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255594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09年lO月 总第467期第19期 经济论坛 Economic Forum 0ct2009 Gen467 No19 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 文李瑶亭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综述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工作,对国内外会展业理论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比较, 以期为我国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展业;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李瑶亭,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展经济与 管理。 一、国外会展理论研究综述 1会展对经济的影响。布劳恩(Braun,1992)指出 会展活动的总体影响要远远大于会展活动本身。 会展相关的每一美元花费都会引起更为广泛的经

2、济影响,并在区域经济的其他部门产生额外的经济 效应”,如果加上间接收入,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应当是会展本身的两倍甚至于三倍。凯姆等 (Kimetal,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 韩国经济的影响。弗尔科纳(Faulkner,2002)重点 分析1988年世界博览会事件对澳大利亚旅游业的影 响。阿尔诺博士(2003)通过分析德国汉诺威世博 会在准备和执行阶段的支出对萨克森州整体经济产 量、就业、增加值、发展潜力的影响来研究汉诺威 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伦理时必须坚持经济自由和经济平等这两 大伦理原则相结合,即在维护经济自由的前提下追 求经济平等的长远目标。 (三)效率

3、原则 在构建全球经济伦理时,还应当遵循效率原 则。这一原则是与全球经济伦理的功能密切相关 的,其目的在于减少或缓和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 冲突,降低全球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应对全球 性问题的挑战等。其运作是否有效,能否在可以接 受的时空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球经济活动 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很关心的。若全球经济伦理不能 起到应起的作用,则必然引起各方的反思,从而推 动全球经济伦理本身发生相应变革。 (四)合作原则 全球经济伦理能否构建起来,或者全球经济伦 理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取决于另一个基本原 则合作原则。这里的合作有两层含义,一是全 球经济活动各参与方是否相互理解、容忍、信任乃 至相互配

4、合与支持;二是符合全球经济伦理准则的 行为是否会得到正向激励而强化,违背全球经济伦 理准则的行为是否会得到负向激励而弱化。只有合 作原则这一价值导向发挥其作用,全球经济伦理才 可能构建起来或在构建之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 能。 上述基本原则是相互关联的,有些原则之间的 相关性甚至是非常高的,说明这些原则是结合在一 起发挥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朱书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和普世伦理的可能 性辨析盯1理论月刊,20022 【2】陆晓禾中国能为(全球经济伦理”做什么U河北 学刊。20013 3】【德孔汉思、库舍尔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M1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陆晓禾承担道德责

5、任第三届“国际企业、经 济学和伦理学学会”世界大会述评l_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 究2004 10 【5】许启贤经济伦理研究述评经济伦理的几个问 题U1高校理论战线,20002 61池元吉主编,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1美】乔治斯蒂格勒著,贝多广译经济学家和说教 者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 【8乔洪武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伦理规则的建构们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责任编辑:路辉) 2会展地点选择。会址的确定对于会展组织者 和会展举办地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会展组织者来 说,会展地点的确定会影响到会展的出席率,也就决 定了会展的成败。

6、就会展目的地而言,了解会展组 织者如何选址有助于目的地在会展市场上正确定 位,为目标市场提供定制化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会 展。因此有关会展选址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最为 关心的领域。格奥和张(GoandZhang,1997)将会址选 择影响因素分为目的地因素和会展设施因素。克劳 奇和卢维尔(CrouchandLouviere,2004)建立了会址选 择过程的概念模型,提出会址选择过程的五个阶段, 包括会展前计划、可选会址分析、会址决策、会展 举行和会后评价。 3会展旅游者的决策行为。主要研究会展旅游 者的决策行为,认为会展旅游者的决策对会展组织 者和举办地都十分重要。瓦等(Varetal,198

7、5)认为了 解会展旅游者的参会过程有助于会展组织者和目的 地营销人员理解会展旅游者决策、预测参会人数、 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是影响参会人数的主要 因素,因此会展举办方可以通过测评目的地可进入 性和吸引力来估计参会人数。奥伯曼和乔恩 (OppermannandChon1997)指出会展旅游者的决策过 程和其他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十分相似,都经历了需 求识别、信息搜集、可选方案评估、购买决策和购 后评估五个阶段。通过建立两个模型,两位学者将 影响会展旅游者决策的因素确定为个人因素、会展 组织者因素、区位因素和干预因素,建议会展组织 者尽可能从会展旅游者

8、的角度选择会展举办地。瑟 沃特等(Severtetal,2007)利用因子分析法将20个会展 旅游者动机因素归纳为活动与机会、关系网络、受 教育机会、参会的便利性和产品与交易5个方面。 4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主要从如何推动一个 国家会展业的发展,提高会展管理、营销、服务效 率的角度对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机构的定位、职 能、运作模式进行研究。韦伯(WeberK,2001) 认为随着各地举办会议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管 理者将面临更多的营销挑战,作为目的地首要营销 组织的会议旅游局的作用尤其重要,会议旅游局是 目的地的重要组成要素。墨尔森(Morrison, Bruen&Anderson,1998)

