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为汝(r)多知(zh)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重点:诲:教导;女通汝(r)你;为:表判断,相当于是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是:指示代词,这,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吗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第二则: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翻译重点: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固定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翻译: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1.实事求是,2、正视自己的无知。,在孔子看来,何为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他的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第五则:,【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成语,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错误。【译文】子夏说:“小
3、人犯了错一定要掩 饰。,选文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第四则,【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之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食通“蚀”;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在面对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去选择?,一是小人掩饰自己的错误,没有及时认识错误。二是小人掩饰错误,并且不加以改变,就会成为正真的错误。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君子,小人
4、,第六则:,【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第七则:,【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重点翻译:厚,薄:多,少;而:连词,表并列,不译;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与人相处-严于己,宽于人,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恕,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
5、,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莒j父,是鲁邑。速,是急速。小利,是小小便益。达,是通达。 子夏做莒父之地的长官,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想很快有成就,不要贪图小利。想速成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贪图小利做不成大事。”,第八则:,处事 -欲速则不达(积累+规律),欲速则不达,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其:副词,怎么;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翻
6、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那它靠什么行走呢?”,第九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第十则:,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
7、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翻译:,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治国处事-“民无信而不立”,第十一则:,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为人-要有骨气,骨气: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第十二则:,【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
8、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惜时奋干,惜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鲁迅先生,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2、处世-责人严,待人宽,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4、治国处事-“民无信而不立”,5、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背诵并默写,1、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2、,是谓过矣。3、人能弘道,。4、 ,则远怨矣!5、无欲速,无见小利。,。 6、,。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 7、 岁寒,。8、 逝者如斯夫,!,不知为不知,过而不改,非道弘人,躬子厚而薄责于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而信 不知其可也,其可以行之哉?,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