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切断法 1、合成设计路线的例行程序: (1)分析 a.辨认并确定目标分子中有哪些官能团。 b.思考在哪里切断,用哪些已知可靠的反应切断。 c.对片段进行分析看是否需要重复切断,从而找到易得原料。 (2)合成 a.根据上面的分析写出书面的合成计划,同时写出所有试剂和反应条件。 b.根据合成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来修改计划。 2、知识储备: (1)理解反应机理。 (2)懂得常用的反应类型。 (3)知道哪些化合物是易于取得的。 (4)了解立体化学知识。 第二章: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 1、切断和官能团转换。 2、亲电反应。 3、亲核反应。 第三章:次序先后问题(芳香族) 准则一:考虑每个官能团彼此的相
2、互影响。 准则二:官能团的变化能显著改变反应活性。 CH3 CH3ClCCl3ClCF3ClSbF5Cl2PCl5 准则三:有些取代基很难引入,所以最好直接选择带这些基团的原料。比如沙丁胺醇的合成以水杨酸乙酰氯为原料。 准则四:一些双取代化合物是可以买到的,比如一些不容易通过亲电取代得到的 双取代化合物(特别是邻位双取代)。 准则五:一些取代基可以通过亲核取代引入到苯环上。 F FORHNORNH2RCOClAlCl3 准则六:尽量选择生成单一产物的反应作为一系列反应的起始反应。对于芳香族化合物,如果邻对位取代基都要引入的话,先引入对位取代基比较好。 第四章:单个基团C-X切断法 1、羰基衍生
3、物:从羰基与杂原子处切断(注意羰基衍生物的反应活性)。 2、醚及硫醚的合成。 第五章:化学选择性 1、化学选择性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两个不同基团的相对反应活性,比如氨基和羰基。 (2)控制两个相同基团中的一个参与反应。 (3)控制可以连续两次反应的基团只反应一次。 2、准则一:如果两个基团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活性高的优先反应。如氨基酚中氨基亲核性强于酚羟基,优先酰化。 准则二:如果一个反应基团可以连续发生两次反应,第一次反应产物就会与起始原料存在竞争关系。只有当起始原料的反应活性大于第一次反应产物时,反应才会停在第一次反应。反之,就会发生第二次反应。 准则三:一和二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有保
4、护基来解决。 准则四:当分子中存在两个相同的基团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使其中一个基团反应。 (1) 与准则二一样。 O2N O2N NO2 O2N NH2NaHSMeOH (2)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即使起始原料与第一次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反应活性,只要控制试剂的当量为1,仍然可以得到预期产物,收率中等。 (3)最好的办法是把两个等同的官能团合并成一个官能团,并且该管能团只能发生一次反应,生成中间体的反应活性要远低于起始原料,但这种办法不是总能实现。 OOOMeOH CO2CO2MeCO2HCO2MeMeO第六章:二基团C-X切断法 1、1,1-官能团切断:一般是羰基化合物醛和酮的亲核反应。 2
