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工艺美术史——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ppt.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59549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艺美术史——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工艺美术史——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铜工艺 第三节 陶瓷工艺 第四节 染织工艺 第五节 漆器工艺 第六节 其他工艺 第七节 结语(春秋:公元前 770年 前 476年)(战国:公元前 475年 前 211年)第一节 概说 一、时代与工艺美术 公元前 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的历史进入东周,开始了所谓的春秋。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强盛,传统等级制度的崩溃引发了工艺美术的变化。 经过春秋时代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许多小的谙侯国被灭亡,最后剩下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强国,兼并战争仍在不断进行,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因奴隶制逐步衰落、瓦解,封建

2、制逐步建立、发展的时代。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各诸侯国、各地区的经济济获得了发展。所以在周代,器物多为王室王臣之器;而存秋战国时期,则盛行为各诸侯国之器;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地方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工人,从奴隶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因而提高了积极性,社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炼铜的结果,发明了冶铁。战同时期的冶铁己得到大量的应用。我国冶铁工业比欧洲要早一千六百多年。铁器的应用,对手工业的发展和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手工业生产依然在官府作坊中进行。在此基础之上,工艺美术生产的分类亦更加详细。二、工艺美术生产 期间官府对于民间作坊

3、的设立不再如往前一般层层限制。民间作坊的发展也同样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时期工艺美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错金银青铜虎噬鹿器座 列国频繁的征战导致了疆界的挪移,也促进了各地的交流,青铜器因此显示出共同的时代风貌。时代新风是清新华丽,大致在公元前 6世纪后期,中国的青铜艺术走上了第二个艺术高峰。第二节 青铜器 春秋战国青铜器有向适用性发展的明显趋势,日用器物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传统的饪食器,水器等变换了形象,转向日用。尽管伴随漆器的日趋繁荣和愈益精美,青铜容器的地位受到挤压,但它们在上层生活中的优势地位还难以动摇。青铜器的变化依然展示着时代风貌的演进。春秋战国时的青铜容器 春秋战国青铜容器的种类大体包括烹食器

4、、酒器和水器,它们中的许多器物还部分承担着礼器的功能,特别是鼎。 鼎在这一时期的实用价值逐渐凸显,典型的是战国中期开始流行的扁圆鼎,其装饰华丽而不庄严,表明鼎的观赏价值提升而礼仪功能的消隐。错金银青铜有流鼎(一)器形的演化 而如簋、鬲、簠、盂、觚、爵、角、斝、觯、卣、彝、觥等,这些以前重要的礼器数量逐渐减少,以至于无。 而一些新的更加讲究实用的器形开始出现,如耳杯、洗、浴缶等,它们都是专为日常生活所作。战国青铜耳杯变形蟠龙纹青铜敦:敦 造型可方可圆,盖与身经常形制相同,合,则成球体或卵形;分,便为相同的两件。 春秋战国时期壶的造型尤其丰富:青铜莲鹤方壶错银几何纹青铜扁壶 簋。春秋时期的簋加了方

5、座,在造型上,形成圆与方的对比。 尽管还屡见轮廓繁复的实例,但简约却是青铜器造型发展的大趋势。此外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容器中对于动物形象的模仿是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几何纹青铜长柄豆青铜犀尊青铜鸟尊兽面等传统动物题材已经推出了装饰的主流。新的重要装饰主题大抵围绕着龙或其变体,即蟠蠣。有代表性的辅纹是绹素,重叶等。各种形体的云纹与几何纹也常用作装饰主题。四方连续与散点式构图流行,尤其是四方连续的构图令题材形象变小,再无神秘,失去威严。表现农桑,戈射,宴饮,攻战等的装饰尽管数量不占优势,但其意义十分重要,显示了人事活动成为装饰关注的新方向,战国早期的三晋(韩,赵,魏)应是最早出现这类装饰的地区。宴

6、乐水陆攻战铜壶国内现存两件,一件为传世品,藏故宫博物院; 一 件于 1965年在成都百花潭出土。用镶嵌进行装饰画面用带状分割的组织方法,将题材分为三层六组。青铜鸭尊钫。是战国末期创造的一种新形式,壶体方正,故名钫,实即方壶。它常用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案进行装饰。曾侯乙墓青铜尊盘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采用先进的失蜡法铸造工艺,纹饰为极其复杂的三层透空结构,巧妙运用高低参差和对称排比的艺术手法,于整齐中寓变化,于繁复中见玲珑,标志着失蜡铸造法的最高成就。波曲纹四耳鉴 铜冰鉴 吴王夫差鉴 几何纹方鉴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装饰已经进入印纹阶段,这是装饰工艺的一大改革。而且,春秋战国时的装饰纹样已从西周

