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吴茱萸穴位贴敷.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54683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茱萸穴位贴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吴茱萸穴位贴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吴茱萸穴位贴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吴茱萸穴位贴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吴茱萸的临床应用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 其性温热,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燥湿止泻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高血压或胃脘疼痛等症。1. 口腔疾病1.1 口腔溃疡:吴茱萸贴敷涌泉及神阙俞梦瑾,宋玉娟,余秀梅。吴茱萸外敷治疗婴幼儿口腔溃疡 120 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 (8):13241325.马贵廷,马平,刘志省,等。复方吴茱萸脐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9495.1.2

2、 鹅口疮:吴茱萸贴敷涌泉陈晓红。吴茱萸与冰硼散外用治疗婴幼儿鹅口疮 30 例【 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2):4243.1.3 牙痛:吴茱萸贴敷涌泉金央,章勤,孙津津,等。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早期妊娠牙痛 39 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 796797.2. 呼吸系统疾病:2.1 急性咽炎及急性扁桃体炎:吴茱萸贴敷涌泉葛善为。吴茱萸肉桂涌泉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赵长江。生大黄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胃火炽盛证临床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2013,9(5):4850.2.2 咳

3、嗽:吴茱萸贴敷大椎、肺腧、天突、脾腧、膻中王晶。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许坚,庚慧,许桂媚。吴茱萸末穴位贴敷治疗咳嗽 86 例临床观察 【J】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 (12):889.2.3 排痰:吴茱萸贴敷天突、定喘、肺腧许媚媚,尹闺琛。吴茱萸粉外敷穴位促进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排痰的效果观察【J】 。江西中医药,2014(7):4042.2.4 呼吸道感染性发热:吴茱萸贴敷涌泉、大椎韩选明,杨茹,郭建春,等。吴茱萸穴位贴敷配合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4(3):295296.3. 心脑血管疾病:3

4、.1 高血压病:吴茱萸贴敷涌泉、神阙、太冲孙静,于玲。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40 例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1):2627.唐望海,张李兴,李莉芳。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病 56 例【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 (6):375376.3.2 眩晕:吴茱萸贴敷涌泉孙玉芝,安畅,陈婉珉,等。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90 例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5354.3.3 心律失常:吴茱萸贴敷神门、内关、心腧、 ,辩证为心阳不振者加关元、足三里心虚胆怯者加百会、胆腧,心脾两虚者加脾腧、足三里,心血淤阻

5、者加曲泽、膈俞黎明,张宇霞,刘静慧。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2(9):7678.4. 消化系统疾病:4.1 便秘:吴茱萸贴敷大肠腧、神阙张小月,彭瑞君,张丽霞。神阙穴贴敷治疗老年性虚证便秘临床治疗观察及护理【C 】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2014.任志凡。穴位敷贴结合济川煎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J】 。四川中医, 2006,24(7 ):109.4.2 腹泻:吴茱萸贴敷神阙、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盛英丽。膏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 30 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9):4445.4.3 胃炎:

6、吴茱萸贴敷足三里、肾腧、脾腧及中脘史金花。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227230.4.4 呕吐:吴茱萸贴敷中脘及涌泉叶子嵩。吴茱萸散穴位贴敷治疗化疗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4.5 呃逆:吴茱萸贴敷涌泉陈兴莲,王琴。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的观察护理【J】 。新疆中医药,2016 (1 ) 。杨琳。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 (6):1061.5. 妇科相关疾病:吴茱萸贴敷神阙吴冬红。敷脐疗法治

7、疗原发性痛经 120 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7,16 (5):9.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张国雄,李新梅,李显生。吴茱萸外敷神阙穴治疗心脏术后腹胀 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08,17(8 ):1062.丁俭辉。吴茱萸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 (5):5557.6. 痤疮:吴茱萸贴敷涌泉张烨雯。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7. 失眠: 吴茱萸贴敷涌泉、太冲、太溪芦霜,芦昕,陈民。加味吴茱萸散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失眠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

8、:24162417.吴茱萸贴敷的相关穴位:神阙、涌泉、大椎、定喘、天突、太冲、太溪、心腧、脾腧、膈腧、足三里、曲泽、关元、百会、中脘、天枢、肾腧等。在治疗与消化系统或妇科相关疾病时,临床医师多选用神阙穴,此取穴方法为就近取穴法,依靠的是所有穴位均具备的近治作用。神阙位于脐中,与腹部脏器的距离较近,是胎儿最后闭合的部位,其皮肤角质层为全腹部最薄,有利于药物渗透吸收,是治疗及保健大穴,中医外用疗法的常取穴位。神阙属于任脉的穴位。任脉为“阴脉之海” ,出于胞宫,与督脉相表里,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有着密切的关联,交通五脏六腑。任脉受寒则血气运行受阻渐生淤血、痰湿。吴茱萸的温中散寒作用可以温化寒湿,疏通

9、因阴寒湿盛而凝结的局部经气,有调和阴阳及调节脏腑的功能。吴茱萸是一种热性药物,味辛、苦,辛开苦降,味苦药物善于降逆气、下气,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热性疾病。人体若虚阳浮越于上,火不归宅,会引起口腔糜烂、咽喉红肿、牙龈肿胀、痤疮、高血压、失眠等疾病,在治疗此类热性疾病时多采用远端取穴法,上病下,取足少阴肾经涌泉穴,其离人体心脏最远。吴茱萸在此穴发挥以热引热、引火归元的功效,浮阳潜藏,真阳归位则病愈。现代药理实验结果也提示:吴茱萸中的生物碱有药用功效。其中吴茱萸次碱有保护胃黏膜、抗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吴茱萸碱可能对 M 胆碱能受体有直接拮抗作用,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肠运动,从而有止泻、止呕作用。去氢吴茱萸碱是降压有效成分之一,同时具有减慢心率、扩张血管、镇痛及消炎的作用。所以有部分学者也认为,吴茱萸外用可能是依靠药物经皮肤、毛细血管渗透,通过人体血液循环到达内脏而发挥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1 ) 邓先立。引火归元法及其应用【J】 。河南中医,2014(1):159160.(2 ) 杨志欣,孟永海,王秋红,等。吴茱萸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概况【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1):241524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