5、、1,2-官能团切断:有环氧化物的亲核反应,羰基化合物-位氧化、卤代,烯键双羟基氧化。 3、1,3-官能团切断:有Aldol反应,酯缩合及类似反应。 4、1,4-官能团切断:烯醇与环氧化物反应,Mannich反应。 5、1,5-官能团切断:Michael加成,Robinson增环反应。 6、1,6-官能团切断:环烯氧化断裂。 第七章:极性反转,环化反应,策略小结 1、极性反转:环氧化物和-卤代羰基化合物(酮和酸)的合成。 2、环化反应:分子内的环化反应一般进行的比较好。 3、策略小结: (1)分析 1)在目标分子中找出主要的官能团。 2)用已知的可靠的反应进行切断,若需要是利用官能团转化找到合
6、适的官能团。切断:(A):连接芳香环和分子其他部分的键,如Ar-X,Ar-C;(B):所有的C-X键,尤其是与酰基相连的键RCO-X,用双基团切断,饱和环中易于关环的。 3)再次强调原料易得的重要性。 (2)合成 1)按顺序画出合成路线,并添加所有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2)检查顺序是否合理。 3)检查化学选择性是否合理,若有必要添加保护基。 4)修正路线。 逆合成路线: HOHOOHNHtBuHOHOONHtBuHOHOOBrHOHOO Cl O+ HOHOHOHO2C实际路线: HOHO2C Ac2OOHO2COAlCl3HOHO2COHOHO2COBrBr2CHCl3PhHNButHOOHN
7、tBuPhHOONtBuPhHOHOOHNHtBuHO2C HOLiAlH4 H2Pd/C沙丁胺醇 第八章:胺的合成 1、酰胺还原。 N NONH + RCOCl2、还原胺化:先与醛或酮形成亚胺盐,再用NaB(CN)H3或NaB(OAc)3H或氢化催化还原。 3、腈的还原(缺点:毒性大)。 4、硝基化合物还原。 5、Riter反应:腈与叔碳正离子反应先成酰胺再还原或水解。 6、卤烷与NaN3反应成叠氮烷再还原(缺点:易爆炸)。 第九章:保护基 1、一个适宜的保护剂所必需的性质: (1)容易接上。 (2)对那些与未保护官能团反应的试剂是惰性的。 (3)容易脱除。 2、醚和酰胺作为保护剂:用来保护
8、醇羟基和胺,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一般化合物除去时需要剧烈的条件,因此被保护的化合物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3、利用一些稳定性较弱的醚或酰胺作为保护基可以避免脱除时所必需的剧烈条件。 (1)例如二氢吡喃DHP可以将醇转变为实质上为缩醛的一种醚加以保护,由于C-O键较弱,在弱酸条件下就可以脱保护。 O OHOROHOROHR1OHH2ODHP ROTHP反应OR1OR1OTHP (2)另一种更容易脱保护方法是用苄氯对醇保护,利用C-O键与苯环的共轭作用降低醚键的稳定性,通过金属催化氢化条件下脱除(缩写为Bn)。 R1OHNaHCl PhR1O Ph反应R2O PhH2催化剂R2OH(3)降低酰胺的稳定性
9、同样是脱除氨基保护的关键所在,如氯甲酸苄酯(缩写为Cbz或者Z)。 R1NH2 Cl O PhOHNR1 O PhO 反应HNR2 O PhO H2催化剂OHNR2 OHOHNR2 O R2NH2 + CO2 (4)与Cbz保护基类似的保护基Boc(叔丁氧羰基)却通过不同的方法使酯基脱除。Boc保护的方法是胺或酰胺与氯甲酰叔丁酯反应接上Boc后再进行一系列反应,最后在无需水的酸性条件下“水解”。 4、醇的保护: 上面已经提到THP作为醇的保护基,但是醇的保护运用更加广泛的是各种硅基保护基。TMS由于非常容易被脱除,甚至在色谱柱中也不稳定,因此很少用于醇的保护。常用的硅试剂有:TES,TIPS,
