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4-2: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公共建筑)申报项目: 申报单位: (盖章)参与单位: (盖章)自评星级: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二一一年十二月i填写说明1. 本报告适用于申请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公共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一律采用 A4 规格的纸和 4 号宋体字打印。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 ;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 ;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 ,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
2、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4. 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 、 “申报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5. 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ii目 录一、评价标准 1二、自评总述 2三、自评内容 2三、自评内容 3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9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1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5.5 室内环境质量 685.6 运营管理 84四、附录 .I附录一 节能计算报告要求 .I附录二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 II附录三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
3、书要求 III附录四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计算书要求 IV1一、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的星级评价应满足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 1 确定。表 1 公共建筑设计阶段评价划分等级的项数要求一般项数(共 35 项)等级 节地与室外环境(共 6 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 10 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 6 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 4 项)室内环境质量(共 6 项)运营管理(共 3 项)优选项数(共 14 项) 3 4 3 1 3 1 - 4 6 4 2 4 1 65 8 5 3 5 2 102二、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
4、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公共建筑设计阶段 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项目设计阶段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 2。表 2 项目设计阶段自评估情况汇总一般项数(共 35 项)评估情况 节地与室外环境(共 6 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 10 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 6 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 4 项)室内环境质量(共 6 项)运营管理(共 3 项)优选项数(共 14 项)达标不达标不参评优选项达标项目效果图如下:3三、自评内容5.1 节地与室外环境名称类别编号 标准条文达标判定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建筑
5、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安全规定。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控制项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 的规定。 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 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绿化物种选择适宜
6、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 一般项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5.1.12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5.1.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5.1.14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 40。 节地与室外环境优选项5.1.15 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 4控制项5.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
7、: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 、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 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项目审批文件;2、项目规划文件;3、场地地形图。要求:1.场地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2.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实际提交材料:55.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建筑选址符合国家和河南省的相关安全规定。1) 达标自评达标;
8、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可能的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 、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 、以上皆无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简要说明:(3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1、 环 评 报 告 书 ( 表 ) ; 2、 场 地 地 形 图 ; 3、 场 址 检 测 报 告 。要求:场 地 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实际提交材料:65.1.3 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
9、照要求。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采用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是、否。如是,简要说明采用何种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200 字以内) 。室外景观照明是否有直射光射入空中:是、否周边是否有居住建筑:是、否如周边有居住建筑,本项目是否影响其日照要求:是、否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1、建筑总平面图;2、效果图;3、设计说明;4、立面设计图;5、玻璃幕墙或镜面式铝合金装饰外墙设计文件;6、室外景观照明图及设计说明;7、玻璃幕墙相关专项报告;8、日照分析报告。要求:1.总平面图中应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2.幕墙设计文件中需包含光污
10、染分析说明;3.日照分析报告须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日照阴影及日照时间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该地块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范围内的日照分析图及详细的计算说明书。实际提交材料:75.1.4 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 、以上皆无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简要说明避免排放超标的控制措施:(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环评报告书(表)要求:如有以上提到的建筑或设施,应说明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实际提交材料:85.1.5
11、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9一般项5.1.6 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 的规定。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型环境噪声 标准值(dB) 测试值(dB)昼间夜间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简要说明降噪措施。 (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环评报告书(表)要求:1.环评报告书中应包括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2.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应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实际提交材料:105.1.7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 5m/
12、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室外风环境模拟得到的建筑周围人行区 1.5m 处风速是否小于 5m/s:是;否。简要说明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情况或改善风环境的措施:(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要求: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应包括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 1.5m 高处的风速和风速放大系数,并对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情况做出分析。实际提交材料:11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屋顶可绿化面积: m 2;屋顶绿化面积:
13、 m 2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200 字以内)1. 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2. 主要植物种类等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屋顶及垂直绿化设计图。要求:1.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2.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实际提交材料:125.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是否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是;否请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
14、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1、园林种植施工图;2、苗木表。要求: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实际提交材料:135.1.10 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500m。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交通组织是否人车分行:是;否距离主要出入口 500m 内公交线路有 条公交线路名称为: 请对交通组织进行简要分析。 (3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1、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2、交通分析图;3、建筑总平面图。要求:1交通分析图上应标明所有出入口设置和附近公交站点;2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应为正规交通地图,并标出项目所在
