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学习是可测量和可观察的 学习复杂的行为是渐进地且一步步发生的 学习为刺激影响反应所致,行为主义的学习观,(一)对学习的看法 学习的定义 :当环境刺激使学生的反应发生相对持久和可观察的变化时,学习就发生了。 刺激:可观察到的环境事件 ,拥有控制行为反应的潜力。 反应是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行为主义的各类学习模型,,接近学习,如果诱发刺激和反应总是一起出现而相互发生了联结,那么,以后每当诱发刺激一出现,与之相联的反应往往也会出现。 接近学习通常出现在操练和练习环节。 注重低水平技能的学习,牺牲了有意义的理解或概念性理解。,,经典条件反应建立的
2、过程,,经典条件作用的适用范围,有助于解释学生是怎样获得一些重要的情绪反应和态度。 有助于解释我们会如何内隐地习得某些态度。,,营造减少学生焦虑和不适的课堂环境,强调进步但不求完美,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给学生提供重做难题的机会。 保持一种有序的、有预期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知道你的预期。 保证新来的学生一开始就能得到他们所需的支持。,,操作性条件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 操作条件作用:一种行为主义学习模式,它尝试用前因和后果对行为的影响来解释学习,主要关注后果对学习的影响。 实验:基于斯金纳箱的实验实验装置与实验动物的行为表现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研究结论:行为随起强
3、化作用的刺激发生,,操作条件作用,后果 -强化:使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得以维持与增加 效果的后果。-正强化-负强化 -惩罚:使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得以降低效果的后果。-给予惩罚-移去惩罚,行为是由其结果控制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后果,强化:是起到使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得以维持与增加效果的后果。 正强化:指在一行为发生后,给学习者提供一有价值的或满意的结果,故该行为更有可能再次出现。 社会性强化物:给学生传达情感、关注或认可。 自然强化物:无需教师特别留意或操纵就可出现。 反馈:因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表现而起到强化物的功能。 活动强化物:给学生提供对他有价值的某种特权或行为。普雷马克原理 有形强化
4、物:是学生可以获得的有价值的东西。 代币:一种符号强化物,可用来交换有形物、活动和学生喜欢的其它强化物。 负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物。,操作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有效运用正强化需遵循的原则,在反应出现之后尽快给予强化 多使用自然强化物和社会化的强化物 告知学生他们为什么受到了强化 强化物对学生有强化效用 定期改变现有的强化物,,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后果,惩罚:起到使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得以降低效果的后果。 给予惩罚:在某一行为发生之后,呈现令人不喜欢或不愉快的刺激,会减少该行为的出现。 移去惩罚:在某一行为发生后,剥夺了学生看重的刺激,从而
5、使行为的发生减少。,,惩罚需要遵循的原则,要有清晰的要求和规则 公平 一致 平静(处理好情绪) 提供明确的帮助,,塑造,塑造就是通过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 塑造行为时需要注意的一条原则是:每一个目标都是力所能及范围内的。 塑造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表扬、少批评 。,,行为塑造五个步骤 A、确定所要达到的最终行为目标。 B、确定最终目标所包含的若干子目标,即逐步的接近序列。C、根据逐步接近序列,确定学生已经会做什么。 D、对学生迈进的每一步都给予强化。 E、这一过程,直至达到最终目标。,,其它一些行为主义的概念,强化的程式 消退 泛化和辨别 连锁,,强化的 时程类别
6、,,最初获得反应时,如果每次强化反应,学习最快,这种程序称连续强化程序。 但是,一旦反应变得确实会发生,如果用间隔强化程序。反应就不太可能消退。间隔强化有助于解释人们的迷信行为。斯金纳曾通过在实验室中制造了8只“迷信的”鸽子证明了这种现象。,,消退,消退(extinction)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有效运用操作性消退需考虑的问题,强化物能得以确认且能从环境中排除 行为消退之前会出现消退前的爆发 要注意行为产生的需要或动机,,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当有机体对某个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时,他们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也会形成相同的条件反射。与最初的CS相似的刺激引起了CR,这种情况叫做刺激泛化
7、。 与刺激泛化相反的现象是刺激辨别在条件作用中有选择地只对条件刺激而不对其它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就叫做刺激辨别。,,连锁,连锁:将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按序联结起来。 一个刺激意味着可做出一可得到强化的反应,然后这一强化又可引导出连锁中下一个反应。 用于教学设计:确认并分解构成复杂行为的一系列独立的简单行为,再按照适当的顺序,一次只教其中一个简单的行为。 用于课堂管理:把不良行为看成是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事件。找到行为上的连锁有助于你选择干预行为的时机。,,对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持续的争议 (P051),,教学技巧与策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技巧,原则2:学习是以渐进的和逐步的方式发生的 连
8、锁:顺向连锁、逆向连锁 原则3:学习源于刺激对行为的影响 有效练习:练习有助目标达成、正确练习教学提示反馈,,教学策略:掌握学习,将课程分成一系列单元 每个单元有清晰和可测量的掌握标准 根据掌握标准进行教学和评估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帮助,直到学生掌握 已经掌握单元目标的学生可以有额外的活动或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程序学习 操作和练习程序,,教学设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分析,程序性分析:将获得完成一特定任务的一系列步骤。学习层级分析:确定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一系列前提 技能和知识。,,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1:学习是可测量和可观察的 应用:确定学生要学习的行为,
9、应在何种条件下表现这些行为,据此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用可测量的术语表述,如: 条件:提供一张含有50道一位数加法题的试卷 行为:学生能够写出正确答案 标准:90%的时间,,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2:学习是渐近地且一步步发生的 应用:技能分析,将复杂行为分解为一些子行为。(如阅读理解) 辨别,(如相似词语,近义词,近似读音) 泛化,(如让学生回忆可以引起相同反应的类似情境) 联想,(如记住读音或意义) 连锁,(如一系列词语组成的句子的意义),,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原理3:学习为刺激影响反应所致 应用:建立刺激控制。标准刺激 线索 教学处置(常规处置和非常规处置) 学
10、习事实的处置 概念事实的处置 程序性规则的处置,,教学处置,学习事实的处置 常规处置:演示或告知事实+学生陈述或应用事实 非常规处置:减少教学量,增加辨别性的练习,记忆术,,教学处置,概念事实的处置,常规处置的步骤 应当含有概念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区分的指导。 提供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提供练习的机会,非常规处置的步骤 直观图解 成对呈现正例和反例 难度递增,,教学处置,程序性规则的处置,常规处置的步骤 确定程序中所含的各个步骤 展示或示范这些步骤 提供每个步骤的规则或基本原理 在多种情境下进行练习,并获得反馈。,非常规处置的步骤 把太难的程序分解为多个步骤 对关键步骤进行提示,阐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适用范围。 阐述巴甫洛夫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及据此得出 的关于学习规律。 阐述斯金纳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以及据此得出 的关于学习规律。 如何营造减少学生焦虑的课堂?奖励和惩罚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举出一个可以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解释或解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