10、TBDMS(或TBS,叔丁基二甲基硅基),以及位阻更大的TBDPS(叔丁基二苯基硅基)。 硅保护醇是通过在弱碱性条件下醇与各种氯硅烷反应得到。硅基保护基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亲核试剂脱除,特别是氟离子,经常使用的是四丁基氟化铵(TBAF)。 第十章:醇 1、醇的合成: (1)金属有机试剂+羰基化合物。 (2)金属有机试剂+环氧化物。 (3)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2、醇氧化成醛和酮: 氧化为醛的试剂: (1) Jones试剂:CrO3/H2SO4/丙酮。醛形成后从反应里蒸馏出来。 (2) Collins试剂:CrO3/吡啶。用于CH2Cl2溶液里。 (3) PCC试剂:CrO3/吡啶盐酸盐。不需改进。
11、 (4) PDC试剂:(Pyridine.H+)2Cr2O7。用于CH2Cl2溶液里。 (5) Swern试剂:1.(COCl)2/DMSO;2.Et3N。不需改进。 (6) Na2CrO7/H+。醛形成后从反应里蒸馏出来。 3、羧酸的合成: (1)格氏试剂+CO2 (2)卤烷(尤其是烯丙基卤以及苄基卤)+ CN- 第十一章:切断的选择 1、最简化 OH 5个切断中,1a是很好的选择。有两个原因。 a.在分子中间切断,使其切断为合理的两半分子,这比仅在分子末端切断一个原子要好的多。 b.在分子侧链处切断,这样可以得到简单的直链起始原料。 OH OH +BrMg Br还可以把这一规则延伸应用到环
12、与链连接处及环与环的链接处,通常这些地方是切断处。 2、对称性 3、合理的起始原料 BrCHOOCHOOHO BrCHO难以制备 由丙烯醛与HBr制得第十二章:立体选择性A 第十三章:羰基化合物 1、醛与酮的碳原子酰化法合成 OMeOR1R2MgBror R2Li OMeR1O R2R2OR1R2MgBror R2Li R2R1HO R2(1)由于酮的活性大于酯,故反应不能停在酮的阶段,最终会生成醇。一个解决方案是用酰氯来作酰化试剂,因为酰氯的亲电性要比酮强,这个方案要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把两种极为活泼的反应物放在一起,这事的反应很难控制。利用反应活性很弱,从而使反应具有更高选择性的有机铜试剂可
13、以成功进行酰化反应。 HOR1R2CuLiR2OR1 ClOBrR2CuLiROBr (2)用DMF直接将有机锂醛甲基化:有机锂试剂可以通过锂离子取代卤原子来制备,或者是去质子来制备。 NMe2OHDMFRLiNMe2HLiO H HH2O NHMe2RHO R2HOR(3)制备酮也可以用腈,反应活性会更高。在这些反应中,格氏试剂要比有机锂试剂更好。 NR1R2MgBror R2Li R2NR1MgBrHH2O R2OR1 CNI MgEt2OO2、通过烯醇的烷化来制备羰基化合物 (1)简单羰基化合物的烯醇化锂试剂 O O1,LDA2,MeI O OMeOMeLiOOMeOMeCO2MeI +
14、(2)1,3-二羰基化合物的烯醇化 (3)共轭加成羰基化合物的制备 OOMe OMeOHO OMeOMeOOMeOC MgBrCu(1)I OMeOCMeLiAlH4OHMeHO第十四章:区域选择性 1、酮的区域选择性烷基化: (1)LDA作用下在位阻较小的一侧形成烯醇盐,尤其适用于甲基酮。 (2)在酮的-位添加易于除去的活化基团,寻找好的原料。 2、烯酮亲核加成的区域选择性: 一般原则是 : (1)共轭加成产物是热力学产物,直接加成产物是动力学产物。 (2)直接加成比共轭加成更容易可逆。因此亲核试剂越稳定,1,2-加成就越容易可逆,1,4-加成就更为有利。 (3)羰基是较硬的亲电部位,而共轭
15、加成的位置是较软的。因此强碱性的亲核试剂趋向于进行1,2-加成,而较弱碱性的亲核试剂则趋向于进行1,4-加成。 3、碳亲核试剂的共轭加成:强碱性的、亲和能力强的有机锂盐(会形成烯醇锂盐,这个烯醇还可以与另一亲电试剂反应,如果亲电试剂是质子最后产物就是共轭加成产物)趋向于和所有的,-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进行直接加成;而相对弱碱性的格氏试剂则两者都有可能。 R1 R2OR1 R2OLiRR1 R2OREER2CuLi第十五章:烯的合成 1、 由消除反应得到: (1)尤其适用于环状烯和由叔醇或苄醇制得的烯。对于这个反应,酸必须相当强,而且必须具有一个非亲核性的配对离子以避免取代发生。最常用的酸式KHSO
