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 子 商 务 法(第二版)主编 张楚副主编 谭华霖 赵占领第八章 电子商务热点法律问题 关键术语b 虚拟财产 网络游戏 外挂有害软件 有害软件治理模型第一节 虚拟财产法律属性及相关问题分析 一、虚拟财产的界定虚拟财产是指在虚拟世界中可能受到法律保护的客体具体包括:游戏账号、虚拟金币 (货币 )、虚拟装备、虚拟动植物和虚拟角色等 二、受法律保护的虚拟财产的特点b (一)虚拟性b (二)价值性b (三)现实性b (四)合法性b (五)期限性 三、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分析b (一)学说介绍学说一:物权说学说二:债权说学说三:知识产权说学说四:特殊财产权说学说五:分阶段权利说或者统一说b (二)五种学
2、说的比较分析 物权说虽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债权说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依据合同关系的确能解决一部分虚拟财产纠纷,但债权说无法明确虚拟财产的归属问题 知识产权说只能适合以感知形式存在的虚拟财产,对于其他两类以存储形式存在的虚拟财产和以效用形式存在的虚拟财产完全不符合 特别财产权说是比较新颖的学说,但从这个学说中我们也可以更好看到物权说和债权说各自的局限性分阶段权利说,无法具体分清楚某种虚拟财产属于债权还是物权,在实践操作的层面有着无法回避的局限b (三)本书观点关于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我们的观点就是把虚拟财产划分为三类,存储型虚拟财产属于有限制的物权,效用型虚拟财产属于
3、债权,感知型虚拟财产属于知识产权 四、虚拟财产纠纷类型及解决第二节 外挂的法律分析及纠纷解决 一、外挂的概念外挂是网络游戏中的一种模拟键盘和鼠标运动的程序,主要修改客户端内存中的数据,业内大多将其视为作弊程序 二、外挂的分类及法律分析b (一)独立运行的外挂和挂接运行的外挂b (二)营利性的外挂和非营利性的外挂b (三)复制服务器端程序的外挂和未复制服务器端程序的外挂b (四)挂机类外挂和作弊类外挂 三、因使用外挂封号的法律问题b (一)玩家和运营商之间的法律关系b (二)运营商封号的依据及局限1 服务条款2 行业惯例3 实体法依据b (三)封号涉及的虚拟财产问题及玩家利益的维护b (四)运营
4、商误封账号的法律责任b (五)网络游戏运营商公布玩家黑名单是否构成名誉侵权b (六)因误封账号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四、运营商打击私服、外挂的法律对策b (一)打击私服、外挂的法律依据1 侵犯著作权2 非法出版3 无证经营b (二)游戏运营商打击私服、外挂的法律策略第三节 有害软件相关法律问题 一、有害软件概述b (一)有害软件的由来有害软件的俗称是流氓软件,类似的称谓还有恶意软件我国所谓流氓软件或恶意软件在国外通常是指那些具备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强行弹出广告等软件行为特征的 “间谍软件”( spyware)、 “广告软件 ”( adware)和 “可能有害的软件 ”( malware)等b (二)有害软件名称之辨 二、有害软件的危害性b (一)侵犯计算机用户知情权及危害个人计算机安全b (二)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b (三)危害互联网公共安全 三、有害软件法律治理进程b (一)国外立法1 美国2 欧盟b (二)国内行业规范 四、有害软件的法律治理模型b (一)有害软件的法律治理模型探析由立法机关制定软件编写规范,明确哪些行为属于应该禁止的行为;由检验检测机构依照立法制定有害软件检测标准,并提供有害软件检测认证服务;由行政机关或经其依法授权的机构(比如杀毒软件生产厂商)提供有害软件的卸载和清理工具b (二)有害软件的法律治理类型1 民间主导型2 政府主导型3 政府认证、厂商主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