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遗传学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78208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遗传学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遗传学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遗传学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遗传学第六章 基因与发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六章 基因与发育本章重点 :1. 基因表达与发育的关系 同形异位现象和同形异位基因 细胞的全能性 性别决定第一节 发育遗传学概论n 从 生物学角度来说, 发育 是 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 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 ,产生 新个体 ,生长繁殖的一系列过程。n 从遗传学角度来说, 发育 是基因按照特定的时间、空间程序表达的过程。 第二节 基因在细胞分化和细胞决定中的作用个体发育n 细胞分化的多样性功能细胞分化形态建成生 长n 生命的延续性功能性别分化繁 殖 细胞分化 : 是指多细胞生物在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来的子细胞群体内,产生出形态上和功能上具有质的差别的两种类型以上的细胞的现象。 芽孢

2、: 某些杆菌在发育到某一阶段时,会在內部形成园形或卵形的芽孢,属于细菌的休眠狀态。 首先是在內部一定的部位发生细胞质浓缩,水分剩下不到 40 ,然后再形成多层厚膜。 芽孢核心含有 DNA、 RNA蛋白质和酵素。外层則依次包括內膜、芽孢壁、皮质层、外膜、芽孢壳和芽孢外壁,不具通透性。有时芽孢可抵抗150 干热灭菌一小时。 形成芽孢也是有相关基因调控的( 因子决定一组基因的表达 ) 。一、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和发育的基因调控n 特化( specification): 细胞或组织按照已经被决定的命运自主地进行分化,形成特异性组织或细胞地过程。例如:被决定命运的细胞,按照指令继续分化成特定的组织,形成

3、体节,器官等不同形态。 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和细胞决定n 决定( determination) : 早期胚胎期间的全能或多能干细胞在基因的调控下,确定了特定细胞的分化趋势,即指定了这些细胞的分化命运。例如:受精卵分裂成 512个细胞时所有细胞已经定位,并确定了特定细胞的形态建成等命运。 细胞定向( commitment):决定和特化三、秀丽隐杆线虫的细胞特化 非常小而且是透明,便于观察活的完整线虫的内部构造,并且能直接观察线虫发育过程中单个细胞的迁移、分裂以及死亡,从而使人们能了解线虫发育过程中各个细胞的命运。 成年线虫总共才 1090个细胞 , 131个进入细胞编程性死亡, 每条线虫只有

4、 959的体细胞。( 1)确定了线虫发育过程中每一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及其最终的命运。 P颗粒 不对称分裂英国约翰 苏尔斯顿、美国罗伯特 霍维茨 : 131个进入细胞编程性死亡,将这些细胞死亡解释为 “ 细胞程序性死亡 ” ,并且仔细地描述了在这一过程中细胞经历的变化。 科学家们发现,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的正常发育过程中都存在细胞正常死亡的现象,这些细胞的死亡都伴随着一系列的形态改变,不对周边细胞产生影响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细胞程序性死亡2、细胞凋亡( apoptosis) 是编程性死亡的一种方式。 是一种参与了生物体 许 多 过 程的 细 胞去除机制,是由基因 编 程

5、调 控的细 胞主 动 自 杀过 程。 生物体通 过这 种机制完成 对 衰老 细 胞和畸形 细 胞的清除。1、细胞编程性死亡 ( 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多细胞生物的一些细胞在发育中不再为生物体所需或受到损伤时,会激活遗传控制的自杀机制死亡。这种自我毁灭的死亡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四、细胞编程性死亡与细胞凋亡 本该死亡的基因不死亡,导致癌的形成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该不进入死亡程序的细胞发生死亡,引起中风或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许多种类型的神经元,有一半会在发育过程中进入细胞程序性死亡。消除在错误部位生长的神经元,也可使神经元与受其刺激的靶细胞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1