16、4和TsOH,以及酸性较弱的吡啶溶液。 (2)烷基卤代物的消除同上策略但为避免SN2反应,一般在位阻大的碱的作用下进行。 (3)由乙烯基格氏试剂羰基化合物反应再消除可制备二烯 4、由Wittig反应合成烯:这是目前合成烯最重要的方法,可以完全控制双键的位置,部分反应还可控制几何构型。 不稳定的Ylide在两当量的卤代锂盐作用下可得到完全反式的烯。 第十六章:乙炔(炔类)的使用 1、金属炔化物可与卤代烷、醛、环氧化物等亲电试剂反应。 2、炔还原为烯:Lindlar得顺式产物,Na/NH3得反式产物。 3、二烯的合成: HO HO O+ H4、炔水解制备酮: O OOHgSO4,H2SO4MeOH
17、,H2O 第十七章:Diels-Alder反应 第十八章:羰基化合物缩合导论 1、合成奇数关系的双官能团化合物只需要自身极性的合成子。 2、合成偶数关系的双官能团化合物需要一些翻转极性的合成子。 3、所有的奇数关系的受体合成子以及偶数关系的给体合成子具有翻转极性。 第十九章:1,3-二官能团化合物 HORORR OMeOR亲电反应性增强亲核反应性增强最稳定羰基化合物亲核性最强烯醇或烯醇盐亲电性最强羰基化合物最稳定烯醇或烯醇盐HOROR R OMeOR1、-羟基羰基化合物:Aldol(羟醛缩合)反应。 2、,-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3、分子内aldol反应:当对称的二醛或二酮分子内关环生成五
18、元或六元环而不生成其他环时,反应结果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 4、1,3-二羰基化合物。 第二十章:羰基缩合的控制 1、有效交叉缩合的三个关键问题: (1)哪一个羰基化合物形成烯醇负离子? (2)对于不对称的酮,哪一侧形成烯醇(负离子)? (3)哪一个羰基化合物充当亲电试剂? 因为最容易烯醇化和最具有亲电性的是同一种羰基化合物,所以它们倾向于自身缩合而不是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因此要克服这个矛盾。 R NR2OR OROR1OR OOR HOR ClOORR2低弱高强烯醇化亲电性 2、分子内反应: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是最容易控制的。如果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就应当用目前的平衡方法,让分子遵循自己的路径形成
19、最稳定的产物。 OOOOOO OOOO OOOO OOOOH HH H123 45,起始物OOOOOHO O6,终产物1,2,3,为其他可能的产物但都不稳定,会转化为6总之,环合成张力很大的三或四元环一般情况下是可逆转的,而环合成稳定的五或六环则是有利的,尤其是当消除一分子水形成共轭化合物时。 3、不能烯醇化的化合物:当羰基化合物无-碳原子时,不能烯醇化,只能成为亲电试剂。 4、不对称的酮,在酸性条件下,热力学有利于形成取代基较多的烯醇;反之,在碱性条件下,动力学有利于形成取代基较少的烯醇负离子。 MeO2CO OOMeOOMeCO2MeCO2Me+O+ MeOH5、甲醛:Mannich反应。
20、 OArOOOArOHOHOArOArMannich6、-二羰基化合物作为特定的烯醇化物:控制酯的烯醇(负离子)与脂肪醛去反应时很难的,因为脂肪醛很易自身缩合,如果用丙二酸酯替换酯,这-二羰基化合物形成足够的烯醇(负离子),所以反应效果相当好。这种类型的Aldol反应叫作Knoevenagel。 7、烯醇锂盐: (1)酯的烯醇锂盐能在强的位阻碱LDA下直接从酯制备,它与即使是可烯醇化的醛或酮也能够很干净的反应。 (2)这种方法与丙二酸酯法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烯醇锂盐可以直接加到不饱和烯醛的羰基上,而丙二酸酯法却进行共轭加成。另外丙二酸酯的加成产物在正常反应条件下脱水,而烯醇锂盐在正常条件下不脱水
