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连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20896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大连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大连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大连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大连市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大连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 调查报告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013 年 5 月 指导老师 : 屈 超 团队名称: 一步到位 团队 成员 : 方 瑜 王 璟 王 琛 吴 琼 张 弼 调查结果与主要发现 养老是当今社会 热点 话题,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 越来越受到 社会各方 的 关心。大连市人口老龄比在全 国十五个副省级市中位居第一,老龄人口 增速不断加快 ,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2013 年 3 月,大连市民政局委托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对大连市居家养老现状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采取 问卷调查 形式 , 调查 范围 覆盖 大连市四个行政 区的二十个社区, 共发放问卷 1200份, 回收 有效问卷 1

2、059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 88.25%。 调查涉及老年人家庭状况、社区服务状况和专业服务状况三方面。主要发现有以下 九 点: 1.多数老年人生活状况良好,部分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应受到关注 此次调查显示, 非 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例 较多 ,照顾老人的人手基本足够。有 53.5%的老人和配偶一起生活,并且有 93.41%的老人配偶生活能够自理,老人照顾配偶 的压力相对较轻。有 52%的老人的住房为自己购买,人均居住面积为 29.93 平方米 ,与大连 市人均住房面积 27.5 平方米 基本持平 , 但与 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为 36 平方米仍有一定差距。有 60.55%的老人表示目前在家养老没有遇到生

3、活困难,生活可自理, 遇到困难 时 也偏好向子女寻求帮助,向邻居、朋友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的老人则相对较少。多数老年人在养老中没有遇到严重困难,各方面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也有多数老人明确表示对目前生活感到很满意, 可见 大连市老年人目前的生活状况良好。 此外, 仍有部分老人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困 难,诸如行动不便、看病难、感到孤独等等。有 3.12%的老人遇到困难无人可找,这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有关,并且社区方面的工作也需要完善。 2.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平均月支出较高 老年人的收入包括退休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基金、政府救济和补贴、其他保险、劳动收入、赡养费以及其他收入。调查中

4、,有收入的老人占 95.18%,老人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 3000 元之间,月平均收入为 2247 元,大连市统计局 2013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 年大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2294 元(每月),老年人的月平均收入与大连市人均可支 配收入基本持平。经过 建模 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收入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和退休 前工作范围 单位 。 老年人每月支出 集中在 1000-2000 元的最多,老年人的平均月支出为 1908 元,高于大连市统计局2013 年 5 月公布的大连市人均消费支出为 1701 元(每月)。参与调查的老年人月平均收入为 2247 元,月平均支出为 1908 元,占平均

5、月 收入 的 八成 以上 ,这说明老年人的支出相对较高。 3.四分之三老人患有慢性病, 四成 老人生活 受慢性病 影响 有 73.75%的老人患有慢性病, 老人所患的慢性病主要有 高血压( 38.24%)、 冠心病( 18.04%)、 糖尿病( 16.15%)、 关节炎( 13.79%) 、 骨质疏松症( 6.89%) 等 。 有 62.58%的老人认为这些疾病没有给生活造成不便, 有 37.42%的老人认为慢性病给生活 造成了不便 ,不便之处 主要 有 腿脚不好 、耳聋、手不好用、说话困难等。 老人慢性病的救治需引起大量关注,一方面努力降低老人患病率,另一方面要做到有病早医治,将慢性病对老人

6、身体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低龄老人普遍健康,老年人失能程度随年龄及自理活动难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强 通过对调查老年人分年龄层分析发现,低龄老人普遍健康,生活可自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失能程度逐渐升高。统计各年龄组各失能等级人数显示: 6070 岁低龄组老人完 全 自理者占 93.1%,而 90 岁及以上高龄组老人能完全自理者仅为 54.5%, 有明显障碍者高达 27.3%。 从各年龄组各项的残障率来看,低龄老人残障率总体较低,但各项中,明显看出随着自理活动难度增高,洗澡项的残障率高出其他项约 1 个百分点。在高龄老人组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尤其是 90 岁及以上年龄组。在 90 岁及以上年龄