6、)发育中 具有重要作用3、细胞编程性死亡的意义( 2)是一种细胞的利他性死亡 高等植物的木质部细胞程序性死亡,构成了输送液体的管道,使植株得以生长。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有一种超敏反应,细菌感染时,不仅杀死自身,而且使周围的细胞发生变化乃至死亡。这是防止细菌在细胞中增殖和传播的一种防御保护机制。这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免疫机制。 动物,如两栖类的青蛙,当蝌蚪变成为青蛙时,构成尾巴的细胞就进入程序性死亡而使尾巴脱落。 生理性的细胞死亡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细胞的死亡总是发生在确定的发育阶段和确定的细胞。4、调控细胞凋亡的主要基因例如: 线虫在发育过程中, 1090个体细胞中有 131个注定要死亡; 线虫的

7、第一期幼虫有 6个外胚层生成区( ectoblast, V1-V6),其中 V5负责产生神经元突起:包括 2个神经元,一个为产多巴胺的神经元( DN),另一个为非产多巴胺的神经元( N);以及 2个辅助细胞,即鞘细胞( sheath cell, SH)和槽细胞( socket cell, SO),同时还有一个注定要死亡的细胞( X)。 这些基因被命名为 ced基因。 ced 3和 ced 4使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当这 2个基因中有一个发生突变时,可使细胞不出现程序性死亡; ced 9的作用正好相反,是细胞死亡的负调控基因,只有当它发生突变丧失原有功能时,才是致死的。 线虫细胞程序性死亡至少有

8、14个基因起作用1个成熟卵、 2个极体(包被在透明带里) 。一、受精 受精: 生物的雌雄配子(精子和卵)通过受精成为合子的过程。卵原细胞卵母细胞 ( 1)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 1)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 4)第三节 早期胚胎发育 受精卵不断的快速分裂成较小的细胞 ,叫 卵裂 。二、卵裂 第一次卵裂和第二次卵裂都是纵向分裂,第三次分裂则是横向分裂,是不均等的水平分裂,生成的 8个卵裂球中,上面的 4个体积小,下面的 4个体积大,含有大量卵黄( yolk)颗粒。 卵裂产生的细胞称为卵裂球。每种物种均有其特有的胚胎卵裂图式果 蝇 人 类 胚泡中分化出现: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 三、胚 层 分

9、化 和干细胞 在 8个卵裂球期,每个卵裂球在生化、形态和发育潜能上都没有差别,也就是在发育上是全能的。 可是当卵裂球成团结合时,细胞处在外层还是内层,会使以后生成的卵裂球出现了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处在外层的细胞生成滋养层,而处在内层的细胞则生成内细胞团而产生胚胎(几个细胞?)。1. 如果胚泡中只有一个细胞形成以后的胚胎,则生下小鼠的毛色或者全是黑色,或者全是白色。2. 如果胚泡中有两个细胞参与胚胎的生成,则异决表型小鼠的数目应占子代中的半数( 1ww: 2wB:1BB),3. 如果胚泡中的 3个细胞生成胚胎,则异决表型小鼠应占 75( 1www: 3wwB: 3wBB: 1BBB);4. 如果胚

10、泡中的 4个细胞生成胚胎,则毛色黑白相间小鼠的概率为87.5。异决表型小鼠试验 : 将基因型不同的两种小鼠,例如皮毛为黑色的和白色的两种小鼠的 8细胞期胚胎去除透明带后人工聚集成为一个胚胎,形成一个共同的胚泡后,生下的小鼠中有毛色黑白相间的异决表型小鼠,即这种小鼠兼有两种基因型的细胞。原肠胚( gastrulation)形成期 原始胚层 (germlayer) a)外胚层 (ectoderm): 表皮,毛发,指甲。b)中胚层 (mesoderm):结缔组织,骨,血液,心,平滑肌,睾丸,卵巢。c)内胚层( endoderm): 消化道,尿道,肝,胆,胰腺。 哺乳动物原肠胚生成过程中,母体基因组和