21、。 (3)烯醇锂盐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它的立体选择性。 (4)烯醇锂盐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从不对称酮制备的烯醇锂盐的区域选择性,酮,特别是甲基酮在取代基较少的一侧形成烯醇盐。即使与能够烯醇化的醛,这些化合物也很适合Aldol反应。 8、Wittig试剂作为特定的烯醇化物形成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9、烯胺作为特定的烯醇(负离子) 。 第二十一章:1,5-二官能团化合物的共轭(Michael)加成和Robinson增环反应 1、区域选择性问题:具有强亲电性的化合物(如酰氯和醛)易于发生直接加成,但亲电性较弱的化合物(如酯和酮)更易于发生共轭加成。对烯醇化合物同样:具有强亲电性的烯醇化物(如锂盐)易于发
22、生直接加成,但亲电性弱的烯醇和烯醇化物如烯胺和1,3-二羰基化合物更易于发生共轭加成。 (1) H OEtO OOEtOHO+HOOEtO+左侧路线较好不饱和酯更易共轭加成(2) + +R1 R2O OR1OR2O MannichR2OCH2OR1OR1CO2EtOR2OR3N(EtO)2CO +R1 R2O OCO2EtEtOEtO(3) NONH2 CH(OMe)2CH(OMe)2O CH(OMe)2CH(OMe)2O CHOCHOO CHOCHOCO2MeCO2MeCHOCO2MeMeO2C + CHO 2、共轭加成中好的Michael受体: (1)可以阻碍直接进攻的化合物如:硝基烯、腈
23、基烯。 (2)弱亲电羰基化合物:在共轭加成中醛和酰氯比较差,酮和酯比较好。 (3)活泼的共轭加成化合物:如果烯的亲电末端没有被取代,它就特别容易发生共轭加成,如: OO OROROR3N=(4)化合物-位有可去除的激活集团,如: OCO2ROSPhOPhSOSiMe3OBrO 3、Robinson增环反应:组合醇醛缩合和Michael加成同一反应中将是非常强大的手段,特别是用在有环化生成的产物里。在甾体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Robinson增环反应能给出一个新环。 第二十二章:脂肪族硝基化合物在合成中的应用 1、硝基化合物可以被烷基化,并且易于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产物也都可以用来制备相
24、应的醛、酮和胺。 OR1R2NO2R1R2NH2R1R2H2,Pd/C1.碱,2.O或 H2O+TiCl3或 H2O+H2SO4 如: OOCHO+ NO2 OR O O ORNO2HOOO ORNO2OO ORNOHOO OROZn/HOAc2、Diels-Alder反应。 3、通过对硝基化合物先烷基化后还原的程序可以得到胺,优点是可以制备叔丁基的胺。 (1) H2NNH2O2NNO2O2NCl + NO2(2) H2N NH2H2N NO2RCHO + MeNO2CHOH2N NC CHO NC+ CHO(3) NHOONHOOCO2MeNHOCO2MeMeO2CNH2CO2MeMeO2C