7、组中,室内走动、吃饭项的残障率分别为 18.2%和 13.6%, 上厕所及洗澡项的残障率高达 27.3%和 40.9%。 5.失能程度高的 老人更偏爱居家养老 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多方因素有关。 体检次数 与失能程度相关,体检次数多的失能程度低,体检不规律 的失能程度高 。 同时,失能程度越高的老人越不愿去养老院,主要原因是: 首先,失能程度高的老人行动不便且子女担心养老院并不能提供老人 的所需服务;同时养老院费用过高也是很多老人最终放弃养老院养老的原因;更须注意的是 , 养老院方面 不愿接收失能老人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老人去养老院的积极性和最终比例。 6.部分设施覆盖率较低,医疗服务仍需改进

8、多数 社区服务设施比较全面,但有老年食堂的社区所占比例为 0.84%, 占比很 低 ;绝大多数社区都有室外阶梯扶手,而其他无障碍设施所占比例均不足 20%。 多数社区 都有医疗服务机构 ,老年人普遍反映其服务态度良好,但是设施不够齐全、服务项目较少,并且医疗水平较低,有些医疗服务费用较高,这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7.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利用率低,收费混乱有待规范 调查中仅 有 12.44%的老人表示平常会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利用率 较低,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认为自己生活状况良好不需要去;此外, 有 部分老年人不知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相关情况,还有部分老人 则 认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没有自己需要的服务。

9、大多数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与工作人员的态度予以肯定,但希望在文化娱乐项目和医疗服务方面进一步完善。 半数左右老人可以接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收取一定费用,但希望可以有一定的优惠或是服务良好,同时发现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收费高低不等较为混乱,有待进一步规范。 8.部分老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放弃康复治疗,费用高成为首要原因 有 43.79%的老人需要 进行 康复治疗, 但是受到 费用高 、 去康复机构不方便 以及找不到合适的康复机构 等客观因素 的限制而 放弃 。 大部分老年人 选择综合性大医院进 行康复治疗,老人 普遍 表示 此类康复机构存在费用较高,康复项目 少等不完善 之处 。 本次调查

10、数据显示, 康复治疗的最高费用达到 15000 元 /次,最低的是 1300 元 /次,平均值 1582.9 元 /次, 相对于老年人的平均收入 2247 元 /月,如此的康复费用对于患病的老年人的确是很大的经济负担。 9.养老院养老方式不能被普遍接受,家庭护理人员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调查 中, 有 36%的老人愿意 考虑去 养老院 ,这部分老人中, 有 49.04%的老人 表示当自己生活不能自理、 给子女添麻烦的时候会 选择 去养老院 。学历低与学历高的老人 比 较不愿意接受机构养老 ,在 选择 养老院 方面,老年人考虑的因素 较 多, 费用、居住条件 、服务质量等都是老人们考虑的因素,适当

11、降低养老院费用,并对 居住条件 、 生活护理服务方面 进行 完善会增强老年人去养老院的积极性。 在家庭护理人员方面, 社区 介绍的 家庭护理人员费用低于中介介绍的, 老年人家庭选择护理人员主要是洗衣做饭等家务以及护理老人,多数有老人的家庭不需要保姆来带小孩。 不同工作性质的护理人员工资有所不同, 全天服务平均工资最高,其次是白天服务,再次是小时服务 。另外, 不同工作内容的护理人员平均工资不同,比较之下,护理老人的平均工资最高。 目 录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1 一、调查背景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 . 2 (二)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 三、调查策划与实施说明

12、 3 (一)调查目的 . 3 (二)调查内容 . 4 (三)调查方式 . 4 (四)调查对象及范围 4 (五)抽样设计 . 4 (六)数据分析方法 5 第二部分 大连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分析 8 一、调查总体情况 . 8 (一)样本性别 . 8 (二)年龄情况 . 8 (三)婚姻情况 . 8 (四)户籍状况 . 9 (五)学历状况 . 9 (六)离退休前的就职单位 10 (七)患病情况 10 二、居家养老家庭方面的综合分析 1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2 (二)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分析 18 (三)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23 三、居家养老社区方面的综合分析 26 (一)基本 状况分析 .

