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疼痛科健康教育宣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60809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疼痛科健康教育宣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疼痛科健康教育宣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疼痛科健康教育宣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疼痛科健康教育宣教颈椎病一、颈椎病目前是办公室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板滞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还可产生头痛、头晕、耳鸣、眼胀、胸闷气急、恶心乏力、四肢无力等症状,一般经推拿、牵引、针灸、小针刀、药物、局封、神经节阻滞法、臭氧髓核消融术等治疗多能缓解症状。病人不仅要采用推拿治疗,更应注意自我保养和功能锻炼,否则会拖延病情,容易复发。二、用枕适当:枕头要柔软有弹性,能支撑颈椎的生理弧度并保持脊柱正直,不宜过高过低。枕席以草编为佳,不宜用竹席。三、颈部保暖:炎热季节尤其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能太低。四、注意姿势:伏案低头工作超过 1 小时,应休息几分钟。不宜将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五、避

2、免操作:反复落枕和损伤会诱发本病;急性发作时要减少活动,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六、锻炼:避免盲目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1)十字操:缓慢地左右旋转及前屈后仰。(2 )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同时,双手给予一定的阻力对抗头的运动,增强颈后部肌肉的力量。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他腰部疾病的保养一、卧硬板床:卧床是一种治疗,仰卧位最佳,但疼痛剧烈者,可采用疼痛程度最轻的体位。二、腰围保护:能缓解疼痛和防止损伤。腰围内部应有弧形坚韧的钢板或厚塑料板支撑。腰围不宜长期使用。三、注意姿势:避免弯腰扫地、擦地板或在浴缸里洗衣服;从地上或

3、低处拾拿物品时,应先下蹲,拿住物品后,将物品尽量靠近身体,再用腿部的力量慢慢站起;不宜靠在床头(半躺半坐的姿势)看书或看电视,不宜久坐沙发、矮登(高度低于膝关节)及轿车;起床时,应先侧卧(以右侧为例),将屈曲的双腿移到床下,用右侧的肘部和左侧的手掌支撑用力,慢慢坐起。四、避免劳累受寒:不宜久行、久立或久坐,应用常变换体位;性生活适当节制;骑自行车不能骑得太久,坐垫尽量放低;腰部保暖,夏季更应注意空调;住处应避免潮湿阴冷。保持大便通畅。可做适当的腰部锻炼。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推拿、牵引、针灸、小针刀、神经根阻滞、微创、臭氧髓核消融术、药物等保守治疗都有良好的疗效。

4、如果长期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症状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情况,应及时来我院疼痛科就诊,必要时手术治疗。腰部疾病的锻炼一、原则:强度适当、避免劳累;动作不宜剧烈,不能有过多的弯腰、扭转和跳跃动作;应从症状缓解后逐步开始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和动作以及强度和进度。二、腰背肌锻炼:俯卧位,(1)双下肢伸直,交替或同时作后伸上举的动作,重复数次;(2 )双手向后伸直,两下肢和上胸部同时上抬离开床面,维持数秒后放下,重复数次。动作类似飞舞的燕子,常被称为飞燕式或燕子双飞。三、腹肌锻炼:仰卧位;(1)双下肢同时伸直上抬,维持数秒后放下,重复数次。(2

5、)双下肢屈膝屈髋,小腿悬空,做类似于骑自行车的蹬踏动作,可做数分钟。四、注意:腰部锻炼的方法有很多,以上锻炼方法一般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和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不适用于腰椎滑脱症,锻炼前请向我院疼痛科医师咨询。膝、髋骨性关节病骨关节炎是从关节软骨破坏开始,进而造成软骨下骨坏死,囊性变,骨质密度增加,关节间隙变窄的一种非特异性关节炎症,多见于老年人,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膝、髋两关节最常累及。正常成人关节软骨内无神经、淋巴管和血管,其营养主要来自滑液,营养物质经滑膜血管进入关节滑液中,经关节面软骨基质到达软骨细胞。当病变使这种正常的营养途径遭到破坏,即可导致软骨细胞坏死,

6、进而累及软骨下的骨组织发生骨关节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无明显原因,因机体的衰老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者,称为原发性骨关节炎。多见于体力劳动者,肥胖者和女性。这种类型的病人发病与年龄有明显关系,一般在 50 岁左右,凡是由某种已知的原因造成关节软骨损伤或关节正常结构破坏,日后发生关节退行性改变者,称为继发性骨关节炎,如曾关节骨折脱位,骨骼发育不良,化脓性关节炎和结核等。真所谓“ 痛在关节,病在软骨”,因此治疗上主要以治疗软骨为主。我院疼痛康复理疗科应用中药内服、外贴自制膏药、小针刀治疗、关节周围放血疗法、关节腔内注射等治疗方法,经临床验证效果良好。建议:患病后应积极正规检查和治疗,切忌剧烈活动,过多负重

7、行走。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骼中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世界上发病率、死亡率及保健消费最高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其发生率逐渐上升。骨折等并发症可致残,致死,耗资大,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易患骨质疏松的人群有:1、有遗传者。2 、绝经后的女性。3 、低骨量峰值者。4、妇女 50 岁以上,男性 60 岁以上者。5 、性腺功能低下者。6 、长期营养缺乏者。7 、运动量少的人。 8、体重过低的人。 9、其他易发因素如:吸烟、饮酒、喝咖啡、用

8、药不当等。西医治疗:主要有抑制骨吸收(骨破坏),降低骨转换和促进骨形成两大类,即钙剂、雌激素、降钙素、双瞵酸盐,维生素 D 及其衍生物,依普拉封和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素等。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多由肝肾不足,精血不能濡养筋骨而致,治疗上多用补肝肾的方法,达到强壮筋骨的目的。骨质疏松症就松而言是“痿”,若以痛而言属“痹”,其根本为本痿标痹。补益肝肾等中药可以达到维持或轻度增加骨量效果,与除二膦酸盐以外的大部分西药疗效相近,在改善全身症状方面的效果比西药为优。补肾填精方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如用淫羊藿、肉苁蓉、补骨脂补肾阳益精血,何首乌、石斛补肝肾之阴,牡蛎归肝肾之经。我们曾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现其骨密度及肾虚症状都有显著改善。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的疗效肯定。根据“肾主骨”的理论,肾虚是骨质疏松的发病关键,故治疗宜补肾壮骨,若肾精充足,则筋骨坚硬有力。脾虚则肾精亏虚,骨骼失养,骨骼脆弱无力,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故治疗宜兼补气活血,健脾调肝。预防:建议多摄取足够钙、维生素类、蛋白质,每日饮牛奶 800ml 以上等,体育锻炼,绝经妇女尽早补充雌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