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课程论文.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40204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课程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课程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课程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课程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课程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 筑 工 程 质 量 事 故 分 析课程论文姓 名:夏 伟班 级:浦土木 1012学 号:P1801101226指导教师:顾 建 平成 绩: 2013 年 12 月 22 日摘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功与否,优良的工程质量不仅是国家建设顺利进行的标志,也是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参加工程建设工作之前,对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的学习中,我阅览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当中一些事故,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现在列举一些,供大家 参考 运用。 Abstract: “in o

2、ne hundred, quality first“. Construction quality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engineering quality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smoothly, also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building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or to participate

3、in project construction work,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analysis, I read some typical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cases. These cases involving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dure, some accident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design, engineering con

4、struction, material supply and quality detection, etc. List some now, for your reference.关键词: 安全质量事故 事故特点 事故因素 控制措施Key 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ident Accident CharacteristicAccident factor Controlling Mechanism案例一:过街通道塌方导致道路坍陷事故一、事故概况该工程过街通道为暗挖两侧为明挖基坑通道顶部 70cm 处为市政排水暗渠。2006 年 5 月 27 日隧道工地地表值班人

5、员李小奇听到地面发出响声发现过街通道南端西侧结构边缘约 3m 处地表出现小范围塌陷便一边电话报告有关情况一边走到明挖基坑边缘观察明挖基坑及暗挖通道情况未发现涌水。随后听到明挖基坑内传来很大的流水声发现大量水和砂从通道左侧下断面处涌出南基坑内已全是积水积水深度约 50cm。此后坍塌坑内发出电火花随即着火。项目部人员立即向 119、煤气公司等报警。数分钟后消防员投入灭火工作火势得到控制并被扑灭基坑内积水深达4m。5 月 29 日通道东侧暗渠北出现断面 4.55.3m2 深度约 4m 塌坑。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在高水位、大水量水流作用下引发暗渠底板开裂水流通过底板裂隙渗出致使暗渠底部的间隙扩

6、大逐步形成空穴周围及下部土层迅速饱和地下水位升高有压水流携带粉细砂通过降水井周边通道冲破下断面初期支护与掌子面交汇处的薄弱点进入通道同时导致暗渠底部空洞突然增大随之暗渠沉断垮塌继而牵引部分地面塌陷。2、间接原因事故前的持续大雨造成暗渠汇水量迅速增大加之下游围堰的设置造成暗渠排水不畅水位增高、水压增大。 2 通道顶部 70cm 处的暗渠为浆砌片石结构其底板部位浆砌片石较薄厚度仅 30cm 左右不易保持整体稳定且保水性不好。 在施工降水和通道开挖的共同作用下地下水下降造成土体压缩刚性暗渠底部与其下的粉细砂层之间形成间隙局部呈脱空状态。 对暗渠结构的渗水特点、本项目所处地质的特殊性及降水受周边环境限

7、制造成的影响缺乏充分的认识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性不足、对引发严重后果的预见性不强。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此次事故反映出施工单位对本工程的艰巨性、技术复杂性、周边环境特殊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应针对本次事故开展案例教育活动教育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城市过街道及道路施工保证交通畅通的重要性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 2、评估分析通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全面今后需要强化此方面的工作在施工组织、技术监测上确保将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同时充分评估通道施工造成地层沉降的变形特点及变形对通道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以采取切实可靠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3、本次事故的发生与施工单位在事故前对

8、暗渠的排水能力、最大流量、结构状况、基底密实情况等有关信息掌握不够详细、评估分析不充分有关。在今后的施工中凡施工方案的制定事前一定要认真调查对影响方案实施的各种因素进行详尽分析、全面评估充分借鉴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来确定方案确保方案安全可靠。 4、降水井必须使用合格的降水管和滤网对排出水中的含泥砂量进行检测控制防止降水井周边形成空洞成为流水通道。 5、继续强化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及时、可靠、全面的信息收集、归纳和分析确保安全生产方案决策的准确性。 6、不断完善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有可能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如天气、水文、地质等掌握其变化规律和特点随时关注其变化情况根