13、26 (二)社区养老服务的分析 36 四、居家养老专业服务方面的综合分析 .38 (一)基本情况分析 .38 (二)专业养老服务的分析 49 第三部分 结论与建议 53 一、结论 .53 (一)多数老年人生活状况良好,部分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应受到关注 53 (二)老年人收入水平较低,平均月支出较高 .53 (三)四分之三老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四成对老人生活造成影响 .54 (四)老年人失能程度随年龄及自理活动难易度的增高而增强 .54 (五)失能程度越高的老人更偏爱居家养老 55 (六)部分设施覆盖率较低,医疗服 务仍需改进 .55 (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利用率低,收费混乱有待规范 55 (八)部

14、分老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放弃康复治疗,费用高成为首要原因 55 (九)养老院养老方式不能被普遍接受,家庭护理人员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56 二、建议 .56 (一)多方面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舒适和谐的家庭生活 56 (二)制定专门办法,规范养老服务中心 56 (三)设立护理补贴,解决康复困难 .57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利用率 57 (五)建设家政服务体系,减轻老年人养老负担 .57 (六)积极发展公立养老院,鼓励民营养老院差异化服务 58 附录 1参考文献 .59 附录 2调研进度安排表 60 附录 3调查问卷 .61 图目录 图 1 性别分布 8 图 2 年龄分布情况

15、8 图 3 婚姻状况 9 图 4 户籍状况 9 图 5 学历状况 . 10 图 6 离退休前单位 . 10 图 7 患慢性病状况 . 11 图 8 慢性病对身体的影响 . 12 图 9 子女数量 . 12 图 10 配偶身体状况 13 图 11 居住伴侣 13 图 12 房屋来源 14 图 13 生活困难 15 图 14 找谁帮忙 15 图 15 收入分布状况 16 图 16 支出分布状况 17 图 17 潜在消费 17 图 18 各年龄组残障率 20 图 19 失能等级与康复治疗 . 21 图 20 失能等级与养老院 22 图 21 社区服务设施 26 图 22 社区无障碍设施 27 图 2

16、3 对居住环境的评价 27 图 24 不同学历老人对居住环境 的满意程度 28 图 25 体检周期 28 图 26 社区医疗服务 29 图 27 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方面 . 30 图 28 对社区医疗服务不满意方面 . 30 图 29 社区助老项目 31 图 30 助老项目提供方 31 图 31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月服务费 . 32 图 32 能否接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收费 . 32 图 33 最需要的服务项目 33 图 34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态度 . 34 图 35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质量 . 34 图 36 选择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原因 . 35 图 37 不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原因

17、. 35 图 38 能否接受日间托老服务 . 36 图 39 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知觉图 . 37 图 40 做过康复治疗的老人占总体百分比 39 图 41 不去康复治疗的原因 . 39 图 42 选择各种康复治疗机构所占比例 . 40 图 43 综合性大医院存在主要问题 . 40 图 44 不同渠道的护理人员平均工资 . 42 图 45 家庭护理人员已服务时长 . 42 图 46 不同时长家庭护理人员的平均工资 43 图 47 不同工作内容家庭护理人员所占比例 43 图 48 不同类型工作家 庭护理人员或护工的平均工资 44 图 49 对家庭护理人员的聘用首要要求 . 44 图 50 家庭护理

