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工程测量说课稿课程:建筑工程测量 课题:水平角的观测 一、教材分析1、 本教材特点本教材采用的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系列教材,教材在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简明、通俗的介绍了基本概念和仪器使用方法。本学科实践性强,而且技术发展快,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技能操作的培养。2、本章节内容的地位、作用建筑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施工定位、放线更是确定建筑物轴线及细部结构定位的重要方法,而经纬仪是施工定位、放线的主要仪器。学好经纬仪坚直角的操作对工程测量应用显得尤其重要,熟练仪器操作对其今后顺利从事测量工作能起到不少帮助。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老师“教”与学生“学
2、”的互动过程,使同学更进一步理解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2)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程测量职业道德,为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作准备。4、教学重点:掌握经纬仪的竖直角测量操作5、教学难点:(1)经纬仪竖直角观测中仪器对中整平操作。(2)经纬仪竖直角的应用。二、学情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偏低,针对学生目前学习状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对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课程、本专业产生学习兴趣,掌握所学内
3、容,并能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三、教学方法设计经纬仪坚直角的观测操作使用是本学期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毕业后走上工程测量岗位必然会遇到的工作,所以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经纬仪的操作,为以后的测量工程实践、工程应用打下基础。为了“让教法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贴近实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体现教学效果、教学实用性;采用简要提问、启发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操作学生分析教师讲评,使学生掌握经纬仪仪器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学生应用仪器的能力。四、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
4、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多更贴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老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使同学更进一步理解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2)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程测量职业道德,为将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工程测量人员作准备。4、教学重点:掌握经纬仪的竖直角测量操作5、教学难点:(1)经纬仪竖直角观测中仪器对中整平操作。(2)经纬仪竖直角的应用。教学过程一、知识准备:1、竖直角的概念观测目标的方向
5、线与水平面间在同一竖直面内的夹角,通常用表示。如图所示,视线方向在水平线之上,竖直角为仰角,用+表示;视线方向在水平线之下,竖直角为俯角,用-表示。竖直角值范围在-90+90之间。 俯 角- 水 平 线视 线仰 角视 线 水 平 线 B+ A2、经纬仪的使用对中、整平、照准目标、读数3、竖直角的计算盘右水平线方向值为270,然后将望远镜慢慢上仰(物镜抬高),看竖盘读数是增加还是减少,若是增加,则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L=L-90 R=270-R若是减小,则竖直角计算公式为: L =90-L R =R-270计算平均竖直角=1/2( L+ R)二、课程导入根据经纬仪测量竖直角的方法(提出问题),思
6、考如何借助经纬仪测量出建筑物的高度?三、课程讲解(一)讲解经纬仪测量竖直角的实际应用(分析问题)利用现有场地,要求学生通过思考测量出实训工场内钢柱的高度。需分析以下几个知识点:1、判断需要测几个竖直角2、仰角、俯角判断3、竖直角的公式选取A 24、需要测量准备的数据5、几何知识的应用(二)操作练习(解决问题)同学测量过程中,教师予以指导,帮助同学完成以下数据的测量与计算1、竖直角 1、 2的观测与计算2、距离D的测量3、利用几何知识计算H 1、H 24、得出结论H(三)数据搜集1、 L、 R的测量及 1、 2的计算2、距离D的测量四、小结由老师予以协作检验操作结果并作出小结六、布置作业思考:经纬仪的竖直角测量还可以应用在那些地方?学 生 任 务一、应用经纬仪通过测量,读出柱上A、B点竖盘读数: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 盘 读 数( )竖 直 角( )平 均 竖 直 角( )备注左0 A 右A 2 1左B 右1 = 2 = 二、用皮尺量出距离D= 三、H1= H2= 四、柱总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