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92920 上传时间:2020-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山大学创新思维训练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王竹立(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275)创新,如今成了中国最震耳欲聋的名词了。不仅企业要自主创新,学校要创新教育,政府要创新体制,连社会也要转变成创新型社会,国家要打造成创新型国家。创新,甚至上升至关系到民族发展进步的高度。为什么需要创新?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好像已经不证自明了。理由很简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创新可以使国家摆脱科技落后的局面,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不再处处受制于人,不再被人剥削;对企业和个人来说,创新可以使你拥有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创新可以让更多的人受惠。要创新,首先必须有

2、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有目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的。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 2010 年夏季学期中,为校内外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创新思维训练公选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师生们的好评。一、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设计(一)设计原则灵感和创意往往像火花一闪,倏忽而来,倏忽而逝,很难把握。如何激发创造力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既没有固定模式,也缺少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我们在对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中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 创新性原则 既然是创新思维课程,那么课程的设计首先就应该体现出创新,这样才对学生有说服力。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连自己都表现得墨守成规、缺乏创意,如何能让

3、学生信服?学生如果不信服老师,教学效果如何会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刻意求新求异,每堂课都有所变化、有所创新,让学生不觉得重复厌倦,常常有意外的惊喜,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2. 灵活性原则 我们深信,教学既是科学,更是艺术。笔者曾提出教学设计“宏观重科学、微观重艺术”的原则 1,课堂教学属于微观教学层面,艺术性更大于科学性。如果我们一味按照事前的设计进行教学,必定会出现预期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教学效果会大受影响。所以,我们在事前只做大体设计,留下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现场灵感等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只要最终完成总体目标就行了。3. 实践性原则 我们认

4、为,创新思维训练课程重在“训练”二字,学生选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思维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课程的主要目标不是让同学们记住多少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理论,知道多少创新天才们的发明创造故事,而是通过有效的练习,开发他们的思维,转变心智模式,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和领悟到创新思维的无穷魅力。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我们既重视创新思维原理的学习,更重视实际的练习,原理的学习更多地融入到思维训练活动之中。(二)目标设计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经过课前的分析讨论,我们将课程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树立意识-培养习惯-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完成实践。下

5、面这个图就是教学目标的详解。(三)内容设计我们选择了下列创新思维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让同学们学习。1. 原理部分 创新思维的定义,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创造力人格特质、创新意识与创新习惯、创意方程式、高峰体验等。2. 方法部分 发散思维训练(含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智慧墙等)、转变思考方向训练(含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向思维等)、软性思维训练(含用思维导图创作诗歌、颠倒绘画、创意名片设计、创意签名作业等)、立体思维训练(含六顶思考帽等)。3. 实践部分 要求学生们完成一个创意自我介绍作品。(四)方法设计1专家讲座 我们分别邀请了三位校内外专家作有关创新思维原理和创造发明经验的介绍。2. 课堂练习 通

6、过创新思维游戏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 课后作业 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创新思维习惯。4. 交流讨论 让学生以贴墙报、口头报告、演示表演、小组和全班讨论等方式进行作品展示和经验交流。(五)环境资源设计 通过多媒体课室选择、课桌摆放方式变化等,创设一个有益创新和交流的课堂氛围。例如,我们将课桌摆放成长方形方块,让学生以四到六人为一组,相对而坐,有利于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与思维游戏。我们还准备了一批游戏道具和练习材料供上课时使用。并鼓励每人购买一本创新思维方面的书籍,由教学经费中报销,让他们在课中与课后进行补充阅读。(六)过程设计我们根据设计原则与各要素的设计,通过制定课程进度表

7、将各种设计串联起来,上课时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时间顺序教学内容 授课教师 课时数第一次课 1.创新思维入门,创意方程式介绍。2.思维练习(发散思维)王竹立4 学时第二次课1.思维导图介绍2.右脑思维与软性思考3.软思考练习:用思维导图创作一首诗歌等苏顺开王竹立4 学时第三次课 1.心智模式与心智枷锁 王竹立 4 学时(七)评价设计评价分两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作品和平时表现进行评价,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对教学的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的课后留言及访谈等进行分析。二、创新思维训练课程的应用研究1. 教学概况课程于 2010 年 7 月 22 日至 8 月 2 日期间进行。报名的研究生

