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练习题一、基础知识(30 分)1、给加点字注音:12绯红( ) 烂熳( ) 油光可鉴( ) 芦荟( )不逊( ) 畸形( ) 抑扬顿挫( ) 匿名( )诘责( ) 瞥见( ) 深恶痛疾( ) 教诲( )2、 藤野先生的作者是( ) ,原名( ) ,字( )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 (原题 )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73、文章围绕藤野先生主要写了那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特点?7 人物特点: 。4、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5、导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两件事是: 、 。2二、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28 分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的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该段文字选自 ,是回忆性散文集 中的一篇,该散文集的原题是“ ” ,作者 。4、解释词语及加点的
3、字:绯( )红: ;标致: 。3、段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 。1、本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 、 。3、段中“无非”的意思是 ,表达了对东京的 之情。该句话的作用是 。4、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交待了 、 、 等要素,其用意是对下文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起 作用,说明他们虚度了美好时光。4、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主要抓住了他们的 、 、 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他们 、 的本质。58、前两段主要写了清国留学生( ) ( )两件事,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29、以上三段文字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了对这一环境的( )之情。10、第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二、阅读下列语段
4、,然后回答问题。 (18 分)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仰面”的原因是“我”对藤野先生怀有 的心情。2、 “良心发现”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 。2、指对是非问题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表明作者强烈的爱国
5、之心。、指作者在爱国思想激励下,同当时的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战斗的决心。、文中“增加勇气”的含义是( ) 。2、指一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片,就又振作起来。、思想受到触动,勇气也增加了。、指作者长期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迫害,想到了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文中的“正人君子”是指 ,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示 。45、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动有 、 、,据此,该段可分为三层,即 (5 分)、若将此段分为两层,应怎样分? 。两层的意思分别是: 、 。3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4 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 60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
6、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1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
7、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 ; “这一声”指 ;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 。54、“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 ;其中“何尝”的词性是 ,对表达句义的作用是 。4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那时那地”具体指 ;联系全文,“我的意见”是指 ;“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 ,表现了鲁迅 的精神。46、“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 的感情。17、“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 。18、这段文字运用了 、 的表达方式。29、二三段中两个“他们”分别指 、 。2藤野先生训练参考答案1、2、略。3、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
8、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4、衬托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一、1、 藤野先生 、 朝花夕拾 、 “旧事重提” 、鲁迅。2、红色;鲜红。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3、讽刺或否定 4、比喻,夸张,反语。5、只不过;失望;引起下文描写,为离开东京埋下伏笔。6、时间、地点、环境;反衬。7、辫子、帽子、脖子;不学无术、思想腐朽。8、赏樱花、学跳舞。 9、厌恶。 10、过渡(承上启下) 。二、1、崇敬。2、C 3、C 4、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反语;讽刺。5、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
9、照片,多写文章;/ 6、/ 珍藏讲义和照片;先生的精神增强了“我”对敌斗争的勇气。三、1、看电影事件。 2、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3、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拯救民族的灵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缓;“万岁” ;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4、看热闹的人完全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副;以反问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表达了作者的痛恨之情。5、在日本仙台专门学校看电影时;学医救国;弃医从文;爱国主义。6、不可抑制的激愤7、即将被日军枪毙的中国人及围着的一群中国人和课堂里的“我”8、记叙、议论9、受毒害的日本爱国青年;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藤野先生训练参考答案1
10、、2、略。3、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4、衬托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一、1、 藤野先生 、 朝花夕拾 、 “旧事重提” 、鲁迅。2、红色;鲜红。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3、讽刺或否定 4、比喻,夸张,反语。5、只不过;失望;引起下文描写,为离开东京埋下伏笔。6、时间、地点、环境;反衬。7、辫子、帽子、脖子;不学无术、思想腐朽。8、赏樱花、学跳舞。 9、厌恶。 10、过渡(承上启下) 。二、1、崇敬。2、C 3、C 4、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
11、的文人;反语;讽刺。5、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多写文章;/ 6、/ 珍藏讲义和照片;先生的精神增强了“我”对敌斗争的勇气。三、1、看电影事件。 2、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3、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拯救民族的灵魂迫在眉梢,刻不容缓;“万岁” ;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4、看热闹的人完全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副;以反问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表达了作者的痛恨之情。5、在日本仙台专门学校看电影时;学医救国;弃医从文;爱国主义。6、不可抑制的激愤7、即将被日军枪毙的中国人及围着的一群中国人和课堂里的“我”8、记叙、议论9、受毒害的日本爱国青年;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