7、时期的二方连续发展到了更加复杂的四方连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有 蟠螭纹 、蟠虺纹等。(二)装饰和加工的革新蟠螭纹蟠虺纹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加工方法,种类很多,从而大大加强了其装饰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工艺形象。大体方法有: 1、焊接 2、刻划 3、镶嵌 4、金银错 5、鎏金 6、镂空(一般使用失蜡法)( p72)宴乐渔猎攻战铜壶( p70)三、铜镜、带钩和铜剑(一)铜镜 铜镜属生活日常用品。在铜镜尚未流行前,人们用铜鉴盛水照面,故镜又称鉴。铜镜的发展演变,曾出现过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入宋以后由于玻璃的传入,铜镜开始没落。 战国铜镜的工艺特点是:、薄胎 、卷边

8、 、川字纽(弦纹纽)、双层纹 战国铜镜的装饰主要有、四叶纹 山字纹 、双菱纹 、夔凤纹 、长尾兽纹 、 蟠螭纹 7、连弧纹 、地纹 战国青铜镜(背面)四山纹铜镜四山镜的山字由粗短变得瘦削,在山字间配有花瓣纹、长叶纹、绳纹,相当繁缛。还出现了五山镜、六山镜。这时出现的镜类有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金银错纹镜、彩绘镜等。 错金银狩猎纹铜镜一般镜身材料薄,多有边沿。整个造型规矩,给人以轻巧、典雅之感。镜钮主要为弓形钮,但钮顶部多饰有 1至 3道凸弦纹,所以又称 “弦纹钮 ”。镜背面光素无纹饰者,除早期外已消失。纹饰刻画纤细,并多有地纹。 (二)带钩 带钩是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件物品

9、的器具。其质地以青铜居多,但也不乏金、银及玉石等高档材料。鎏金镶玉青铜带钩带钩原是胡服所用。战国时代赵国的胡服,实际上是北狄东胡的服装。首先采用这种服装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齐膝是东胡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这种服式腰间束一条皮带或丝带,带头有钩便于拴结,这就是带钩。带钩制作工艺:有浮雕、镂空、鎏金、嵌玉等,都极为精美。(三)铜剑 铜剑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制品中,是颇具时代特色的一种特殊种类。它既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佩饰品。春秋战国时期剑的铸造以吴越之地最为有名。越王勾践剑一 制作方法不同 商、周时期主要使用陶质块范铸造。

10、春秋时期出现了印模制范的方法,即先制出精致的 “标准化 ”模具,然后按各种要求反复印制组合陶范。这种方法大大节省了工时,提高了效率。春秋中期出现了失蜡铸造法,即先用蜡制成器件模型,再用泥浆浸涂焙烤,使蜡质流失,形成泥范最后注入溶液。用这种方法,可以铸造出极为细密精致的具有多层透雕装饰的青铜器物。商、周时期青铜器与春秋战国青铜器比较二 用途不同 殷商以来,青铜器被大量用来祭祀祖先和鬼神。 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各级奴隶主必须使用和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青铜礼器使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奴隶主地位高低成正比。 鼎是礼器中的主要器物,西周时代出现的列鼎制度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

11、鼎,地位较低的士用三鼎。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中日常生活用器逐渐增多,礼器便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三 纹饰不同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高大厚重、古朴雄伟为特点,纹饰以饕餮、龙、凤、云雷纹等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以几何花纹为多,常有精美的日常生活场面、战争场面等图案,逐渐取代了神秘、恐怖的内容。春秋战国陶瓷进步不大,技术的自然积累虽令器物质量更高,但艺术上,并没有较大的突破。质量提高的代表为原始瓷器,艺术的水平则主要由彩绘陶和暗纹陶体现。第三节 陶瓷工艺暗纹陶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义称为砑花陶。彩绘陶彩绘陶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它不同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因而在名称中加一绘字以区别之。彩陶是在陶胎上画花后再进行烧制,而彩绘陶则是在烧成了的陶坯上画花,因而花纹易于脱落。它始于春秋时期,到战国得到发展。一直延续到两汗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