8、约有 70 人,从头至尾参加的有 50 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本校的研究生,也有少数来自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厦门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的研究生。课程进展顺利,学生们自始至终热情高涨,完成了各项学习与训练任务。2. 学生反馈课后的问卷调查表明,认为课前设计的 5 个教学目标已经实现的学生比例分别为:树立意识 83%,培养习惯 46%,理解原理 67%,掌握方法 46%,完成实践 33%。由于这个目标的难易层次是依次递增的,这个结果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认为课程提高自身创新思维能力太多的有 8%,较多的 33%,还行的 50%,较少的 8%,符合正态分布情况;给自己在本次课程的学习打 86-90 分的占

9、29%,81-85 分的占 46%,71-80 分的占 13%,60-70 分的占 13%。认为此次课程课堂氛围很适合创新思维的占 54%,还行的占 42%,不是很适合的占 4%。说明大家对课程基本满意。 3. 学生留言来自广州大学的毕经周同学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题为感受王竹立老师的创新思维课程的博文,其中写到:“在我看来,这门课可以说是出乎想象的优秀。用爱情、名片两个词创作一首诗歌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它把人的思维方式形象化,把容易中断的思维连续化,它让创新思维看起来简单易行,这无疑能够鼓励人们去有更多的创新。后来讲到的六顶思考帽,卡片轮转等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能够高效的集合集

10、体的智慧去认真思考一件事情,其力量当然是无穷的。在我看来,如果能够牢牢记住这些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掌握这些方法,2.思维练习3.头脑风暴(创意的萌发)第四次课 专家讲座:漫谈创造力开发 汤少明 4 学时第五次课 1.专家讲座:创新与创业2. 六顶思考帽练习郭清顺王竹立4 学时第六次课 创意大家谈(有学生上台谈谈自己的创意、创新故事、对创新的认识和体会等)王竹立等 4 学时第七次课 专家讲座:创新的孕育、完善与保护陈瓒光4 学时第八次课 创新作品交流与评价 王竹立等 4 学时第九次课 创新作品交流与评价 王竹立等 4 学时而且能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去运用这些方法,那么对生活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11、当尝到甜头以后,势必会爱不释手,经常运用,那个时候,我想创新的理论恐怕已不言自明了。”“上完这门课,还有一个很大很重要的收获是:它唤醒了我的创新的意识。当今社会创新算是个非常出名的词语了,各行各业无不提“创新”二字,就连国家也要是创新型的国家。然而听了这么多创新,事实上它只让人感到耳边聒噪,给人的感觉就是人们对创新是心急如焚,以至于大喊大叫起来。这门课,王老师并没有陷入这个漩涡,而是从一些讲课方式的创新,桌椅摆放的创新,作业的创新等多个方面,让大家参与进来进行实践。整个过程进行得很愉快,大家在实践中当然自有自己的乐趣和收获,不用鼓吹,不用谆谆教导,大家有乐趣有收获,自然心向往之。” 还有许多同

12、学在课后留言中表示了兴奋和感谢之意,例如一位同学写到“在这门课上,我成为一个诗人!”4. 教学反思由于是第一次上这种类型的课,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分析一下:课程时间过紧,内容较多,因而很多训练像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影响了效果;课前与外请专家沟通不足,致使讲座内容有些重复,或稍嫌沉闷,与本课程目标不尽一致;由于时间太短,在完成创意作品环节做得不够理想;时间安排还可以更灵活、更有弹性;教学形式还可以进一步多样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工场、创新实验室等;训练方法比较零散,不够系统。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逐步解决。参考文献:1王竹立,蒋莉. 基于教育二重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初探J

13、.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2009,19(2):14-17(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网络2011 年中山大学增刊)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暂无评价 课程时长:12 小时 授课讲师: 陈馨娴 课程分类:职业素养 发布时间:2012-03-07 课程编号:191994 收藏人气:2724淘课价¥16000可用淘币0返现金券待定下载课纲课程介绍评价详情(0)培训受众:企 业 员 工 及 中 高 层 管 理 人 员课程收益:课 程 收 益 :1、 通 过 活 动 , 进 行 创 新 思 维 训 练 ( 主 要 是 思 维 的 广 阔 性 、 深 刻 性 和 灵 活 性 的 训 练 ) ;2、 掌 握 相 应 的 思

