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读懂诗歌 导学案(一)编写人: 审核人: 编号 使用日期: 考试时间: 分钟【考点】把握诗歌内容,领悟思想感情,赏析表达技巧【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选题来源】5 年高考 3 年模拟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二、方法指导(一)如何理解理解诗歌浅层含义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
2、语前置等;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句就是因为格律的需要而做了倒装。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意境、诗眼、首尾句等)三、典例示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 (迷迷蒙蒙,时隐时现, )若有
3、若无。(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襄阳风光美丽, (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2、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四、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例 1:(海南、宁夏卷)题李世南画扇 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例 2:
4、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规律总结】作用 1:题目揭示内容 朱熹的观书有感 ,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作用 2:题目表露心情 贾岛的 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 “寻”与“不遇” ,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作用 3:题目展示思路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
5、路。2、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例 3:(全国卷)春日即事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 1085 1153 )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6、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例 4: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规律总结】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知人: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屈 原 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陶渊明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王 维 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李 白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杜 甫 强者
7、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刘禹锡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白居易 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杜 牧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李商隐论世: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 ,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 。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
8、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考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
9、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又如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来读他的竹里馆 ,就很容易把握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了。五、变式训练1、你能从下面的题目中推断出其主要表现手法吗?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于谦的石灰吟杜甫的孤雁王安石的孤桐2、赵师秀约客的哪句中能推测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3、从下面的题目中推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李白独坐敬亭山 (2)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南宋)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在今江苏省。多景楼,南徐胜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