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64774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148050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学 分:3.5 学 时:72讲课学时:54 实践/实验学时:18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嵌入式应用开发方向)先修课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课程目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软件工程(嵌入式应用开发方向)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该课程内容兼顾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 8086 的系统结构;理解 8086 指令系统;熟练编写汇编语言程序;理解 I/O 系统;掌握微机的中断技术及中断控制器 8259A 芯片;了解微机的 DMA 及DMA 控制器

2、 8237A;学会使用可编程接口芯片 8253、8255A、8250/8251 等;了解Pentium 系列微机的原理及常用总线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与系统结构,使学生具有微机应用系统软件、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二、教学内容1. 微型计算机概述教学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基本结构;理解并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Z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Z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结构;ZN 微机的工作原理。2. 8086 系统结构教学要求: 2 掌握 8086 微处理器的结构;掌握 8086 的存储

3、器分段;掌握 8086MPU 的总线周期;掌握 8086 的系统总线形成。教学内容:Z 8086 微处理器的结构及 8086 的存储器分段技术;Z 8086 引脚和功能;8086 的总线周期;ZN 8086 的时序及 8086 系统总线形成。3. 8086 指令系统教学要求:了解 8086 指令基本格式;掌握 8086 寻址方式;理解并掌握 8086 不同类型的指令。教学内容:8086 指令基本格式;寻址方式;Z 传送类指令;ZN 运算类指令;ZN 控制转移类指令。实验内容:实验一 Debug 的使用Debug 的 R 命令查看微型的寄存器;Debug 的 D 命令查看微机的内存的内容;Deb

4、ug 的 E 命令修改内存的内容;Debug 的 U 命令查看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对应关系;Debug 的 A 命令、G 命令、T 命令使用汇编指令,运行汇编程序段。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要求: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熟练掌握顺序、分支、循环程序设计;掌握分支程序设计。教学内容:汇编语言基本语法。Z 顺序程序设计; 3 Z 分支程序设计;Z 循环程序设计;ZN 子程序设计。实验内容:实验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的上机过程;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5. 半导体存储器教学要求: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 SRAM、DRAM 的组织结构;了解存储器与 CPU 的连

5、接;了解虚拟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新技术。教学内容:存储器的概述;Z 三种类型存储器 SRAM、DRAM、ROM 的组成原理;ZN 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虚拟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新技术。实验内容:实验三 存储器读写构成存储器的芯片 SRAM 6264 的构成;存储器地址的译码控制;存储器和 8088 的连接;存储器的读写操作。6. 输入与输出系统教学要求:了解 I/O 接口;理解 I/O 端口的寻址方式及 8086 的 I/O 指令;掌握 I/O 程序查询方式;掌握中断技术;学会使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教学内容:I/O 接口功能及寻址方式; 4 8086 的输入/输出指令;Z

6、程序查询传送方式;ZN 中断技术;ZN 中断控制器 8259A 芯片 。实验内容:实验四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8259A 与外设和 CPU 的连接;8259A 的初始化编程;8259A 的中断服务程序编写;7. 可编程接口芯片教学要求:熟练运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熟练运用可编程定时/计数器芯片 8253;了解 DMA 控制器 8237A;理解串行通信及串行通信接口芯片 8250/8251;了解DAC0832 和 ADC0809。教学内容:Z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Z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芯片 8253;DMA 控制器 8237A;ZN 串行通信及串行通信接口芯片

7、8250/8251;D/A 转换器 DAC0832;A/D 转换器 ADC0809;实验内容:实验五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8255A 与主机的连接;8255A 控制开关和 led 灯;8255A 模拟交通灯。8. Pentium 系列机系统结构及常用总线标准教学要求:了解 Pentium 的工作模式;了解 Pentium 的逻辑部件及内部寄存器;了解Pentium 的虚拟存储管理功能;了解常用总线标准。教学内容: 5 Pentium 微处理器的特点及工作模式;Pentium 微处理器的逻辑部件;Pentium 微处理器内部寄存器;Pentium 的引脚;Pentium 的虚拟存储管理

8、功能;常用总线标准。实验内容:实验六 8253 定时/计数器和 8251 串口8253 与主机系统的连接;8253 产生方波的编程实现;8251 与主机的连接方式;8251 与 PC 机的简单通信。三、各教学单元学时分配表教学单元名称 讲授 实践/实验微型计算机概述 4 08086 系统结构 10 08086 指令系统实验一 Debug 的使用 8 4汇编程序设计实验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 4存储器实验三 存储器读写 2 2I/O 系统实验四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8259A 10 2可编程接口芯片实验五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 8255A 10 2Pentium 系列机系统结构及总线实验六 825

9、3 定时/计数器和 8251 串口 4 4合 计 54 18四、教学组织与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中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及提问演示等教学方法。为了熟练巩固所学内容,每章布置适量的作业。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加传 6 统板书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使该课程较为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板书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简明扼要地展示给学生,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该课程重点章节配备不同类型实验。实验中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目标和任务,学生自己动手连线,设计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的

10、过程中,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验证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评价环节分值(或百分比) 考核/评价细则考勤 10% 出勤率达到 60%以上,酌情给分作业 5% 根据作业提交次数、完成情况给分实验 15% 根据实验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给分成绩组成期末 70% 闭卷笔试,重点知识占 90%,综合提高占 10%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推荐教材:新编 16/32 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李继灿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参考书目与文献: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戴梅萼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 ,陆志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课程相关主要网站:中国大学 MOOC大纲制订人:刘雅琴大纲审定人:马友忠教学院长(主任):蒋胜利制订日期:2018 年 5 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