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情况简介项目名称 南洋电缆 (天津)有限公司新能源、船用与 变频节 能特种电缆项目建设单位南洋电缆(天津)有限公司环评单位 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建设地点(四至情况)本项目位于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二期用地内,选址地块北侧邻纬五路,东侧为经五路,南侧邻纬六路,西侧邻经四路。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总投资额为 59745 万元,占地约 20673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75843 平方米。本项目主要新能源、船用与变频节能特种电缆电缆生产车间,同 时配套建设辅助设施、公用设施和环保设施;项目建成后,特种电缆设计生产能力达到 18180 km/a,主要 产品为核电站用电缆2000km/
2、a,风力发电用 电缆 2500km/a,船用 电缆 12000km/a,变频电缆1680km/a。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提出“电线、 电缆制造项目(特种电缆以及 500 千伏及以上超高压电缆除外)”属于限制类产业。本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船用与变频节能用特种电缆,不属于限制类产品。本项目以生产阻燃型特种电缆为主,根据天津市产业技术进步指导目录(2005 年2010 年),本项目属于其中的鼓励类产业机械制造业目录下的输变电成套技术中的阻燃电线、电缆制造技术。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2、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噪声、 废水
3、、固体 废物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主要结论如下:3.1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粉状原料通过管道输送,最大程度降低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对生产工序中各废气污染源均采用集气罩集气,收集的废气根据性质的不同引入相应的净化系统处理,混橡房炼胶废气引至布袋除尘器处理,经处理后尾气经 20m 高排气筒排放,其余废气直接引至15m 以上高排气筒排放。本项目工艺废气经 妥善收集、分类处理后,颗粒物、非甲烷总烃、 氯 化氢等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均可达到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臭气 浓度排放速率可达到 DB12/-059-95恶臭污
4、染物排放标准。船用及风能电缆车间橡胶硫化和印字工序无组织排放的甲苯、二甲苯、臭气浓度,经预测其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可满足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 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要求。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其净化效率不得低于 75%,经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可达到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根据天津市环保局津环保监测200757 号文关于发布天津市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技术要求的通知中的有关要求,落实废气排污口的规范化设置。3.2 本项目循环冷却系统排水污染物含量较低,其水质达到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和隔油池隔油后,其水质
5、可满足 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本 项目废水水质可满足空港物流加工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量要求,对该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污水排放具备合理去向。根据天津市环保局津环保监理200271 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市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和天津市环保局津环保监测200757 号文 关于发 布天津市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技术要求的通知要求,落实废 水总排口的规范化设置。根据津保管发【2009】22 号文件天津保税区循环经济管理办法中规定,本项目应建设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3.3 经对本项目噪声源采取相应的消声减振措施、房屋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满足
6、 GB12348-2008工 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 类)要求。3.4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一般性废物及危险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性质的不同,建设单位应采取了回收利用、市容部门清运、送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等不同的处置方式,预计本项目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构成明显影响。4、本项目生产工艺先进,采取连续退火导体制备工艺,橡胶连续硫化工艺,电缆辐照交联工艺,并选用低毒害原料,源头消减污染物,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均选用技术先进、性能较好的设备,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产品精度和成品合格率较高;其产品特种电线电缆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相对一般电缆具有如下优势,如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紫外线 、
7、耐臭氧、耐油、耐溶剂、耐 辐射、耐火,抗拉、抗曲挠、抗干扰 、阻燃、低烟无 卤等性能,符合“ 十一五 ”期间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电线电缆为主导的电气装备业配套服务的要求。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5、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本项目营运期间油墨溶剂桶或者机油容器发生破损导致物料流失,可燃性塑料、橡胶材料遇明火而发生火灾等风险隐患;因此,建设方在营运期间应严格执行本评价提出的有关安全防护和事故防范措施。从风险角度综合分析,本评价认为在科学管理和完善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保障下,本项 目环境风险事故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6、综上所述,在切 实落实本评价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本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具备环境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