15、位置。实际提交材料:145.1.11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有地下空间:是;否地下建筑面积: m 2建筑占地面积: m 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 %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地下室各层平面图。要求:地下空间设计说明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面积等。实际提交材料:15优选项5.1.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利用废弃场地:是;否所选废弃场地为:不可建设用地;仓库;工厂弃置地;其他 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是;否简要说明该废
16、弃场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废弃场地利用资料(场地地形图、相应的环评报告书(表) 、检测评估报告、处理方案等) 。要求:1.场地地形图中应包括原有废弃场地地形,并标明废弃场地区域;2.废弃地处理方案中应说明对废弃场地采取的检测和处理措施。实际提交材料:165.1.13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无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此项不参评)(项目本身原因不参评,仍应在“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证明材料”中提供相应的材料,无原因、无证明材料,则判为不达标)2) 评价要点是否将尚可利用的旧建筑纳入规划
17、项目:是;否保留和利用的旧建筑部分为:立面;环境;主体结构;室内空间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 字以内)1.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2.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1、原始地形图;2、相关建筑的情况说明文件。要求:1.场地地形图中应标出旧建筑位置;2.旧建筑改造方案说明应明确原有旧建筑的功能、面积等基本情况及旧建筑改造方案。实际提交材料:175.1.14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 40。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室外透水地面面积: m2(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和镂空面积大于等于 40%的镂空铺地,如植草砖)室外地面面积: m 2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
18、请简要说明室外各类透水地面面积等。 (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场地铺装图。要求:应在场地铺装图中标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等。实际提交材料:185.1.15 在场地内开辟城市公共通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绿化休闲等功能。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本条款不参与达标,如满足则可增加得分。 )2)评价要点是否在场地内开辟空间作为绿化休闲功能:是;否开辟空间:城市公共通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他 请简要描述所开辟的绿化休闲空间情况。 (200 字以内)3)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1、建筑总平面图;2、相关说明文件。要求
19、:需在总平面图中标明所开辟的空间的具体位置、功能等。实际提交材料:195.2 节能与能源利用名称类别 编号 标准条文达标判定5.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5.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第 5.4.5、 5.4.8 及 5.4.9 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 5.4.3条规定。5.2.3 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5.2.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 控制项5.2.5 新建的
20、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2.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5.2.7 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2.8 建筑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 和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规定的对应指标。 5.2.9 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2.10 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5.2.11 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2.12 建筑物处于部分
21、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5.2.13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第5.3.26、5.3.27 条的规定。5.2.14 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 一般项5.2.15 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2.16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 80。 5.2.17 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2.18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
22、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 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 2。节能与能源利用优选项5.2.19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目标值。 20控制项5.2.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较:参评建筑热工参数 单位类型 I 类型 II 类型 III参照建筑 是否满足体形系数 东向 南向 西向 窗墙比北向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 屋面传热系数 K W/(m2
23、K)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 K W/(m2K)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K W/(m2K) 东向 W/(m2K) 南向 W/(m2K) 西向 W/(m2K) 传热系数K北向 W/(m2K) 东向 南向 西向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遮阳系数SC北向 传热系数 K W/(m2K) 屋顶透明部分遮阳系数 SC 地面 热阻 R (m2K)/W 地下室外墙 热阻 R (m2K)/W 能耗计算: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21需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中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能耗计算,计算结果为:建
24、筑分项能耗 单位 参照建筑 实际建筑全年采暖能耗 kWh/m2全年空调能耗 kWh/m2全年总能耗 kWh/m2能耗比例 3) 证明材料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2、围护结构做法详图;3、节能计算书。要求: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完整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说明,其做法应与详图吻合;2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需提供节能计算报告(详见附录一) 。实际提交材料:225.2.2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第 5.4.5、5.4.8 及 5.4.9 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 5.4.3 条规定
25、。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系统冷热源形式、输配系统形式、末端形式:(150 字以内)冷热源机组、锅炉性能参数:性能参数(W/W)或额定热效率(%)编号 设备名称 额定制冷/制热量(kWkW)实际设备 标准要求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暖通施工图全套图纸(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及机房大样) 。要求:1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2暖通施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必要时附设备说明书。实际提交材料:235.2.3 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1) 达标自评:
26、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 字以内)1空调采暖系统冷热源形式2若采用蓄热式电锅炉,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补充,需要对其蓄热能力及运行状况进行说明,并提供主要设计参数。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2、设备清单和机房详图。要求:1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2暖通施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实际提交材料:245.2.4 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 规定的现行值。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照明系统能源形
27、式、主要灯具、控制策略:(200 字以内)照明功率设计值:照明功率密度(W/m 2)房间类型 设计照度值(Lx)实际值 现行值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2、各层照明平面图;3、照明控制系统图。要求: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照明系统、照明设计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实际提交材料:255.2.5 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为非新建建筑,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独立分项计量系统,说明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相关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150 字以内)3) 证明材
28、料建议提交清单:1、暖通和照明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2、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图纸;3、配电系统图。要求:分项计量图纸中应包括对独立分项计量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实际提交材料清单:26一般项5.2.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1当地气候条件特点概述,以及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 (150 字以内)2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3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2、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3、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27要求: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如有必要,需补充相应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2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实际提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