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0 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填空题。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的_、_等高产粮食作物和_、_、_等经济作物,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2、手工业:_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并涌现出一批棉纺织基地;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中_瓷器畅销海内外。3、商业:明清时期,_空前活跃。(1)商品种类增多;(2)城市繁荣,_和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中后期以后,_、_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和“机工”,他们分别是早期的_和_;(3)商人数量大大增多。二、 “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内推行“_”政策,压抑、限制工商业的
2、发展;对外实行“_”政策。2、“闭关锁国”政策: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_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末”的政策。(2)_的封建经济的稳定性,清朝统治者害怕沿海人民同_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表现:(1)严禁沿海居民擅自出海贸易;(2)只开放四个港口,后减至_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有政府特许的“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严格限制出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影响:(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_作用。(2)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_。二问答题。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三选择题。1.下列引进到中国的农作物新品种中,非明朝时
3、期引进的品种是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花生2.在明朝,瓷器制造业居首位的是 ( )A、杭州 B、景德镇 C、苏州 D、遵化3.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业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4.清朝在和西方各国交往中采取的是 ( )A、闭关政策 B、开放政策 C、积极通商 D、消极通商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天津6.清王朝压制打击工商业最突出的政策是 ( )A、
4、重本抑末 B、鄙薄科学技术 C、大兴文字狱 D、闭关锁国7.清朝前期,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严禁民间开矿 B、手工业、商业不发达 C、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8.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指的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C、严禁中国对外贸易 D、不许外国人来华四材料解析题。材料一: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开发。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当时有一地方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的特产。材料二: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材料三:明朝初年,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材料四:清朝初年,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到乾隆年间,只准开一处地方作为对外开放的港口。(1)材料一的越布是当时哪一地方的著名特产?(2)材料二的纸币出现在我国那一时期?(3)材料三的“他”是谁?(4)材料四的“地方”是指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