9、据反馈信息及时启动预警机制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变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案例二:黄土隧道 DK345884925 段初支变形一、事故概况2007 年 12 月 1 日隧道进口施工至 DK345934 中台阶施工至 DK345925 处发现 DK345890、DK345900 两个断面中台阶收敛数据突然增大观察上中台阶连接板位置没发现突变等异常情况对该段加强监测增加量测频率对收敛异常地段增设锁脚锚管格栅拱架中间每 50cm 施作一根同时采取注浆和架设各种临时支撑。在随后收敛数据持续增大并且发现上中台阶连接位置出现一条纵向裂纹里程DK3458

10、86892 裂纹宽度约 2.5mm 至 12 月 6 日裂缝起止里程发展到 DK345884925裂缝宽度发展到 26mm12 月 7 日量测数据显示该段初期支护基本趋于稳定。最终造成 DK345855DK345925 段初支变形开裂、喷砼侵限。2、事故原因分析1、地质原因变形段的土石分界线正好在中台阶底部该段土石分界线及分界线以上 3 米左右的土层含水量较大达到饱和状态黄土为膨胀性粘土支护完成后受徐变影响造成未成环的中台阶初支受膨胀侧压力过大被挤出变形。 2、设计支护参数偏弱 DK345855 是黄土级和黄级围岩的分界里程因黄土级围岩为格栅钢架拱部设计没有超前小导管实际施工中在拱部 120范

11、围内增设了超前小导管并且拱架间距设计为 1m 喷砼厚度相对较薄其支护强度远小于黄土级 I20a 钢拱架支护。DK345855DK345925 段处于下锚段位置二衬净空半径比正常断面半径大 50cm。开挖断面达到 153.3采用黄土级围岩的支护参数的地段在喷射混凝土还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时间段的前期支护刚度较强累计收敛最大达到 7.6mm 就已经稳定没有出现变形过大的现象但是在 DK345855 里程往大里程方向由于采用了黄土级围岩的参数初支的前期支护刚度相对较弱该段正处于下锚段大断面施工所以造成 DK345855DK345925 里程段的中台阶收敛很大最大收敛达到 23.4mm。 3、没有严格按照

12、规范和设计进行施工拱架间距偏大设计为 1m 而实际施工的拱架间距为 1.2m1.3m。台阶距离太长下台阶距中台阶达到 110m 初支仰拱没有及时封闭成环。拱架加工质量较差拱架的箍筋间距偏大焊接质量差使拱架整体受力刚度不够。上中台阶连接板位置没有认真处理上台阶施工时虚碴、喷射混凝土回弹料没有清理干净造成该处薄弱环节影响受力稳定。 从上述分析可知造成 DK345855DK345925 段初支变形开裂、喷砼侵限的主要原因从主观原因上分析主要是对膨胀性粘土的认识不够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特别是临时仰拱没有及时跟进加上该段断面增大后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的。三、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加强现场监控

13、量测。认真按要求实施监控量测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判断量测结果判断支护体系与围岩的变形状态采用量测成果检测防坍措施的效果实现施工信息化。在施工阶段根据实际开挖的地质条件和量测结果实事求是的修正设计使设计更完善利用监控量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 2、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隧道地质资料、设计参数等充分考虑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特殊地质预防坍方的措施把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工序管理。通过地质预报对掌子面围岩的岩性、结构、构造和地下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并据此提出施工措施建议和进一步预报的方案。 3、重视开挖及初期支护质量。重视开挖手段和开

14、挖方法的选择尽量选取减少扰动围岩对隧道拱顶从土石分界面穿过的要求拱部施工是预留核心土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严禁放炮尽量减少围岩扰动隧道掌子面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必须不断优化爆破参数不折不扣地实施光面爆破工艺做到不破坏开挖面的稳定对拱部及边墙因开挖过程中坍塌引起的空洞必须及时灌喷、注浆回填密实。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上台阶开挖按照每一榀距离为一循环下半断面“接腿”视地质情况控制在 12 榀不得随意调整开挖进尺仰拱开挖长度也需严格控制最长不得超过6m。台阶法开挖严格控制台阶长度及仰拱、二衬距离台阶长度不得大于 10 米级围岩地段仰拱距掌子面不得大于 50 米级及以上地段仰拱距掌子面不得大于40 米级及以上围岩地

