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正在努力的高效课堂,江苏启东 周鑫荣,2012年与高中相关教育事件,吊瓶班事件-湖北孝感一中晚自习停电事件-湖南湘潭湘机中学江成博事件-江苏启东汇龙中学,为什么要打造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我们怎样打造高效课堂的?,为什么要打造高效课堂?,五严规定(学生学习时间控制)新课程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江苏高考模式(高中化学地位)教育方式(精英教育、大众教育),目前教学不良之风,加时之风,补课之功,题海之术,死记之道。,什么是高效课堂,一 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
2、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二 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是教育的“美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教育的智慧发展学生:是教育的追求,三 高效课堂的标准:“五度”自主度:学生的高度自主广 度:课堂活动的高度参与效 度:教学目标的高度达成深 度:学科素养的高度养成适切度:教学艺术的高度体现,专家们的高效课堂标准,教育专家叶澜 :(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的课,即丰实的课;(
3、4)常态下的课,即平时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教育专家崔允漷 :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教育专家王光明 :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得到培养; (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培养,高效课堂的优势,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冲突,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变厌学为乐学,厌教为乐教,改善了师生关系,让学习充满了魅力。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培
4、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国培计划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教学观,把教转化为学: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是主动的探究,不是被动的接受,课堂教学一些认识误区,讲得多掌握多; 难度大能力强; 技巧多分数高; 时间多效益高; 训练多掌握牢; 考分低能力差。,学生的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真正理解。,高效课堂中学生外观表现,头抬起来,眼睛亮起来,手举起来,声音响起了。,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基本模式结构,导学(15分钟左右,学生自学、互学,解决在预习中发现问题)、研学(20分钟左右,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保
5、证“学会”)、促学(10分钟左右,当堂反馈,进行学法指导,达到“会学”),三段四模块:三段分别指15分钟左右的预学温故、导引自学;20分钟左右的交流质疑、精讲点拨;10分钟左右的当堂反馈纠正,拓展迁移。四模块分别指自学质疑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反馈纠正模块。四模块灵活整合于三段之中。,三个核心概念:学生自主、问题解决、学习中心。两个进步前提:心向学、心向上。对学生而 言,会读书、愿读书、会思考、会交流;对教 师而言,自觉承担引发、推动、帮助、指导。四个操作要领:学得主动、学得明确、教得有 法、练得精练。两个认识突破:突破简单时间分割,突破三段、 四模块的机械设置。,阶段一先学后教,
6、“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定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将教学活动的起点从教师和教材转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教什么”和“怎么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学生先学,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适时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调整与选择。这样使“教”的工作与“学”的活动构成了有机的“教学关系”,更有针对性,更切合学生的需要。这是理解“先学后教”的关键。,“先学后教”,学生“先学”过程中的问题未必能及时得到回答,而且还可能会引发其他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使教师的教学方向更明确。课堂上,学生不仅先行自主地理解学习内容,而且通过积极的思考、讨论与其他同学分
7、享学习的成果,深化了所学的内容,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提升与发展。当前,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课堂教学仍是灌输多于启发。“先学后教”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定位也更准确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自学质疑模块功能定位,其中课前和课中的前15分钟左右时间,可以整合进行自学质疑模块,互动探究模块。所谓自学质疑模块,主要是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导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基本完成基础练习,基本完成相关导学案,并提出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8、并能提出问题的习惯;基本完成导学案,能解决半数以上的问题。本模块对教师的要求:认真设计导学案;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汇总学生质疑的问题。,互动探究模块功能定位,主要是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教学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老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困惑和疑点,要进行广泛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探究。,互动探究模块功能定位,本模块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交流要精炼清晰,重在暴露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所有学生要主动质疑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的生成。本模块对教师的要求: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互动探究;调控探究进展和探究方向;适时点评,中肯评价。
9、,阶段二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新课程理念下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学习准备、个性特点、发展潜能等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效用和效率评价和调节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根本目的。,“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呼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 1、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制定明确、集中
10、、适切的教学目标。 2、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组织多样、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 3、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采用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精讲点拨模块功能,主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既要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本模块对教师的要求:精讲点拨要到位而不越位,要把握好尺度;语言简洁、精炼、准确、形象、生动,重点突出,有变式讲解;给学生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能够独立地、主动地学习,并能就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验证;第二,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诠释;第三
