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术高耐久性混凝土程混凝土施工具有配合比设计难度大、施工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从原材料、混凝土配置关键环节、配合比设计三个方面进行配合比试验,并从把握原材料质量、计量、搅拌、振捣与抹面和养护等方面介绍施工控制措施。一、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制关键环节 对高耐久性混凝土的要求很高,其所处环境及工程的特点又有许多不利因素,超出了现行的一般规范标准。耐久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采用试验-计算的方法。 二、 高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 对于高耐久性混凝土水泥 、水、骨料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同时符合设计要求。2、配合比计量 经过实验室试验确定试验设计配合比。由国
2、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控制配合比计量措施:1)由检测机构对搅拌站的计量器具进行测试,确保测试合格,出具检测报告;2)施工过程中派遣两名经验丰富、责任心比较强的质量检查员,进驻搅拌站,进行旁站计量,适时测试砂石子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确保计量准确,配比正确;3)认真进行开盘鉴定,每调整一次施工配合比,必须进行一次开盘鉴定。三、高耐久性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2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到浇筑地点。 1、 原材料控制 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计相一致。材料进场后,按材料控制程序进行登记,并收集、保留相
3、关资料。 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后用;集料堆放场地先硬化、分仓,后堆放原材料;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并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胶凝材料、外加剂储存罐采用顶部搭设遮阳棚和四周棉被包裹防晒。 骨料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筛洗,严格控制含泥量、级配,并用钢结构雨棚覆盖,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差异和温度。 2、拌合过程控制 依据试验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搅拌设备系统及仪表精度。对微机控制搅拌站计量参数资料要及时分析,动态校正计量。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测试坍落度。 混凝土搅拌工艺:细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第一搅拌阶段)加水(第二搅拌阶段)加粗骨料(第三搅拌阶段)搅
4、拌出料。 搅拌时按上述顺序投料。每一搅拌阶段不少于 30s,总搅拌时间为 3min。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增加水泥和细骨料用量 10%,保持水胶比不变以便搅拌机持浆。操作手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拌合时, 有技术人员在搅拌站全过程值班,随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 3、 运输及泵送过程控制 本工程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和混凝土搅拌车运输两种形式。 混凝土搅拌车通过施工道路运输,要求保持运输混凝土的道路平坦畅通,保证3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应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入模时间控制在搅拌后60min 内泵送完毕,最长时间不超过 1
5、/2 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由实验室根据施工气温试验确定,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时,在保证混凝土性能前提下,适当增加混凝土初始坍落度,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4、 浇筑过程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施工。浇筑混凝土前,指定专人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每平方米不得少于 4 个,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清除模板内的各种杂物。 混凝土浇筑采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时,浇筑间隙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控制
6、在 600mm 以内。 浇筑混凝土时,倾落高度小于 2m,采用自由倾落; 大于 2m,用滑槽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混凝土的浇筑需连续进行,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振捣、抹面过程控制 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 30s 以内,避免过振。混凝土较粘稠时,应加密振点分布。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4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 以防漏浆。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反复收光、抹平、压实,直至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有效防止早期干缩
7、裂纹的产生。 6、 养护过程控制 混凝土抹面后,应立即用棉毡覆盖,防止风干和日晒失水。终凝后,混凝土顶面应立即开始持续潮湿养护。拆模前 12h,应拧松侧模板的紧固螺帽,让水顺模板与混凝土脱开面渗下,养护混凝土侧面。整个养护期间,尤其是从终凝到拆模的养护初期,应确保混凝土处于有利于硬化及强度增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 四、工程质量检验结果 通过对同条件养护试块(代表实体强度)抗压强度进行统计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五、 结语 高耐久性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灰比,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和骨料外,必须掺加足够的矿物集料和高效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提高强度,提高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