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浪漫学数学育英第二小学 吴思佳儿童是渴望绽放出一朵花的“种子”! 今天基础数学教育的“残酷性”表现在:试图最高效、最准确的直接“采撷花朵” ,而完全无视“从种子到花朵的生长历程”!在教学策略的层面上表现为:试图直接将“花朵” (所谓的数学知识) “种植”在儿童的脑海中(机械灌输、填鸭) ,这显然违背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数学教育演变为:满怀种植花朵的愿望,结果却长满杂草! 读了王志江所著的玩游戏,学数学 ,我有了此许启发。一、好玩就是游戏本身。我们原以为:动作就是游戏,动动手,动动脚才是游戏。作者说:玩游戏,学数学。越小的儿童,越需要动作游戏;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自然过渡到内在的思维游戏
2、。 好玩就是游戏本身。前苏联一位才华横溢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日常的行为表现。游戏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包含了儿童所有的发展倾向,同时,游戏本身就是发展的主要源泉” 。二、浪漫的儿童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浪漫阶段,数学学习也应该是浪漫地学习。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人们所讨论的题目具有新奇活力:它自身包含未经探索的因果逻辑关系,也以丰富的内容为探索者提供了若隐若现的机会。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
3、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决不能呆板地、 “一本正经”地记忆概念,严格而严谨地厘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意义,可以在不失去数学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有趣味性、与学生经验密切结合的方式学习数学。3、玩游戏,学数学。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数学。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 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个善于用游戏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她)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课堂。 读完这本书,我也在平常的教学中尝试用了各种游戏。在教研课中尝试游戏教学:如五年级的用数对表示数 、 学号游戏 ,以及六年级的数学思考 ,吸引着学生在操作和思维游戏中学习。4、与生同步葆天真。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玩不枯燥”的数学教师,我也跟着一起玩魔方、九连环等等。最近更是迷上数独,闲来便挑战一局高难度数独。在这个读书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从种子到花朵的生长历程,用适合儿童生长的好玩的方法,给种子予以美好的岁月,便能静待花开。更为重要的是,我懂得用玩游戏学数学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