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历史核心知识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50333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核心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核心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核心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核心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核心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秦汉大一统(一)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人民苦于战争,向往和平;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秦王嬴政善于招贤、纳谏。2、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 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 。3、秦朝政治制度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这包括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立丞相(负责行政) 、太尉(负责军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的“三公”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4、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和统一度量衡(秦尺寸

2、、秦升斗、秦斤两) ;交通上,统一车轨(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军事上,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北方劲敌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侵袭) ;秦始皇又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西汉王朝1、 在政治上的措施:采纳主父偃建议的“推恩令” 下令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随后再对各诸侯王削爵、夺地、除国;建立刺史制度 全国划分为 13 州部,并向每州部派遣一名刺史去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政治上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2、在思想文化上的措施 :接

3、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太学,讲授“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并任用儒生做官。 思想文化上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3、在经济上的措施 :把地方上的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经济上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

4、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专题二:变法与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的 原因:经济原因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封建经济,这是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原因新兴地主阶级(新贵族)势力增强,要求废除旧贵族(奴隶主阶级)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2、商鞅变法的 目的:为求富国强兵 ,使秦国在兼并战争中取胜。3、时间:公元 前 356 年;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徙木立信”的成语典故)主持变法。2、通过此次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为富强的封建国家。4、商鞅变法的 内容和作用:政治上废分封、行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影响深远) ;废除奴隶主阶级等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等新贵族掌权) ;编订户籍,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有利于高效行政) ;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者可免徭役,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有利于经济富国) ;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也壮大了秦国军事实力) 。(有利于军事强兵) 。5、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使秦国行政高效和国富兵强,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国力基础;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新贵族的统治

6、取代了奴隶主旧贵族的统治,加速了整个社会前进的步伐。(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4 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的 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 北魏,定都平城。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鲜卑族拓跋部因内迁较晚,原有旧习俗不能有效治理国家。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在 494 年,为加强与汉族的交往,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 ;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用汉制(采用汉族官制和律法) 。3、北魏孝

7、文帝改革的 历史意义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专题三 科技与文化(一)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发展历程(用途功能演变):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夏朝(多是饮食的酒器和炊具)商朝(多是祭祀的礼器)周朝(多是象征身份地位与国家权力的礼器) 。2、青铜器的制造方法:多采用“泥范铸造法”制成。3、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和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制作精美的青铜礼器) 。4、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5、甲骨文的基本概况: 甲骨文因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清末的 1899

8、 年,其记载的是商朝、西周社会的内容。6、甲骨文的记载内容: 绝大多数是 占卜记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和天文历法等方面。7、甲骨文的历史影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8、甲骨文的六大 造字特点(造字方法) :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约 40%的甲骨文是象形字;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最为进步,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假借; 转注。(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原因(

9、历史背景):社会大变革:旧的社会制度逐渐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奴隶制度的逐渐瓦解,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 ,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经济大发展:铁器牛耕的应用和推广促使封建经济迅速兴起,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 (做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应强加于人)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在政治上,孔子推崇西周的制度,提倡“为政以德” ,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在教育上,孔子创办私学

10、,主张“有教无类” ,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体现出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教育公平)的理念。在教学上,孔子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影响:孔子的思想后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儒家思想为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 )的思想;反对一切不义的战争。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11、,主张实行“礼治” (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大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强调一切顺其自然)和“道法自然” (与世无争,天下太平) 。影响:老子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道德经 (老子 )一书中。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兼爱”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 “非攻”

12、(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 “尚贤”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 “节用” (批判奢侈,提倡节俭) 。法家:韩非战国时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兵家:孙武春秋时期兵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战略战术思想。3、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4、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

13、本派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5、百家争鸣的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深远的影响。(三)两汉时期的科技(造纸术、中医学)和文化(史学、宗教)1、两汉科技文化发展的 根本原因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2、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纸的发明西汉时,人们已能够造纸,如 灞桥的麻纸。西汉麻纸的缺点: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纸的改进东汉时,蔡伦 改进造纸术,生产出蔡侯纸。东汉蔡侯纸的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提高、便

14、于推广。纸的作用:纸逐步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的影响:一、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二、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纸的发明带来的好处: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有利地解决了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3、东汉末年的两位名医 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人称“医圣” (后人习惯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来纪念张仲景) ,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四点内容:一、发展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二、总结疾病症候;三、提出在诊断上辩证分析

15、病情,对症下药;四、提出“治未病”理论,预防疾病。华佗擅长针灸、汤药、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让病人 和酒 服用,失去知觉,然后再做各种手术) ;创造出“五禽戏” (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强身健体) 。4、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迁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有“中国史学之父”的美誉。司马迁的精神品质: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史记的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记述范围:从 传说中的黄帝 到 西汉时期的汉武帝 之间约三千年的史事。“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意思是指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

16、活动,既肯定他们的功绩,又无情揭露他们的腐朽和罪恶。此外, 史记也写了许多下层人物的传记。这充分体现出司马迁史德高尚、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史记之所以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因为它不仅是不朽的史学著作,而且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5、两大宗教 佛教和道教佛教:佛教是一个外来宗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公元前 6 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教义:人生是苦难的;苦难的根源在于欲望;消灭欲望、忍受苦难就会来世幸福;主张众生平等(这种教义既能迎合 贫苦民众等被统治者渴求生活安定 的心理,也能满足 统治者麻痹人民反抗意志 的需要) 。佛教传入中国的

17、时间和路线:张骞通西域后,佛教于西汉末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中国第一座佛寺):东汉时期的汉明帝修建的洛阳白马寺。佛教入华的历史意义: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佛经中的“无常” 、 “一刹那” 、 “一针见血”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用语,逐渐融汇到汉语中。 )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创建道教的时间、人物和派别: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道教教义:尊奉黄帝和老子(太上老君) ,吸收神仙方术,宣传平均思想。(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农学、数学天文历法机械)与文化(书法、

18、绘画、石窟雕塑)1、农学方面 贾思勰和 齐民要术北朝(北魏末年)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技著作(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齐民要术内容丰富,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在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顺天时(顺应时令节气) ,量地利(估量土质情况)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情返道(凭主观认识违反客观规律) ,劳而无获。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和不误农时(不失农时) ,才能获得好收成。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达

19、到很高的水平。它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地理学方面 郦道元和 水经注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一书,既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山水游记散文汇集。3、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算法,即“割圆术” 。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数学贡献: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这项成就领先世界近一千年,所以也有人将圆周率叫作“祖率” 。祖冲之的数学名著缀术 ,在我国唐朝时期被定为算学的课本(数学教材) ,后传到朝鲜、日本。祖冲之的天文历法

20、贡献: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只差 50 秒。此外,祖冲之还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祖冲之的机械制造贡献: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 、水碓磨、千里船(“日行百余里” )等。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精神品质:勤学苦练、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崇尚科学。 4、书法艺术方面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独创楷书)和胡昭都是书法名家,二人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皆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西晋时期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钟、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集序 ,被后人誉为“书圣”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魏碑碑刻书法,苍劲厚重,粗狂雄浑。5、绘画艺术方面东晋的著名画家顾恺之代表: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 6、雕塑艺术方面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佛教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