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参考文献.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7982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参考文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参考文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参考文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参考文献【述 评】 “少教多学 ”的思想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追本溯源,自古有之。先秦时期,孔子就曾有过非常明确的阐述,子曰:“ 不 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此外, 学记中也曾有过这方面的阐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两段有关教育的论述,都明确提出了“少教” ,皆认为教师的任务是“道” 、”强”、 “开”,切不可“牵” 、”抑”,尤其不能事事都 “达”。分析其主旨,就是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即“道 ”、”强”、 “开”,而

2、不是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相反,应该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与自己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直至悟“道” ,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教育发展到近现代, ”少教多学” 思想得到了人 们更为深刻的认识。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 “一个坏的教 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的观点再清楚不过,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思想也给出自己的观点:“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

3、默聆受”、 “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的 观点,与今天我们所追求的通过教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继而达到不教而教的观点几乎完全相同。现代的“少教多学 ”思想在西方 发达国家开展研究 较早,上世纪四十年代初,Richard Livingstone 爵士提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而不应该是教师教授的知识量。这种思想其实与后来的深度学习一脉相承,也为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 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探究教学的倡导者施瓦步于 1961 年在哈佛大学提出“作 为探究

4、的理科教学” ,同时期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探索发现” 式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时能够象科学家那样探索知识,摒弃一直以来那种学生完全由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法。这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素质,这种提法,也与今天我们的“少教多学”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 教 师的 职责现在已 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新加坡是“少教多学 ”理念执行比较好的国家, 为解决李光耀内阁倡导儒家伦理教育带来的弊端,新加坡政府于 2004 年明确提出“少教多学 ”的理念,从最初的三十所学校,到后来全民性的教育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