15、段二衬距掌子面不得大于 90 米。案例三:某市玻璃厂 1999 年 4 月为增加生产规模扩建厂房,在原来天然坡度约22的岩石地表平整场地,即在原地表向下开挖近 5m,并距水厂原蓄水池 3m左右,该蓄水池长 12m、宽 9m、深 8.2m,容水约 900m3.玻璃厂及水厂厂方为安全起见,通过熟人介绍,请了一高级工程师对玻璃厂扩建开挖坡角是否会影响水厂蓄水池安全作一技术鉴定。该高工在其出具的书面技术鉴定中认定:“该水池地基基础稳定,不可能产生滑移形成滑坡影响安全;可以从距水池 3m处按 5开挖放坡,开挖时沿水池边先打槽隔开,用小药量浅孔爆破,只要施工得当,不会影响水池安全;平整场地后,沿陡坡砌筑条

16、石护坡;本人负该鉴定的技术法律责任” 。最后还盖了县勘察设计室的“图纸专用章”予以认可。工程于 7 月初按此方案平基结束后,就开始厂房工程施工,至 9 月 6 日建成完工。然而,就在 9 月 7 日下午 5 时许,边坡岩体突然崩塌,岩体及水流砸毁新建厂房两榀屋架,其中的工人 3 死 5 伤,酿成了一起重大伤亡事故。该工程边坡岩体属于裂隙发育、遇水可以软化的软质岩石,虽然属于中小型工程,但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爆破、水池渗漏、坡体卸荷变形等不确定的不利影响因素甚多,在没有基本的勘察设计资料的前提下采用直立边坡,破坏了原边坡的稳定坡角,而且未采用任何有效的支挡结构措施,该边坡失稳是必然会发生的。若有正

17、确的工程鉴定,并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采用经过勘察设计的岩石锚桩(或锚杆)挡墙和做好水池防渗处理措施则是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边坡安全的。该高工的“技术鉴定” 内容 过于简略, 分析 评价肤浅、武断,未明确指出及贯彻执行现行勘察设计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原则及技术 方法 ,主要结论建议缺乏技术依据,尽管其中有关地基施工中关于松动爆破和开槽减震的建议是正确的,也是有针对性的,但未经设计计算的有关边坡稳定的结论是不恰当的。有关用条石挡墙护坡的建议也不是该工程边坡条件下能确保边坡安全的有效支挡结构技术措施,而有关采用坡度为 1:0.05 的放坡建议,则更是没有贯彻现行规范的基本规定,缺少相应的论证分析,它的误导

18、为该工程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该“技术鉴定”虽然盖有县勘察设计室的“图纸专用章” ,但却无一般勘察、设计单位通常执行的“审核” 、 “批准” 等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从技术鉴定的内容到形式都缺乏严肃性;而且这种技术鉴定缺乏委托方与承担方之间的有关目的、任务、质量要求等基本的书面约定,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技术鉴定工作的深度和技术质量。平基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前后所发现的漏水等边坡岩体不稳定因素的征兆,虽然有关各方曾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视与 研究 ,但由于缺乏岩土工程及支挡结构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对隐患安全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而继续盲目施工至全部工程结束和水池继续运行,并在 7 月 3 日决定将水池蓄水至 7m 水深,使整个工程的安危事实上依赖于个人狭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上。综上所述,此次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以及给社会造成了负面 影响,主要是由于违章进行工程鉴定、处理方案错误所至。从事工程鉴定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应从此次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改正错误,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鉴定方法与标准内容进行工程鉴定和验收,即按照客户委托,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及检测验算,安全性、使用性鉴定评级,可靠性评级,出具鉴定报告及处理意见的基本鉴定程序规范、标准地进行工程鉴定。【 参 考 文 献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