9、提出美国会议观光局 fCvB)在会展旅游中的主要作用是目的地营销,建立 并推广适于会展旅游的良好城市形象,为会议组织 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展 览促销,组织促销活动,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 务。 二、国内会展理论研究综述 1会展定义。随着会展业在我国的发展,国 内对于会展定义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 从狭义的角度定义会展,将会展称为C&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或M&E(meeting and exhibition)p会议和展览。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贸易自由化,会展的外延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 富,会展被定义为MIcEM代表公司会议

10、(meeting),I代表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C代表 协会和社团组织的会议(convention),E代表展览 (exhibition)。谢雨萍等(2002)认为,会展包括各 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 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即MIcE, 其基本含义就是借举办各种类型的会议,以招徕各 方客人洽谈业务、交流沟通和旅游参观访问,刺激 他们消费,从而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三是随着节事活动在会展活动中重要 性日益凸显,学者们在MICE基础上加上了节事活 动(Event),MICE逐步演变为MICEE。马勇、肖轶 楠(2004)

11、在会展概论中从广义角度将会展定 义为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会(如展览会、 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发布会、专业与专题 会、颁奖会、研讨会等)、奖励旅游和各种事件活 动,如庆典活动、节庆活动、文化活动、科技活 动、体育活动等。刘大可(2004)在会展经济 学中从活动的全新角度理解会展,认为会展包括 五个层面活动,一是展览;二是大型活动;三是会 议;四是节庆活动;五是其他特殊活动。这五类活 动统称为会展活动是因为这些活动存在四个共性, 一是这些活动都是长期筹备,短期举办的点状活 动,不同于行政组织日常管理的线状活动;二是活 动都涉及到人员的迁徙和移动;三是这些活动都能 调动人的情绪,引起媒体的

12、关注;四是组织和管理 都以项目方式进行。 2城市会展业的实证分析。从1981年后尤其 是1985 2000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 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会展业步入蓬勃发 展时期。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举办了一批有 影响力的知名展览会。于是在90年代中期后国内众 多学者在前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北京、 深圳、杭州等大城市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当地会展 发展的状况及对策,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实证性研 究成果。白祖诚(1994)认为北京应大力发展会议旅 游产品,优化北京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吸引 力。冷晓(1999)通过杭州会展业与北京、上海、 大连等城市会展业的比较对杭州会展业的

13、发展提出 对策。朱明芳(2001)从产业决定框架分析深圳发 展会展旅游业的紧迫性。缪艳萍(2008)基于 SWOT分析框架从上海会展旅游市场的优势、劣 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上海会展业发展提出对 策。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 的举办和临近,该视角的研究日益增加,研究更加深 入、细化。 3区域会展业的现状。随着我国三大会展城 市群,即以北京为中心的渤海会展城市群、以上海 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城市群、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 角会展城市群会展业的迅猛发展,对于区域会展业 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刘春济003)从政府、市场和 企业等角度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产业的合作 策略,提出区域会展

14、产业应当协调发展的观点。刘 大可(2004)以杭州、宁波、温州等会展中心城市 所掌握的城市资源、经济资源、市场资源、区位资 源、交通资源、场馆资源、人才资源等诸多会展资 源为切人点,分析浙江省会展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经 济功能。张娟6005)从会展产业与产业集群之间的 互动关系人手,揭示珠三角会展经济发展的本质原 因。王云龙(2006)运用产业竞争力理论构建了我 国区域展览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 4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主要研究会展 与相关行业的互动关系。朱明芳(2001)分析了会 展业对深圳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王春雷 (2004)将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归纳为会展业和旅游 业之间的联动关系

15、、空间发展和具体运作三个方 面,并从角色定位、管理体制、整体营销、客源预 测、配套服务和场馆后续利用6个方面,阐述了会展 活动和旅游业的对接策略。郭峦(2o07)阐述了城 市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发展战略模式,并提出整 合方法。王颖(2008)以世博会为例,分析了上海 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所产生的 外部效应、成本效应、品牌效应、创新效应、人才 效应和制度效应,阐述了上海世博会在构筑统一的 市场、拓展与整合服务系统、加强创新系统的整合 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影响。 5会展业与城市竞争力评价。主要研究城市 会展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微观个体的核心竞争力。 代表性论文有赵丽

16、f2006)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 体系”为研究框架,结合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 规律,分析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 城市会展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上 海、广州做出实证分析。戚能杰(20o7)结合会展 旅游业自身特点,构建由环境支持力、竞争潜力及 竞争实力三个层次组成的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模 型。胡平(2009)以钻石理论剖析了会展业竞争力 的影响因素,并运用专家咨询法量化了这些因素的 影响权重,提出了一套评价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指 标体系。 6会展产业国际化与产业安全。1998年lO月 我国原外经贸部颁布了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 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展览市场开始 适

17、度开放,外国企业可在华从事展览业、投资建 馆、设立独资和合资展览企业。在会展业国际化开 放的进程中,一些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我国会展业 产业安全。伊人(2002)提出中国会展业需要安全 意识,引起了人们对展览产业安全的重视。刘大可 (2004)就会展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与合作、开 放与产业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7会展教育培训。随着我国会展业规模迅速 扩展,形成对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对会展专业人才 的培训、教育研究引起学者关注。于良(2006)加 强产学结合培养合格的会展人才;王春雷(2006) 美国会展职业认证培训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马 勇(2006)会展人才需求分析和培养模式创新