14、维 技 巧 , 培 养 良 好 的 思 维 习 惯 ;3、 学 会 对 思 维 的 方 法 、 过 程 和 结 果 进 行 反 思 , 培 养 初 步 的 认 知 能 力 。课程大纲:创 新 是 企 业 成 功 的 核 心 与 关 键 , 是 企 业 获 得 最 大 收 益 最 廉 价 的 方 法 。 理 性 积 极 的 思 维 方 式 是 职 业 人 士 获 取 成 功的 有 效 方 式 , 然 他 们 却 无 法 从 感 性 、 直 觉 、 创 造 性 角 度 看 待 问 题 , 就 无 法 实 现 创 造 性 的 跳 跃 , 无 法 打 破 常 规 ,为 企 业 带 来 突 破 性 的

15、价 值 。培 训 讲 师 : 陈 馨 娴课 程 时 间 : 1 天培 训 对 象 : 企 业 员 工 及 中 高 层 管 理 人 员培 训 方 式 : 讲 师 讲 授 、 案 例 分 析 、 经 验 分 享 、 学 员 讨 论 、 现 场 演 练 等 使 培 训 效 果 达 到 最 好 !课 程 背 景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是 一 个 不 去 创 新 就 会 失 败 , 不 去 创 新 就 会 落 后 的 时 代 。 创 新 思 维 已 经 渐 渐 成 为 社 会 的 主 流 思 维 方式 , 不 论 是 国 家 、 企 业 、 个 人 在 这 个 急 剧 变 革 的 时 代 都 迫 切

16、 需 要 掌 握 创 新 思 维 去 解 决 层 出 不 穷 的 新 问 题 , 去 思考 如 何 在 激 烈 的 竞 争 中 脱 颖 而 出 。课 程 收 益 :1、 通 过 活 动 , 进 行 创 新 思 维 训 练 ( 主 要 是 思 维 的 广 阔 性 、 深 刻 性 和 灵 活 性 的 训 练 ) ;2、 掌 握 相 应 的 思 维 技 巧 , 培 养 良 好 的 思 维 习 惯 ;3、 学 会 对 思 维 的 方 法 、 过 程 和 结 果 进 行 反 思 , 培 养 初 步 的 认 知 能 力 。课 程 大 纲 :第 一 部 分 : 思 因 篇课 程 导 入 :图 片 : 大 家

17、 能 看 出 来 是 什 么 吗 ?案 例 分 析 1: 鞋 店 的 混 乱案 例 分 析 2: 地 铁 的 灯 泡案 例 分 析 3: 学 校 检 查一 、 创 新 的 必 要 性1、 什 么 是 创 新 ?请 讨 论 。2、 为 什 么 要 创 新 ?企 业 为 什 么 要 创 新 ?个 人 为 什 么 要 创 新 ?3、 创 新 的 定 义创 新 : 它 原 意 有 三 层 含 义 , 一 是 更 新 ; 第 二 创 造 新 的 东 西 ; 第 三 改 变 。4、 创 新 的 好 处为 我 们 解 决 以 其 它 方 式 无 法 解 决 的 问 题 。塑 造 一 个 更 具 有 创 新

18、能 力 的 企 业 。 如 果 不 懂 创 新 , 我 们 将 无 法 生 存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资 产 和 员 工 的 聪 明 才 智 。 自 动 自 发 、 群 策 群 力 。二 、 创 新 最 大 的 敌 人恐 惧 心 理缺 乏 自 信自 我 怀 疑学 习 去 控 制 情 绪 、 把 消 极 的 人 生 态 度 转 化 为 一 种 崭 新 的 、 积 极 的 力 量 , 这 是 产 生 创 新 的 必 须 步 骤 。第 二 部 分 : 践 行 篇一 、 什 么 是 思 维思 维 是 指 向 理 性 的 各 种 认 识 活 动思 维 是 对 事 物 之 间 内 在 联 系 和 本

