向前吴光浩、潘忠汝、许继慎、徐向前贺龙贺龙 周逸群周逸群彭德怀彭德怀 滕代远滕代远 黄公略黄公略邓小平邓小平 张运逸张运逸 韦拔群韦拔群彭湃彭湃2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四次反围剿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 12月 )图片来源:解放军画报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
11、折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v1.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v (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v 1931年 11月,江西瑞金 P132v ( 2)根据地建设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初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1931年,定都江西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
12、和国是代表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政权。 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境内存在着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权。v 纪念 中央革命根据地 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80周年座谈会 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农村革命根据地图农村革命根据地图中央左右江鄂豫皖海 陆丰湘鄂赣湘赣闽浙赣湘鄂 西、湘鄂边、洪湖川陕2.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左倾错误v ( 1)三次左倾错误 P133“ 左 ” 倾盲动错误(瞿秋白) 1927.11 1928.4“ 左 ” 倾冒险主义(李立三) 1930.6 1930.9“ 左 ” 倾教条主义 (王明) 1931.1 1935.1v (
13、 2)出现的原因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v ( 3)对土地革命的影响 被迫长征第五次反 “围剿 ”战争的失利1933年 10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 “ 围剿 ” ,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军事指导,红军第五次反 “ 围剿 ” 战争严重失利,被迫开始了 “ 长征 ” 。王明( 1904-1974) 1926年入党, 1931年取得党中央领导 权,推行 “左 ”倾机会主义路线,1934年红军第五次 反 “围剿 ”严重失利,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 遵义会议 1935.1 结束了 “左 ”倾错误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14、。意意义义1.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走向成熟的标志。2.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结束了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内内容容遵义会议遵义会议视频资料2 .红军长征的胜利 1934.10-1936.10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实现了中国革命由东南到西北的战略大转移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长征是历史纪录上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四渡赤水渡乌江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突破腊子口 吴起镇会合 陕北会宁会师过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