25、CO2MeNO2CO2MeMeO2CCO2MeMeO2C + Me-NO2第二十三章:1,2-二官能团化合物 +OOH OHHOClOHOHClCO2ROHClO加CN-,成酰胺,再成酯OHO OHOO +O=OMeLi二噻烷也可但难以去保护HOHOOHNHi-PrHOHOOHCHOHOHOO先保护酚羟基,再SeO2氧化 第二十四章:合成中的自由基反应 1、烯丙基和苄基碳的溴代。 2、醛酮的双分子还原(Mg,Hg,苯)。 3、偶姻反应(酯在Na作用下先成临二酮,再转化为烯二醇,最后转化为-羟基酮。但由酯脱下的烷氧基可催化原酯进行分子内的Claisen反应,解决的方法是在TMSiCl存在下进行反
26、应,因为生成的烯二醇可被硅捕获生成硅醚,还可以使释放的烷氧基以中性的EtOSiMe3存在。因此,如果一个酯可以烯醇化,就用TMSiCl的方法。) 第二十五章:1,4-二官能团化合物 1、1,4-二羰的拆分: 1)烯醇+-卤代酮或酯(因-卤代酮或酯酸性足够强,此时烯醇最好用烯胺替代而不要用烯醇锂盐,因为后者的碱性太强可加到羰基上;如果是1,3-羰化物则可直接使用而不需制备。) 2)乙酰基负离子等价物(常用的为-CN)+,-不饱和羰化物。 R1OR2OR1OOR2+OR2R1OR2OR1O= CN +OR2二噻烷碱性太强缩合时会加到羰基上3)酯或酸酐+高烯醇化合物(高烯醇化物制备方法:HX和,-不
27、饱和羰化物成-卤代羰基物,再与锌反应。) R1OR2OR1OOR2+ R2OR2OSiMe3OR2OR2XOR2XZnXZnR2OR2OZnXHX Zn2、4-羟基酮衍生物的拆分:烯醇(烯醇锂盐比较好)+环(三环)氧化合物。 R2 +R1OOHOR1 OHR2 OR1+OR23、硝基烷基负离子+,-不饱和羰化物:成-硝基羰化物后处理硝基(还原成胺,H2O2氧化成酮)。 R2R1NO2OR2R1NO2O+ R2R1NH2ONHR1 R2R2R1NO2OR2R1NO2O+ R2R1OO4、1,4-二醇的制备:金属炔化物与醛反应经两次反应再氢化还原 HH HR1HOR1HO OHR2R1OHR2OH
28、BuLiR1CHO第二十六章:重接 1、1,4-二羰基化合物由4,5-不饱和单羰基化合物(由烯丙基溴与相应的羰基化合物得到)经氧化断裂烯键制得。 CHOCO2Et CO2Et CO2Et+ Br可活化 2、1,4-二醇类化合物也可经同样的方法经环(三环)氧化物制得。 OHO MgBrOHHO OOOOHO3、1,2-二羰基化合物可由甲基酮和苯甲醛经羟醛缩合成不饱和羰化物,再氧化断裂。 OHC CO2EtCO2OEtOCO2EtCO2OEtOPh CO2EtCO2OEtOOBrCO2OEt+第二十七章:1,6-二羰基化合物 1、-溴代羧酸酯可由相应的内酯得到。 Br CO2Et OOHBr/Et
29、OHOOEtO2CCO2EtEtO2C+O 2、-羟基羧酸酯可由环己酮B-V氧化成内酯再水解得到。 ROOH O OO OH 3、1,6-二羰基化合物可由环己烯经氧化断裂双键以及后处理得到。 第二十八章:羰基的切断策略 1、化合物中若含有1,3-、1,4-、1,5-、1,6-等多个二羰基关系,应逐个分析切断,尽量避免会得到难以控制的烯醇盐(或高烯醇化合物)的切断方法,尽量选择可能得到稳定烯醇盐的方法,尽量能得到简化的原料。 OEtO2CCO2EtOEtO2CCO2Et OOEtO2COEtO2CCO2Et O+ MeCO2Et+ CO(OEt)2OEtO2CCO2Et OOEtO2CO+EtO
30、2C Br1,41,5514CO2EtOEtO2C+O13不可取不可取OEtO2CCO2Et O1 6 1,6CO2EtO16OCO2Et+可由乙酰乙酸乙酯通过Mannich得到 2、苯二酚经还原以及后处理可得相应环己酮。 3、烯丙基溴位阻小时才好反应。 OBnO BnOCHOOBnOCHO1 145+ OBr难以合成不可取BnOO41BnO1Br + OCO2Et烯丙基位阻反应活性小BnOOBnO O BnOO+O与烯丙基溴反应HOOH4、如有需要,添加额外的官能团或活化基团以使反应可行。 5、通过官能团转化或C-X切断将所有官能团转化为以氧为基础的官能团。 第二十九章:环的合成介绍:饱和杂
