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元宵节广播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8104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宵节广播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元宵节广播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元宵节广播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新年好!按照中国传统,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我们刚欢度了喜庆祥和的春节,今天又迎来了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时期。传说,汉高祖刘邦死后,他的儿子刘盈当了皇帝,也就是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到吕太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吕氏家族害怕受到刘氏家族的排挤,密谋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氏宗室刘囊,为保住刘氏江山,联合周勃、陈平起兵讨伐,最后平定了“吕氏之乱”,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平乱之后,大臣们拥立刘恒为皇帝,称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吕

2、氏之乱”日子,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吃元宵是元宵节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人们把这种食物叫做“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猜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写灯迷,猜灯谜的人众多。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闹元宵的活动越来越丰富,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

3、俗表演。老百姓认为这些民俗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红红火火的元宵节,是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一个文化因子,它和一副副喜气洋洋的春联,一声声响彻年头年尾的爆竹,一篇篇文辞优美的诗词歌赋,构成了饶有雅趣的特色中国年。其乐融融的元宵节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

4、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中午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我学会了煮汤圆的常识,感受到了元宵热闹。我梦想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