11、,能够质疑、提出、探究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案;第四,能够把所学整合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并能掌握和运用;第五,能够针对自主行动、个体发展和生活的意义进行反思和批判,对自身行为的动机、目标和结果做到心中有数;第六,具有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阶段三 以教促学,反馈纠正模块功能,主要是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本模块可以穿插于精讲点拨模块进行。本模块对教师的要求:突出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优先辅导学困生;矫正随时进行,也可专段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上课,第一阶段是先学后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先学后教是学生
12、对本堂课的自学成果进行展示展示的作用: 第一是学生展示自学的效果,第二是学生暴露自学中的问题,第三是教师了解学情,第四为后面以学定教奠定基础。,操作要点:学生的展示,在15分钟内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学习成果展示,生生互动,体验成功。要考虑展示的方式,要充分展示,内容要充分,参与的学生要充分,形式要多样,效率要高。先学后教,自学展示、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展示环节优劣标准是学生的参与度和自学的达成度。形式可以是黑板展示,可以是学生回答展示,可以是前提测评展示。黑板上可几人分块板书,上面板书下面同时提问,可用投影展示,可用前提测评。学生展示中没有问题的不要讲,有问题请学生讲
13、,有错让学生纠。,第二阶段是以学定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定教,训练反馈,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等为基础,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教学。操作要点:师生互动,教师对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点评,出示问题,习题引导学生训练,在训练中教师进行知识的迁移,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要求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到位、思维的品质与方法到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到位、当堂检测教学效果到位。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情况作简要总结,利用学案进行训练,并当堂进行讲评、检测。20分钟的师生互动,当堂训练效果要超过课外学生练习40分钟,体现让学生在课堂内象考试一样紧张地自主学习。,第三阶段是以教促学,指导学法,达到会学。学会学习,指导
14、学生形成学习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预习指导,以学案为基础指导学法,点拨疑难,指导自主学习。,以教促学,教师要学会指导学法,要学会解读教材,要将知识转化成问题,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要启发引导,要点拨解惑,要指点迷津,要化难为易, 提出学习目标,布置学习学习任务,化解重点难点,指点学习方法。立足课内,强化课外,落实自学,强化导学,有效预习,兼顾复习。,高效课堂模式的备课从使用对象来分要有两个部分:学案和教案学案两个部分学生自学部分和师生互动部分。自学部分解决教材范围内的知识,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要能够深入
15、浅出,设计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互动部分解决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备学案,达到使学生“好学、易学、会学、会用”的教学效果,,课前预习学案学案的主要栏目有【学习课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归纳总结 【巩固练习】等。主体是课前预习,兼顾课内训练和课外巩固复习。学习内容是教材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能力化。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解读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案要有助于学生明确时间(预习用多少时间)、内容(预习几页书)、方法(预习时要运用什么方法)、要求( 预习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的学习,并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提
16、高自学能力。课内训练学案在预习学案的基础上,问题习题化,习题能力化。当堂训练题和当堂检测题。,教案分两个部分能力训练部分和自学指导部分。能力训练部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指导部分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分析综合的自学能力。课内训练教案学生展示的方式,展示过程的组织。知识的迁移,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指导,题目的拓展课外预习教案学什么?怎样学?明确学习要求,指导学习方法,点拨重点难点,提供解题思路。目标要求明确,层次要求分明,指导要求到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规范 1、必须做到一课一案:去上课的老师手里必须有下一节新课的学案,学生在下课前10分钟要拿到新的学案 2、前35分必须通过展示、交流
17、、训练、检测落实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10分钟发新的导学案,进行预习指导。 3、学生的学案必须用双色笔完成(学生预习时必须用黑色或兰色笔填写导学案,课上必须用红色笔修改导学案) 4、 杜绝学案简单化、剪贴化、粗放化。不能搞成教材粘贴和重复,不要变成教材填空化。要有问题不要仅是习题,少用选择题,多用主观题。 5、每节课三个环节必须呈现,不同学科,不同教材内容可以变通,10/25/10或15/25/5等都可以,但不能取消某一环节。,对教学模式的思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也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不足。教学模式不是万能钥匙,一种教学模式不能一统天下。,固守一种
18、教学模式,会把教学模式格式化、单一化,甚至僵化,会抹杀教学的个性,反映不出教学的本质规律。应该在模式的运用上,强调灵活变通,取法乎上,源于模式而超越模式。,要熟悉先进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的构成要素”, 认真分析其中的要素构成和进行要素组合的一般规律。然后,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要素进行适宜的取舍,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创造出有个性、有特点、水平高、具有独特的视角教学案例。,好梦还要自己圆, 好花还要自己绣, 一花独放不是春, 万紫千红春满园。,学案示例1(先学后教),1. _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 3.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当注意哪几点?,学案示例1(先学后教
19、),1. H2(g)+ 1/2O2(g)=H2O(l); H= 一2858 kJ/mol (1) 2H2(g)+ O2 (g)=2H2O(l) H =5716 kJ/mol (2)比较(1)(2)差别:_,启发:_;2. C(s)O2(g)= =CO2(g); H437.3 kJmol1 (3) C(s)1/2O2(g)CO(g) H110.5 kJmol1 (4)比较(3)(4)差别:_,启发:_;3. 2H2(g)+ O2 (g)=2H2O(l) H =4836 kJ/mol (5) 2H2(g)+ O2 (g)=2H2O(g) H =5716 kJ/mol (6)比较(5)(6)差别:_,启发:_;4. H2+I2= 2 H I (7) 200 H2(g)+I2(g)= 2 H I(g) H =149 kJ/mol(8) 101kPa比较(7)(8)差别:_,启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