31、环 1、反应速度:五元六元、三元七元四元 2、一般由卤(或-OTs)代醇或胺制得。 ClNHMeNMeHO OH HO OTs 碱 O3、可由酮还原胺化得到卤代仲胺再关环,或者先让酮经苄胺还原胺化为伯胺再由二卤代物关环 HNOONOPhCOClOPhOH2N OHH2,PdNHPhOHHH OHHClNHPhOHPh3P,Br2NPhOPhO 1,PhCH2NH22,H2,Pd NH2PhOHHHHClNH2PhBr Br第三十章:三元环 1、通过烯醇烷基化合成环丙烷: OR HOORO OR+2、卡宾插入烯键成环丙烷: 1)CH2N2卡宾 2)CHCl3卡宾 3)金属络合物Rh(OAc)22
32、卡宾 4)Simmons-smith,尤其适用于烯丙醇化物,有立体专一性,与醇同侧。 R OHR OHOH OHCH2I2Zn/CuCH2I2Zn/Cu3、硫叶立德化学 1)硫叶立德进攻羰基成环氧化合物 2)亚砜叶立德进攻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烯键(与此化合物中非共轭烯键不反应)成环丙烷化物,无立体专一性。 MeS MeMe碱 MeS CH2Me+ R1OR2MeSMe+ R1 R2ONaHMe2SOCH2 +O OMe3S=O第三十一章:合成中的重排反应 1、Arndt-Eistert使碳链增长:尤其适用于1,4-二官能团化合物如: OH CO2MeOHCO2MeO+ CO2MeOH CO2Me
33、O+ CO2Me(不可取)高烯醇化物烯醇化物2、 利用重氮进行扩环和缩环如: (1) H2N CO2EtHONONN CO2EtOOCO2EtN2 OCO2Et(2) OEtO2C OCO2Et O + CO2Et不可1,6切断 (3) OCHOON2O3、Beckmann重排扩环:酮成内酰胺。 4、频那重排:双分子酮成叔烷基醇。 5、环氧化合物重排:在Lewis酸作用下碳正离子成醛。 6、Favorskii重排:环酮经缩环成环外酯、酰胺等。 第三十二章:四元环:合成中的光化学 第三十三章:烯酮在合成中的应用 1、 OOH2C C O C C O O OHClOClO C ONuONu碱2、【
34、2+2】烯酮的热环加成反应 OClClCHCl2COClEt3N3、【2+2】烯酮环加成产物的重排反应 OClClCHCl2COClEt3NZnROHOHHHHRCO3HHHOOPh PhH OClCl ZnAcOHPhH OCl3C BrOH2O2(CF3CO)2O OOPhH 3、 烯酮二聚体作为酰化试剂 OONuONuO ONuO O O合成子等同体 HNO OOPh HNO OCO2EtPhNH2CO2EtPh+OO第三十四章:五元环 1、从1,4-二羰基化合物合成五元环:即分子内的Aldol反应。 CHOR2NHHNR2 + Br CHO1,Hg(II),H2O2,NaOHO2、从1
35、,6-二羰基化合物合成环戊酮 O OCHO 以下为烯键的选择性断裂路线: OmCPBA HH2O OHOH NaIO4OCHO 3、1,5-二羰基化合物合成环戊烷:三甲基氯硅烷作用下的偶姻缩合。 4、通过两次连续共轭加成合成环戊烷 MeO2CCO2Me 1.NaOMe,MeOH2. CO2MeBrMeO2CCO2MeCO2MeNaOHMeOHPhOMeO2CMeO2CPhOCO2Me第三十五章:合成中的周环反应:制备五元环的特殊方法 1、Nazarov反应 OR RH OHR R R RHOHR ROHR RO4电子电环化顺旋如: (1) OHOHH O O(2) OMeOMeOMeOMeOOMeOMeO+ XO (3) NTs+HO2C(CF3CO)2ONOiPrTsNOiPrTs (4) OOHHOOO O+在AlCl3/CHCl2条件下即可进行 2、-迁移重排 (1)乙烯基环丙烷到环戊烯的重排反应 1123 1,3如: 1) O O HO O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