18、人员费用的支付方所占比例 45 图 51 不雇佣家庭护理人员的原因 . 45 图 52 不雇佣家庭护理人员的原因的帕累托分析图 46 图 53 是否打算去养老院选择比例 . 46 图 54 不去养老院的原因帕累托分析 . 47 图 55 什么情况下有去养老院的打算 . 47 图 56 选择养老院或老年公寓时考虑的因素 48 图 57 不同价位养老院可被老人接受的比例 48 图 58 不雇佣家庭护理人员家庭的收入比较 49 图 59 老年人是否会去养老院与学历的关系 50 图 60 各学历中老年人是否会去养老院的人数差 51 图 61 五种可接受养老院费用的老人收入数据均值走势图 . 52 表目

19、录 表 1 2013 年大连市老年人失能程度统计 19 表 2 各年龄组老人残障率 . 19 表 3 各年龄组失能等级统计 20 表 4 失能 等级与康复治疗的列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 21 表 5 失能等级与养老院的列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 21 表 6 失能等级与体检次数的列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 22 表 7 失能等级与年龄组的列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 22 表 8 失能得分 T 检验结果表 23 表 9 相关系数 . 24 表 10 方差分析 24 表 11 回归分析 24 表 12 相关系数 25 表 13 方差分析 25 表 14 回归分析 25 表 15 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20、 . 37 表 16 是否接受日间托老服务与养老院的卡方检验 38 表 17 学历与对养老服务中心收费的看法卡方检验 38 表 18 学历与对是否会考虑去养老院的看法卡方检验 50 表 19 五种可接受养老院费用的老人收入数据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 51 表 20 五种可接受养老院费用的老人收入数据的方差分析均值表 . 51 1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一、 调查背景 “居家养老”是由大连市首创的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 它 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根据大连市统计局公布的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21、数据结果显示,大连常住人口669 万,其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5.80% ,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10.71%,这两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惯例规定的老龄化社会的边界线。目前,大连市人口老龄比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市中位居第一。同比于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大连市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3.18个百分点,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01 个百 分点,并且老龄人口数还在逐年增长。 在目前 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环境下,大连市却出现了基础建设不足 与养老床位空置的反差现象。大连各类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仅为 19384 个,占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不到 3%,即千人床位数不

22、足 30张,但仍有近四成的空置率。传统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 62%,且这些养老机构并不能解决老年人亟待解决的问题,养老服务单位也面临着配套设施供应不足等问题,政府对于养老体系的投入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恰恰解决了目前社会养老机构不足的问题,通过将大龄 下岗女职工和缺乏生活照顾、需要居家看护的孤寡老人这两个困难群体 连接,合理优化社会、企业、政府的力量,将有限的资源合理 配置,逐 步形成老人、养护员、政府三方的 多赢模式。 我市居家养老正处于起步阶段,正在对居家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居家养老院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国内外许多

23、国家和地区也在此方面做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美国实施公益性“居家养老”,法国日本注重老年人消费带动的“银发经济”, 香港采取了社区 养老与机构养老并行的方式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北京太阳城”开创 养老社区实现地产经纪养老的先河 ; 上海“星光计划”用福利彩票支付居家护理费用的尝试积聚 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并 分散 了 养老的财力 负 担; 青岛结合试点经验开创医养康护的长期医疗保险制度 ,这些实例 均为我市居家养老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受大连市民政局、老龄办和市养老福利协会的委托,为了全面了解我市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消费现状与需求,探寻对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的适度扶持,以建立健全适应家庭养老与

24、社会2 养老相结合的“为老服务网络”,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进行了“大连市老年人 居家养老状况调查 ”。 二、 文献综述 (一)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居家养老需要调动社 会各方面力量,构建一个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最有利于保持和加强老年人自立能力的、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对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或养老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正如中国老龄协会会长张文范所说,居家养老的含义主要在于整个养老机

25、制的转变,它不同于以往的“家庭养老”,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它也是社会经济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王锦成( 2000)认为,家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居家养老中的“ 家”指的是一种养老载体,它与建立在家庭经济基础上的家庭养老有着本质的区别。家庭养老是指由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群体中的家庭成员来负担对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责任和义务。阎安( 2007)强调,居家养老的资源提供主体,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主要是来自社区的照顾。 (二)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文化以及社会状况来考虑,发展居家养老具有必要性。

