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交通方式划分 第 1节 概述 第 2节 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第 3节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教学要求 : 理解交通方式划分的主要因素,掌握常用交通方式划分模型,了解集计模型和非集计模型的区别 。 一、 概述 各种交通方式所承担的出行量 占出行总量的比例 淮阴工学院 交通方式划分的概念 一个出行( trip)与一种交通方式( mode)相对应。 一个区域( zone)的全部出行数中,利用某种交通方式的人占所有出行的比例就称为方式划分( modal split)。 每种交通方式所分担到的交通量叫做该方式的分担交通量。 分担交通量占全部交通量里的比例称为方式分担率(或称选择率)。 交通方式分担预测
2、的内容: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大小。 交通方式选择问题是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部分。进行方式分担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状和未来的分析,从而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分担关系。 交通方式划分就是出行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 比例 . 它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服务等条件变化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城市交通规划的方式选择 单独开车出行 乘公共汽车出行 乘地铁出行 乘出租车出行 骑自行车出行 骑摩托车出行 步行出行 组合出行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多模式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自行车 私家车 综合运输规划的方式选择
3、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运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客运 运行速度 (km/h) Co2排放 (g/人 km) 能 耗 (千卡 /人 km) 死亡人数 (人 /亿人 km) 运输能力 (人 /时单向) 家庭轿车 23 44.6 600 1.17 2200 公共汽车 11 19.4 154 0.082 1.4-2.1万 客轮 30 23.9 - - - 航空 800 30.2 456 - - 铁道 30-200 4.7 85.5 0.005 8.3万 高速铁路 200 5.6 0.0 8.3万 地铁 30-60 3 77 0.005 5.0-8.4万 路面电车 20-30 9 - 0.005 0
4、.5-1.4万 新交通系统 30 7 119 0.005 0.84-2.5万 各种交通方式的特性比较 1.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未来实现所期望的交通方式划分,如何改扩建各种交通设施引导人们的出行,以及如何制定各种交通管理规则等 . 2.在假设历史的变化情况将来继续延续下去的前提下,研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发布, 意见 提出,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 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到 2020年,超大、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
5、到 40%以上,大城市达到 30%以上,中小城市达到 20%以上。 公交分担率 =公共交通乘坐出行总人次 /出行总人次*100% 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低于 10%,特大城市只有 20%左右,而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分担率已达 40% 60% 以南京市为例,针对 2011 年主城区范围,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约为 24. 4%, 对照建城 2004 38 号文,距离 30%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上海全市公共交通 ( 包括轨道、公共汽车 ) 出行分担率为 25. 2%。 北京六环内公共交通 ( 包括轨道、公共汽车 ) 出行 ( 不含步行 ) 分担率为 39. 7% 二、影响交
6、通方式划分的因素 分组 讨论 10min 上台 发言 发言时间控制在 3min 重在补充完善 出行特性 交通供给特性 出行者属性:家庭属性和个人属性 出行主体特性 地区属性 外界大环境 交通供给状况和交通政策 1.出行时间与距离 2.费用 3.舒适性 4.安全性 5.准时性 6.换乘次数与候车时间 7.出行目的 1.出行距离或出行时间 美国伊利诺工业大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比如选用家用轿车还是铁路时候,分别以 20和 25的比例以时间为主要选择因素; 考虑家庭小汽车和公共汽车之间的选择时候,把时间作为公共汽车选择因素的仅有 2,而家用小汽车则为 44 男性较女性选择时间因素的多 2.费用 交通费
7、用通常与出行时间配对使用而很少作为单独原因使用,一般而言,要减少运行时间,必须付出更高的交通费用 美国伊利诺工业大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公共交通的乘客中, 42的人将交通费用作为选择的主要因素,而家用小汽车的利用者中,仅不足 1。 3舒适性 舒适性是交通工具中的乘车的方便程度、乘车的拥挤程度、疲劳程度与有无空调等因素的综合概念。 舒适性的尺寸难以制定,随人而异,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舒适性的要求增加 美国伊利诺工业大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舒适性作为选择家用小汽车的主要原因的占 25,轨道占 13,常规公交约占 1 4.安全性 安全性是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因,无论多好的交通工具,如果它的安全性差,乘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会有人利用它。 因为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因此人们在选择交通工具时,明确地考虑安全性的比较少。 2012年死于机动车辆交通事故的有 166906人,比交管部门的数据多出 107262人,是十年前的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