18、等文 分析了我国当前会展教育的现状,对我国会展人才 的供求协调和培养做出重点研究。 8会展业在实践中的创新。在当前提倡构建 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绿色展 览”、 环保节能展览”、 “网络展览”等新概念, 并对其发展提出对策。胡平(2004)对节约型社会 中的绿色展览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从政府、企业 和消费者层面提出了发展绿色展览的对策。京柏 (2005)对网络、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会展业中 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优势分析。 三、对我国会展业研究前沿问题的展望 1适合我国国情的会展业管理体制。国外会 展业发达的国家在管理体制上多成立会议旅游局将 会议活动纳入旅游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展览

19、业 则成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协会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和 管理。因此发达国家的政府更加善于利用政策、法 律手段来有效引导行业发展,并积极支持行业协会 的工作。而目前我国会展理论的模糊界定直接导致 实践中会展业管理的滞后,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中,政府、行业协会、会展企业的关系并没有理 清。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盲目参与会展活动,众多 政府职能部门对展览项目操有分类、分级审批权。 行业协会组织涣散,缺乏权威,没有发挥职能。如 何建立一个权威、实效的管理机构,既不会对当前 的行政管理体制产生冲突,又能有效地促进中国会 展业的发展,还有待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探讨。 2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评价体系建立。 会展产业的关

20、联性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大,对于 区域如何结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行会展产业链 的构建、评价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项研究工作,也 是会展业得以成熟发展的关键。 3会展产业体系的健全。目前会展专业调研 公司、展览审计机构、展览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场 临聘服务商等新兴业态正在我国会展业迅速出现, 如何完善健全会展产业体系,提高我国会展业的总 体服务水平,离不开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支持。 4会展企业的资源整合。面对国外会展发达 国家在我国积极开拓会展市场,我国的会展企业可 以运用兼并、收购或联合等手段进行资源横、纵向 整合,提高企业运作的质量和层次。横向的资源包 括社会各行业自身的会展资源的整合,如何将不同

21、 行业和领域中的国际会展资源充分挖掘并整合起 来,对推动我国国际会展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 要。纵向的资源整合包括为国际会展举办提供各项 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资源,主要包括酒店住宿业、 餐饮业、交通、商品购物、旅游景点、翻译、广 告、设计制作等众多方面。国际会展的成功举办必 然是这些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各行业资源的有机 整合。 5会展业的消极作用。在国内的文章中涉及 到的一般都是会展业的积极作用,很少有文章涉及 到其负面影响,而会展存在的负面影响包括通货膨 胀、城市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和能源 浪费等。因此在借鉴学习国外会展业先进经验的同 时,也应关注会展业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以及如何采 取有

22、效措施减少这些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郭峦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U经济论坛,2007, (7):57-58 【2】黄燕玲罗盛锋挂林会展业发展的城市合作战略田改 革与战略,2004,(12):3840 【3】刘春济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联合营销策略探讨口】 华东经济管理,2003, (2):15-17 【4】冷晓杭州会展业的发展研究田商业经济与管理, 1999,(4):58 【5】戚能杰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改革与开放, 2007(3):2728 【6】任丽君会展理论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探讨】商业研 究,2008,(1) 7】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旅游学刊,2003, (1):353

23、8 【8】王云龙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比较U】旅游学刊, 2003,(5):4751 9】王春雷冲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构建】旅游学 刊,2002,(2):4448 f10zY-,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集群的 影响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8(5) 【11】谢雨萍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会展旅游之定位】地 域研究与开发,2002,(4):78 【1 2】徐欣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的效应分析】企业经济, 2008,(4) 【13l应丽君关于中国会展旅游的思考】旅游科学,2003, (1):10-11 【1 4】朱明芳会展业对深圳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一 个分析框架的适用硼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24、001,(1): 911 【15】张娟中国会展经济现状】科学之友,2005, (5) 【1 6】胡平会展管理【M】 匕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京柏会展实践与理论【M】海天出版社,2005 1 8刘大可中国会展业理论现状与政策【M】中国商务出 版社。2004 【1 9王春雷第四次浪潮一一中国会展业的选择和明天 【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o】胡平基于钻石理论的会展业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 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旅游论坛,2009,(1) 21Braun,BM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conventiom: the case of Orlando,Flo

25、rida田JoumM of Travel Research,1992, 30(3):3237 22GoF,WZhangApplying importance tO performance analysis tO Beijmg as批international meeting destination】 JoumalofTravelKesearch,1997,35(4):4249 23Kim,SChon,KKYChungConvention industry in South Korea:a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Tourism Management, 2003,24

26、(5):533541 24OppermannM,KSChonConvention participation decision tO making process田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1997, 24(1):178191 【25VarT,FJCesario,GMauserConvention tourism modeling Tourism Management,1985,6:194204 26WeberK Meeting planners uge and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s】Tourism Management,2001,22 (6):599606 (责任编辑:路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