26、谭樱芳、方秀云( 2006)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高,而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很高,即我国是“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再加上家庭养老功能的急剧弱化和机构养老的不受青睐性,实行社区居家养老与中国传统的国情比较符合,是适合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新方式。赵丽宏( 2005)认为,居家养老符合世界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苏珊 特斯特( 2002)认为,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不符合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集中宿舍式的生活使老人失去了适应社会的能力。祁峰( 2005)指出,社区居家养老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调动社区的闲置资源,下岗人员特别是社区大龄妇女得以再就业,是一种

27、“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势”。 何谦( 2007)认为,老年人在家里安度晚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物质资源(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既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3 1.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的养老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实施居家养老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还具有其他养老方式难以企及的优越性。与居家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在中国既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又是一种优良的美德,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的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阎安, 2007;高秀艳, 2007;谭樱芳, 2

28、007;孙泽宇, 2007)指出,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和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与丁克家庭的出现,照顾老年人的人手(子女)不断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给年轻人带来了诸多压力,这些因素都使得年轻人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逐渐减少,使家庭养老功能缺失和削弱。机构养老从理论上讲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但是我国目前的机构养老存在许多问题。高秀艳等( 2007)认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严重不足,配套设施陈旧老化十分严重,并且收费偏高,又远离老年 人熟悉的生活环境,缺少一种家的感觉,所以事实上它的需求并不大。 2. 居家养老的优越性 居家养老还具有 自身的优越性。居家养老具有

29、一定的经济意义, 矫扬( 2000)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居家养老的优越性,他认为,居家养老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如住房及生活措施等;又可以根据老年人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 ,节省开支的同时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居家养老还有益于老年人 的身心健康。许爱花( 2005)则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居家养老的优点: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远离自己熟悉的社区,心理 上易产生一种被家人和社会冷落的孤独感;而且在养老机构中常常目睹同伴们死去,从而产生额外的心理恐惧和精神压力。相比之下,在自己生活过的社区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够使老年人精神愉快。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

30、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优越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对大连市居家养老的状况进行描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反映出大连市居家养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大连市居家养老的发展。 三、 调查策划与实施说明 (一) 调查目的 通过分层抽样和 简 单 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入户式面访的调查方式,并结合相关二手数据,对大连市内四区在家养老的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消费现状与需求进行统计与分4 析,为改善大连市养老服务质量、提高大连市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率、刺激老年人口养老服务消费需求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使老年人真

31、正获得幸福的晚年生活。 (二) 调查内容 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基本状况及健康医疗状况、社区服务和居家护理情况、居家养老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老年人经济状况与潜在消费五大部分。 (三)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入户面访 式 调查方法。 入户式面访调查即调查者直接走访受访者居住地,受访者直接在家中亲自接受调查,调查者当面听取受访者的意见的方式。面访调查中包括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指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它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调查者对

32、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四) 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大连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年龄为60 周岁及 以上的在家养老的老 年人。 (五) 抽样设计 1.目标总体 目标总体为大连市所有目前正处于居家养老状态的所有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2.抽样方法 调查抽样采取分层抽样与 简单 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大连市行政区总数、各行政区拥有社区总数,采用 分层 抽样方法抽取 20 个社区,再在 被抽取的社区内以 随机抽样的方法,各抽取 60 位老人。 3.调查精度 调查中,实发问卷 1200 份, 回收 有效问卷 1059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 88.25%

33、。 4.样本量的分配 首先,以分层抽样在大连市 284 个社区中抽取 20个社区。其中,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 分别有 51、 45、 85、 102 个 街道,因此四区内将按 0.180 的比例,分别随机抽取 4、 4、 6、 6 个社区。 其次,在被抽取社区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中随机抽取 60名被调查老人。由此抽取全市 20个社区,共 1200 名老年人被调查样本。 5 5. 调查抽样实施方法及实施过程 ( 1)社区抽样实施方法及实施过程 在大连市内中山、西岗、沙河口及甘井子 四 区, 结合大连市整个老年人口数量及结构,在上述四区内分别拟抽取 4、 4、 6、 6 个社区。在

