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续铸钢工艺与设备,教学目的: 本部分课程在突出连铸坯凝固传热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连铸的工艺和连铸坯质量问题;对于连铸设备则是从满足连铸工艺要求的角度,讨论其原理、结构和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连铸工艺与设备及其最新发展,为将来从事冶金工程领域的工作,为生产高质量的连铸坯,以及解决连铸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课 程 大 纲,绪论2学时 连铸设备8学时 连铸坯的凝固传热4学时 连铸工艺8学时 连铸坯质量6学时 连铸过程的检测和自动控制4学时 连铸用耐火材料4学时,参 考 书 目,(1) 连续铸钢 冶金工业出版社,陈雷主编。 (2) 现代板坯连
2、铸冶金工业出版社,曹广畴主编。 (3)新编连续铸钢工艺与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王雅贞等主编。 (4) 连铸500问冶金工业出版社,1 绪论,1.1连铸工艺流程简述连铸是把液态钢用连铸机浇注、冷凝、切割而直接得到铸坯的工艺。浇注时把装有钢水的盛钢桶,通过盛钢桶运载装置,运送到连铸机上方,经盛钢桶底部的流钢孔把钢水注入到中间包内。打开中间包塞棒(或滑动水口)后,钢水流入到下口用引锭杆头堵塞并能上下振动的结晶器中。钢液沿结晶器周边冷凝成坯壳。当结晶器下端出口处有一定厚度时,带有液心并和引锭装置连在一起的铸坯在拉坯机驱动下,离开结晶器沿着由弧形排列的夹辊支撑下移。与此同时,铸坯被二次冷却装置进一步冷却并
3、继续凝固。当引锭装置进入拉矫机后脱去引锭装置,铸坯在全部凝固或带有液心状态下被矫直。随后在水平位置被切割成定尺长度。,1.2 连续铸钢的优越性,与模铸相比,连铸的优越性: (1)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流程 A. 省去了脱模、整模、钢锭均热、初轧开坯等工序。 B. 薄板连铸机,又省去了粗轧机组。 (2)提高综合成材率 钢锭开坯方式切头切尾损失1020%,而连铸12%。模铸从钢水到成坯的收得率大约8488,连铸为9596。 (3)降低能耗 1).节省了用于钢锭开坯加热能耗。 2).若采用热送或直接轧制工艺,进一步节能,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 3).由于提高成坯率和成材率的间接节能。生产一吨钢坯比模铸可以
4、节能6271046kJ,相当于21.435.7kg标准煤;加上综合成材率的提高,可以节能约130kg标准煤。,(4)连铸产品的均一性好,质量好,扩大品种连铸坯断面比较小,冷却速度大,树枝晶间距小,偏析程度小,尤其是沿铸坯长度方向化学成分均匀。此外,除沸腾钢外几乎所有的钢种均可以采用连铸工艺生产,而且质量很好。 (5)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模铸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恶劣,生产条件差,自动化水平低;连铸设备、生产条件、自动化水平均有提高。二炼钢小方坯5人17人,1.3连铸生产正常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完好的设备状态 完善的炼钢工艺 科学的管理方法 高水平的人员素质 同步发展相关技术,1. 4 国外连铸
5、技术发展概况(1)19世纪中叶H.Bessemer提出了连续浇注液态金属的构想; (2)1933年,现代连铸的奠基人S.Junghans提出并发展了结晶器振动装置,奠定了连铸的工业应用的基础; (3)本世纪30年代,连铸成功应用于有色金属; (4)1950年, S.Junghans和Mannesmann公司合作,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连铸机(5吨); (5)50年代,工业应用时期;到50年代末,有连铸机30台,铸坯产量110t,连铸比0.34%. (6)60年代,稳步发展时期;到60年代末,有连铸机200余台,铸坯产量4000万t. (7)70年代,迅猛发展时期;1981年连铸比33.8%. (
6、8)80年代,完全成熟时期;1990年连铸比64.1%; (9)90年代,近终型连铸技术时代,1.5 我国连续铸钢技术发展概况,一起步阶段: 我国发展较早,20世纪50年代研究和工业试验工作。 1957年 上海钢铁公司吴大柯主持设计并建成1台立式工业试验连铸机,浇铸75mm180mm的小断面铸坯。 1958年 重钢三厂徐宝升主持设计的第1台双流立式连铸机建成投产。 1960年 唐山钢厂黑色冶金设计院设计的1台单流立式小方坯连铸机建成投产。 1964年6月24日 重钢三厂徐宝升主持设计的第1台方坯和板坯兼用弧形连铸机诞生投产,其圆弧半径为6m,浇铸板坯的最大宽度为1700mm,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生
7、产用弧形连铸机之一;对世界连铸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13位先驱者之一。 1978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连铸机近20台,实际生产量约112万t,连铸比仅3.5%。,二发展阶段: 1978年和1979年武钢二炼钢厂从前联邦德国引进单流板坯弧形连铸机3台;于1985年实现了全连铸生产,产量突破了设计能力。 1987年和1988年首钢二炼钢厂相继从瑞士康卡斯特引进投产了2台8流弧形小方坯连铸机,1993年产量已超过设计能力;并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又投产了7台8流弧形小方坯连铸机,成为国内拥有连铸机机数和流数最多的生产厂家。 1995年底我国运转和在建的连铸机已有300多台,其中自行设计制
8、造的占80%,由国外引进的只有70台左右。,三成绩与问题: 我国在高效连铸技术小方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到1998年在大、中型企业中,有74个全连铸分厂(车间);全年钢总产量11434.6万t;连铸坯产量7729.83万t;连铸比达67.6%。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工业和基本建设的加速,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铁消费和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分别由1992年的11.2%和11.9%跃升到2002年的20.1%和25.8%,2002年钢产量达到1.82亿t。由于连铸技术具有显著的高生产效率、高成材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优点,近二三十年已得到了
9、迅速发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产钢国家的连铸比超过90%。 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我国连铸比为93.7%,2003年上半年全国连铸比达到94.65%,已超过了世界89.70%平均连铸比的水平;我国连铸比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连铸比将要达到饱和状态。,问题: 发展速度或是品种质量和国际水平相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在异型坯、大圆坯和大方坯连铸机的设计制造方面仍有些困难; 还有一部分小方坯连铸机和合金钢连铸机的生产率低; 某些连铸机设备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连铸发展的需要; 连铸的节能有时还没有充分发挥; 全连铸和铸坯热送车间很少,直接轧制才刚刚起步; 一些相关技术、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都有待提高。,作业: 1、简述连铸的工艺流程 2、简述连铸与模铸相比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