19、质 的 反 映思 维 是 一 种 可 以 通 过 不 断 的 学 习 而 逐 渐 被 掌 握 的 技 能 。思 维 是 一 种 基 于 某 种 目 的 而 进 行 的 有 意 识 的 探 索 行 为 。二 、 提 升 思 维 能 力 的 三 个 关 键 :创 新 思 维 是 思 维 的 一 种 高 级 形 式 , 它 具 有 跳 跃 性 、 发 散 性 、 独 创 性 等 鲜 明 特 征 。创 新 思 维 是 人 类 思 维 活 动 中 最 积 极 、 最 活 跃 和 最 富 有 成 果 的 一 种 思 维 形 式 , 创 新 思 维 比 模 仿 思 维 更 能 体 现 人 的主 观 能 动

20、性 。它 不 受 现 成 的 常 规 的 思 路 约 束 , 寻 求 对 问 题 的 全 新 的 独 特 性 的 解 答 方 法 的 思 维 过 程 。创 新 的 本 质 就 是 超 越 , 而 只 有 有 了 思 维 的 超 越 才 会 有 行 动 的 超 越 。互 动 : 你 能 数 出 多 少 个 立 方 体 ?三 、 创 新 思 维 产 生 的 条 件有 强 烈 发 现 问 题 的 意 识 ;思 想 有 灵 活 性勤 于 思 考准 备 充 分 的 素 材 :四 、 创 新 思 维 的 行 动 计 划你 怎 样 描 述 下 面 的 图 形 ? 五 、 创 新 思 维 要 打 破 思 维

21、定 势人 们 在 工 作 和 生 活 中 会 形 成 一 些 固 定 性 、 模 式 性 、 习 惯 性 思 维 方 式 , 我 们 称 之 为 思 维 定 势 。在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中 , 我 们 往 往 受 思 维 定 势 的 影 响 : 不 假 思 索 地 用 同 一 种 方 法 来 解 决 同 一 类 问 题 ,思 维 定 势 有 利 于 常 规 思 考 , 但 对 创 新 会 起 阻 碍 作 用 。 所 以 , 要 实 现 创 新 , 就 要 努 力 打 破 思 维 定 势 案 例 四 : 关 系 判 断案 例 五 : 怎 样 放 硬 币 和 分 苹 果 ?六 、 怎 样

22、 打 破 思 维 定 势 ? 思 考 问 题 时 要 考 虑 该 问 题 是 否 能 用 其 它 形 式 来 表 示 ?放 松 地 思 考 该 问 题 时 , 大 脑 中 会 偶 然 出 现 些 什 么 想 法 ?可 否 将 问 题 颠 倒 过 来 看 ?可 否 用 另 外 一 个 问 题 来 替 换 ?可 否 将 注 意 力 换 一 个 方 向 ?案 例 1: 错 误 的 数 字案 例 2: 价 格 标 签案 例 3: 七 只 钟案 例 4: 一 个 面 试 中 的 问 题案 例 5: 物 质 利 益第 三 部 分 : 训 练 篇一 、 难 道 只 能 这 样 吗 案 例 : “隐 藏 ”苏

23、 伊 士 运 河 什 么 是 求 异 思 维 一 个 有 效 的 创 新 思 维 训 练 公 式 案 例 : 谁 第 一 个 推 出 了 手 写 输 入 手 机 自 我 训 练 二 、 我 要 飞 出 太 阳 系 案 例 : “神 七 ”中 国 走 在 探 索 宇 宙 的 第 几 步 什 么 是 想 象 想 象 有 几 种 类 型 案 例 : 垃 圾 和 宝 贝 自 我 训 练 三 、 海 阔 天 空 与 九 九 归 一 案 例 : Hi, 你 是 男 的 还 是 女 的 扩 散 思 维 和 集 中 思 维 扩 散 思 维 与 集 中 思 维 的 统 一 案 例 : 你 也 可 以 写 小 说