34、搜集到各区的社区名录后,按照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出各 行政 区调查的社区数目。最终抽得桂林街道望海 社区、昆明街道武昌社区、葵英街道石葵社区 、桃源街道医校社区(中山区);香炉礁街道香秀社区、北京街道北京街社区、八一路街道新兴社区、白云街道拥警社区(西岗区);李家街道绿香社区、春柳街道香华社区、马栏街道幸福社区、兴工街道西山社区、南沙街道后山社区、黑石礁街道尖山社区(沙河口区);周水子街道周兴社区、兴华街道华国社区、泡崖街道万众社区、泉水街道奥林社区、兴华街道华岳社区、南关岭姚兴社区(姚家)(甘井子区)共 20 个社区。 ( 2)入户调查抽样实施方法及实施过程 在各个社区内抽取入户人家时, 根据

35、社区居委会提供的台 账,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出符合要求的 60 位年龄在 60 岁及以上的老人。如果等距抽取样本量不够时,再在台账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直至补充够样本。 关于入户时代理回答的问题。当入户的老人无法接受调查时,可由熟悉老人相关情况的人,如子女、保姆等代为回答非主观意见的问题。 (六) 数据分析方法 为了深刻了解大连市居家养老的基本状况,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Mann-Whitney U 检验法 来自两组的观察 被合并和赋予秩,计算第一组得分领先第二组得分的次数数量和第

36、二组得分领先第一组得分的次数数量, Mann-Whitney U 方法统计这两个数量的较少者,并显示较小样本秩和的 Wilcoxon 秩和 W统计量。若按该方法得到的 p值大于 0.05,则可以认为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法 Kruskal-wallis H 检验 把大小为 n1, n2, , nk的样本混合成为一个单样本,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秩,每一个观测值在新样本中都有自己的秩,如果有相同的数据,则取秩的平均值,记观测值 xij的秩为 Rij,对每一个样本的观测值的秩求秩和 Ri,再找到它们在每组中的平均值 ,检验6 原假设 H0: ;H1: 至少有一个 。如果原

37、假设 H0为真,秩应该在 K 个样本间均匀分布,即多样本实际的秩和与期望秩和的偏差应该很小,这就是 K-W检验的基础。若按该方法得到的 p值大于 0.05,则可以认为 k 个样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列联分析 在对问题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分析时,我们采用来判断样本之间的变化趋势与相关程度。并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讨论,得出相关结 论。通过对两类分类列联表,计算相关系数,进行相应检验,观察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关程度。 进行列联分析时,使用卡方检验测量两道题 目 之间的相关性,原假设为 H0:两道不同题目之间是无关的。卡方检验的统计量为 , 其中 A为实际频数 , T为理论频数, i、 j

38、 分别代表所在行、列的编号。 值越大,说明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差别越明显。自由度为 v=(R-1)(C-1), R和 C 分别代表行数和列数,显著性水平为 0.05。当显著性水平小于 0.05 时,两道题目之间是相关 的。 4.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法就是将要处理的观测值作为一个整体,按照变异的不同来源把观测值总变异的平方和以及自由度分解成为两个或多个部分,获得不同变异来源的均方与误差均方;通过比较不同变异来源的均方与误差均方,判断各样本所属总体方差是否相等。方差分析构造 统计量: ,其分子自由度为 ;分母自由度为 nT-1。 MSA 为总体方差的组间估计,计算公式为: 。 为总体方差的组内估计,