11、父体基因组起着不同的作用。精子来源的基因可能是绒毛膜正常发育所需,而卵来源的基因,则为胎儿发育本身所必需。基因组印记的实例。 由父体来源的单亲二倍体小鼠胚胎可以进一步发育生成正常的绒毛膜,但胚胎却因有缺陷而死亡; 由母体来源的单亲二倍体小鼠胚胎能发育成正常的胎鼠,可是却因绒毛膜的缺陷而死亡。 3种胚层经过了细胞分化生成各种器官的原基 , 如肢、眼、心等原基,这是 器官生成 。 原基先是生成微小而精确的结构,然后逐渐长大,在生物体的各个正确部位长成各种器官和组织,这是 形态建成 。 神经管胚形成期器官生成形态建成人的发育过程干细胞( stem cell)干细胞 :能不断增殖更新自身,具有分化能力

12、的细胞。 全能干细胞( totipotent) :能够分化产生各种细胞直至个体的细胞。例如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 多能干细胞( pluripotent stem cell) :具有多种分化能力的细胞。例如不同胚层的特异性细胞可以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 多效干细胞( multipotent stem cell): 具有专一分化能力的细胞。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全 能干细胞多 能干细胞多 效干细胞1. 前、后轴方向(头尾)2. 背、腹轴方向3. 左、右 轴方向第四节 基因在胚胎极性生成中的作用孔细胞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类型的细胞特化方向:原肠胚生成期:

13、腹沟形成 头沟形成 孔细胞(含极质、 P颗粒)进入胚胎内部一、果蝇胚胎极性的形成 受精后母体效应的信息贮存在卵的皮壳(cortex)中,使卵有前后和腹背的取向。成熟卵中贮存母体效应信息的 mRNA是通过 15个二倍体的滋养细胞 (护卫细胞 )分泌进卵细胞质。在滋养细胞中,可以检测到以后将在卵母细胞中出现的与背部生成有关的 mRNA。 二、果蝇背腹轴极性形成中基因的作用 果蝇背腹轴极性化已知涉及 10个基因。卵细胞的这 10个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即使精子可以提供一份完整的野生型基因,胚胎也无法正常发育。 母体背部基因的 RNA在卵受精后 90min时才翻译产生背部蛋白质。 当合胞体细胞形成许多细

14、胞时, 背部蛋白质进入合胞体腹侧的细胞核,细胞核的腹化基因被激活,背化基因被抑制 分化出腹化细胞; 如果背部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胞核,则细胞核的腹化基因不能激活,背化基因不被抑制 分化出背化细胞。前端组织中心 后端组织中心1、母体效应基因 在昆虫卵里至少有 2个组织中心,即前端组织中心和后端组织中心。分别从这两端开始,形成两个梯度而产生两个组织区域。每个梯度在胚胎的端部生成其自身的结构;两个梯度间的相互作用,则生成胚胎中间部分的结构。 母体 Bicoid( bcd)和合子 Hunchback( hb)决定胚胎前端的形态, bcd基因失活会引起头胸部缺失,并使头区变为尾节的特征。 Nanos( no

15、s)和 Caudal( cdl)等决定后端的形态, Torso( tor)决定胚胎末端的形态,这些基因共同决定胚胎的前后轴。三、果蝇前后轴极性的发生正常 如果把发育早期的卵切成两半,前端和后端分开,然后把一个卵的前半部和另一个卵的后半部连接起来,结果前半个卵发育出前端胚胎,后半个卵发育出后端胚胎,但都没有胚胎中部的体节。 如果是在卵的发育后期切割后再连接,则会生成一些中部体节。这个实验证明,在卵裂期间,卵的两端确有控制胚胎发育的梯度,这两种梯度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位置信息,决定每个体节的实体。 叶蝉胚胎连接实验( 1)裂隙基因 gap gene 这是一些受母体效应基因调控的合子基因,在胚胎的一定区域(约 2个体节的宽度)内表达 这些基因如发生突变,则会使胚胎体节图式出现 裂隙 这是胚胎转录的第一批基因裂隙基因2、分节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