24、 “爱 情 四 步 曲 ” 自 我 训 练 四 、 润 物 细 无 声 案 例 : 穿 越 泰 晤 士 河 什 么 是 联 想 思 维 联 想 的 类 型 联 想 的 方 法 案 例 : YKK 自 我 训 练 踏 破 铁 鞋 无 觅 处案 例 : 地 震 预 报 李 四 光 未 了 的 心 愿灵 感 与 灵 感 思 维灵 感 的 特 点 和 灵 感 思 维 的 规 律案 例 : 扑 克 牌 通 缉 令灵 感 思 维 的 应 用 与 自 我 训 练企 业 管 理 创 新 : 发 现 问 题学 以 致 用 : 一 份 行 动 建 议第 四 部 分 : 创 新 思 维 培 训 总 结培训师介绍:陈

25、 馨 娴 简 介中 国 实 战 职 业 化 与 人 力 资 源 培 训 师国 际 注 册 高 级 职 业 培 训 师PTT 国 际 职 业 训 练 协 会 认 证 培 训 师 中 国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研 究 会 特 约 讲 师烟 草 、 医 疗 及 连 锁 零 售 行 业 职 业 化 培 训 专 家万 宝 集 团 、 显 通 集 团 、 河 南 中 烟 工 业 公 司 特 聘 讲 师 ;总 裁 网 商 学 院 主 讲 嘉 宾 ; 郑 州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客 座 讲 师 ; 中 华 礼 仪 培 训 网 签 约 讲 师 ; 国 内 多 家 知 名 企 业 管 理咨 询 公

26、司 长 期 合 作 讲 师【 讲 师 资 历 】陈 馨 娴 曾 在 多 家 集 团 公 司 担 任 培 训 总 监 兼 人 力 发 展 顾 问 , 具 有 4 年 企 业 管 理 经 验 , 有 6 年 的 人 力 资 源 管理 实 务 经 验 。 近 10 年 的 职 业 经 历 、 企 业 咨 询 和 员 工 辅 导 训 练 , 集 理 论 、 实 践 于 一 体 , 主 讲 近 千 场 的 企 业 内 训及 公 开 课 ; 参 训 人 数 近 万 人 。陈 老 师 始 终 致 力 于 对 烟 草 、 医 疗 、 金 融 及 连 锁 零 售 行 业 的 不 懈 专 研 , 对 不 同 行

27、业 员 工 管 理 、 员 工 职 业 化塑 造 有 着 独 到 的 见 解 。 培 训 课 程 更 加 贴 近 企 业 需 求 , 一 针 见 血 的 企 业 诊 断 与 直 指 人 心 的 授 课 效 果 往 往 赢 得 企 业管 理 层 与 员 工 的 拍 手 称 赞 。陈 馨 娴 老 师 对 待 每 一 场 培 训 都 力 求 做 到 每 句 话 、 每 个 案 例 都 能 对 学 员 起 到 效 果 。 对 培 训 效 果 满 意 度 更 是 非 常 在意 , 总 是 希 望 每 场 课 讲 下 来 不 求 100%的 客 户 满 意 , 但 也 要 得 到 99%的 认 可 。 陈

28、 老 师 常 说 , 拿 客 户 钱 要 先对 得 起 客 户 , 对 得 起 讲 师 二 字 。擅 长 领 域 : 职 业 化 、 人 力 资 源 管 理授 课 对 象 : 中 基 层 人 员培 训 方 式 : 多 媒 体 教 学 、 案 例 分 析 、 视 频 观 赏 、 互 动 演 练 、 现 场 答 疑 等【 主 讲 课 程 】 :职 业 化 管 理 课 程 : 员 工 职 业 化 训 练 、 中 层 干 部 职 业 化 提 升 、 职 业 化 心 态 培 训 、 员 工 职 业 道德 培 训 、 职 业 经 理 职 业 化 培 训 、 80、 90 后 员 工 职 业 素 养 提 升 、 入 职 第 一 课 新 员 工 职 业 化 培训 、 行 政 文 秘 职 业 化 培 训 、 情 绪 与 压 力 管 理 、 创 新 思 维 、 时 间 与 工 作 计 划 、 沟 通技 巧 培 训 、 高 效 团 队 建 设 、 员 工 忠 诚 度 、 TTT 培 训 师 培 训 、 商 务 公 文 写 作 、 形 象 塑造 与 礼 仪 培 训 等人 力 资 源 管 理 课 程 : 招 聘 与 面 试 技 巧 、 员 工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 非 人 力 资 源 经 理 的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 有 效 授 权 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