39、计算公式为: 。 若按该方法得到的 P 值大于0.05,则可以认为样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5.知觉图 在对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态度和质量的评价中,我们还运用了知觉图。知觉图是调查者对某目标事物在 2个或两个以上的维度内的认知的形象描绘。一般来说,刻画这些目标7 事物的维度是有范围的,通过在知觉图中的直观反映,得出这些各个事物的“位置”,判断它们之间的差异、优劣。利于进行各事物间的初步区分及描述。 6.虚拟变量回归模型 ( 1) 虚拟变量 由于在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中都是讨论数值型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的情况,而很多定类型变量也会成为影响目标变量的主要因素,这些定类型变量就称为虚拟变量。虚拟变量引入回

40、归模型的过程是将某定类型变量变成 个虚拟变量,并对其赋值“ 0”、“ 1”,引入到回归方程中,来进行回归分析。这样,就可以解决定类型变量如何对目标变量影响的问题。 ( 2)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也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的回归分析方法。其涉及多个自变量,用来处理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变量之间的线性模型并根据模型系数等对现象作出评价及预测。 8 第二 部分 大连市 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 分析 一、 调查总体情 况 (一) 样本性别 在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占总体比例的 43%,女性占总体比例的 57%。 图 1 性别分布 (二)年龄情况 在调

41、查样本中,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 70.84 岁,最低年龄为 60 岁,最高年龄为 101 岁,年龄在 60-70 岁的老人占多数,达到总体比例的 47.59%, 年龄在 70-80 岁的老人占 32.11 %,年龄在 80-90 岁的老人占 16.90%,年龄在 90 岁以上的老人占 3.40%。 图 2 年龄分布情况 (三)婚姻情况 在调查样本中,已婚者 (初婚)人数最多,占总体比例的 81.00%,再婚者 占 0.77%, 丧偶者 17.36%,离异者 占 0.77%。 9 图 3 婚姻状况 (四)户籍状况 在调查样本中,本地户籍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达到总体比例的 91%,外地户籍 的老年人

42、占 9%。 图 4 户籍状况 (五)学历状况 在被调查的所有样本中, 小学学历占 25.15%, 初中学历占 33.37%, 高中或中专学历为24.55%, 大专学历占 9.50%, 大学本科占 7.43%。 10 图 5 学历状况 (六)离退休前的就职单位 本次调查样本中,离退休前就职单位情况为:国有企业 62.05%,事业单位 12.29%,政府机关 4.39%,私营企业 4.00%,军队 0.98%,个体营业 0.78%,其他工作 单位 9.95%,无就职单位 5.27%。 图 6 离退休前单位 (七)患病情况 本次调查对所选样本的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没有患慢性疾病的 占 26.25

43、%,患慢性疾病的 占 73.75%, 在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中 , 患有高血压的 占 38.24%,患有冠心病的 占 18.04%,患有糖尿病的 占 16.15%,患有关节炎的 占 13.79%,患有骨质疏松症的 占6.89%,患有白内障的 占 6.33%, 患有脊椎病的 5.76%,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 占 5.00%,患11 有哮喘的 占 3.12%,患有脑中风 的 占 2.46%,患有老年痴呆的占 1.51%,患有其他疾病的有 7.65%。 除之外, 脑血栓、高血脂、高血糖、风湿等 也是常见的慢性疾病 。 图 7 患慢性病状况 在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中,有 62.58%因慢性疾病没有给自己带来

44、身体上的不便,有21.24%因慢性疾病导致腿脚不好用,有 9.07%因慢性疾病导致耳聋,有 5.46%因慢性疾病导致手不好用,有 2.89%因慢性疾病导致说话困难,有 2.47%因慢性疾病导致失明,有1.24%因慢性疾病导致半身瘫痪,有 1.24%因慢性病导致 大小便失禁,有 0.93%因慢性病导致意识不清楚,有 0.31%因慢性病导致全身瘫痪。 12 图 8 慢性病对身体的影响 二、 居家养老家庭方面的综合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子女数量 在调查的样本中,只有一个孩子的老人占多数 ,达到总体的 35.00%,有两个孩子的老人占 31.70%,有三个孩子的老人 占 19.10%,有四个孩

