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特级教师潘小明数学课有感新安镇马港小学 马继清12 月 2 日,我在南京金陵中学附属实验小学聆听了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潘小明老师所讲授的数学课,感触颇深。下面就说说自己的感受。潘老师所讲授的是数学广角中的一道题:育才小学三年级定于周二举行跳绳、周五举行踢毽比赛,三年级共有 3 个班,每班选 7 人参加跳绳比赛,5 人参加踢毽比赛,三年级共有多少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读题列式一:7512 12X3=36;列式二:(7 5)X336.学生显得很是高 兴,纷纷举手回答。老师不急于肯定,而是告诉学生:数学课是最讲道理的,只有动手操作的结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三年级(1)班的参赛学生名
2、单出示后,学生在纸上动手画、记、算。有一个学生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那这个班参加比赛的是 11 人,而不是 12 人。学生这时才明白要考虑到两项都参加的人。到这 ,潘老 师并未止步,而是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动手画图表示。有了一班的重复 1 人,二班的重复 2 人学生很容易算出来。三班踢毽的同学都参加跳绳比赛,从而知道三班只有 7 人报名比赛。在学生充分的实践、 验证、 辩论 之后,得出了三年 级报 名参加踢毽、跳绳比赛的同学人数在 21 至 36 之间的结论。听完本节课,潘老师的教学给我带来如下思考:1、实事求是的数学思想。潘老师在学生得出最初的结果后,并不马上肯定,而是告诉学生:数学
3、课是最讲道理的,只有动手操作的结果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在学生充分的动手画、记、算后,才共同得出最后的结论。这些,都足以证明潘老师是在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数学思想在进行教学,这种精神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 动口。课前交流时,潘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然后让学生猜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最后告知学生老师最喜欢的是在课堂上想、做、说的学生,也请大家在课堂上尽情地想、做、说。我 发现 ,这节课从始至终,学生也一直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 这一点是十分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的。3、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 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我发现潘老师从没有直
4、接告诉学生什么结论,而全部是在学生的操作、辨别、辩论中得出最后的结论,当学生中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时,潘老师都鼓励他们充分讲解、展示自我,让他们同其他同学交流、探究,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4、赏识教育贯穿课堂始终。在课堂上,潘老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随处可见, “我们班的学生真不错”、“ 给他们一点时间,看看是否有新的方法”、“ 你的想法很好 ”“你画的图真棒,和科学家画的一样,既简洁又实用。 ”每句话都那么真诚,发自内心,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名校长之口,完全没有架子。5、知识拓展,学以致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为了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束 课时潘老师又设计了生活中的练习题,正是本节课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潘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着像潘老师那样,以实事求是的数学思想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