45、子的老人 8.70%,有五个及五个以上的老人 5.00%,没有孩子的老人 占 0.50%。 图 9 子女数量 13 2.配偶身体状况 在调查的样本中,配偶身体健康的 占 43.24.%,配偶身体状况一般但生活能自理的 50.17%,配偶生活半自理的 占 5.09%,配偶生活不能自理的 占 1.50%。 多数老人的配偶生活能够自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身体状况一般的老人占 50.17%,在未来,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状况可能会有所下降,自理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这些老人的养老状况需要受到关注。 图 10 配偶身体状况 3.居住状况 ( 1)居住伴侣 在调查的样本中,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占大多数, 达

46、到总体比例的 53.50%,与子女居住的老人 占 20.60%,与配偶、子女共同居住的 占 12.70%,独自生活的 占 11.70%,除此之外,还有与亲戚、朋友或者保姆一起居住等其他居住情况,这些共有 1.50%。 图 11 居住伴侣 14 ( 2)房屋来源 调查 了解了老年人的 住房状况,其中, 52.09%的老人房屋为自己购买 ,房屋为单位集资房的占 10.83%,房屋为福利分配方的占 17.89%,有 3.38%老人的房子为老人与子女共同购买,有 8.85%老人的房屋是子女的, 有 3.88%老人的房子是租的,还有 3.08%老人的房子是其他来源。 图 12 房屋来源 ( 3)居住空间

47、 为了了解老年人的居住空间是否能达到基本水平,本次调查对老年人的住房面积进行计算,得出老年人人均住房面积为 29.93 平方米,与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26 平方米基本一致,说明大连市老年人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我国标准。 ( 4)生活困难 在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认为目前在家养老没有遇到困难的老人占绝大多数,达到总体比例的 76.75%,有 9.02%的老人感到洗澡有困难, 8.02%的老人感到看病有困难, 7.62%的老人感到收拾卫生有困难, 7.11%的老人感到做饭有困难, 6.01%的老人感到买东西有困难, 5.11%的老人感到孤单,还有 1.07%的老人感到对外联系有困难。 15 图

48、 13 生活困难 当老年人遇到困难时,大部分老人会选择找自己的子女来帮忙,这部分老人占 82.38%,有 14.12%的老人会选择找社区工作人员来帮忙,有 10.52%的老人找邻居帮忙,有 3.89%的老人找朋友帮忙,找保姆和原单位帮忙的比较少, 分别占 0.78%和 0.68%,仍有 3.12%的老人遇到困难没人可找。 图 14 老年人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 16 4.收入与消费 ( 1)收入基本状况 老年人的收入包括退休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 基金、政府救济和补贴、其他保险、劳动收入、赡养费以及其他收入。 调查中,有收入的老年人占 95.18%,其中收入在 1000-2000元的最多,占 3

49、3.81%, 2000-3000 元的占 31.35%, 3000-4000 元的占 14.91%, 4000-5000 元的占 5.57%, 1000 元以下的占 5.1%; 没有收入的老人占的比例较小,为 4.82%,收入在 5000 元以上的也不多,占 4.4%。 整体来说老年人的收入构成大体呈正态分布。老年人的平均工资为2247 元,与 大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2290 元 基本持平。 图 15 收入分布状况 ( 2)支出基本状况 调查中,老年人每月支出在 1000-2000 元的最多,占 35.98%, 2000-3000 元的占 27.1%,4000-5000 元的占 4.44%, 3000-4000 元的占 10.39%,每月支出在 1000 元以下的占 15.01%,5000 元以上的也不多,占 2.55%,无支出的占 4.53%,老年人的支出构成也大体符合正态分布。老年人的平均月支出为 1908 元。 17 图 16 支出分布状况 ( 3)潜在消费状况 为了了解老年人的潜在消费状况,对参与调查的老人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询问,有 24.64%的老人表示,如果政府对养老服务进行补贴,会增加家庭护理方面的消费, 21.86%的老人会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