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14745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和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6/12,1,2018/6/12,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1,上课啦,上地理课了,快点啊,快点准备啊,准备课本、系统集成、笔、作业本、地图,还有一颗勤奋上进的心,2018/6/12,1,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2,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2,第二单元 城市与环境,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3,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3,城市化的定义、标志和意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中国的城市化,一、城市化1含义:又叫_,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_、乡村地区转变为_地区的过程。是_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3意义,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主要动力是_。2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3动

2、力机制:农业:随着_的不断提高,农村_过剩,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工业:能够安排_就业,并为_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经济繁荣,_业相对发达。,三、城市化特点1发达国家已推进到_的发展阶段。(1)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_环境恶化,出现_的迹象。(2)一部分_和_由市中心向边缘区迁移,建设_和工业区。(3)市区_,城市_地带发展较快。(4)高水平的_连绵带。(5)城市_较高,注重_和_保护。,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目前发展_。(1)城市化推进_。(2)城市化水平_,城市化水平低的国家多在_和_。(3)一部分国家出现“_”的特点。(4)一部分表现为“_”。(5)出现城市_、基础设

3、施建设压力,城市人居环境质量_。,3.中国的城市化。(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_,城市数量_,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城市化过程是_的转型过程。(3)城市化与_协调发展;实施_战略;统筹_,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12,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12,城市化,深圳老东门(1981),新东门(2000)深圳主要商业中心,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现象?,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深圳市的变迁,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城市化,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4、的过程,归纳总结,深圳市城市用地结构,综上所述: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千米,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千米(包括宝城、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千米),特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口已近200万)。 2003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557万人。,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深圳二十多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5、?,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文明转化为城市文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懂了吗?这样的变化过程就是城市化,表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归纳总结,1.为什么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提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但无论是产业上的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还是空间上的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为根本的。,能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

6、余劳动力,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的意义-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2018/6/12,22,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4,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2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阅读教材P37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1.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2.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3.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4.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问题探究,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

7、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18/6/12,27,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2.如今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这能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呢?提示:不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先于工业化,由于人口众多且增长过多过快,导致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规模膨胀,这是一种城市经济畸形发展的表现,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水平

8、最高。,2018/6/12,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29,2018/6/12,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29,城市化的特点,据图判断:世界城市化进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起步),空前发展,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二战以后,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世界城市化进程,2530以下,低30一70,较高70以上,高,缓慢迅速缓慢,甚至停滞,缓慢快继续增大,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9、,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问题探究,试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速度等方面,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想一想,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些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从上述资料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早,慢,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晚,快,低,城市发展不合理,2018/6/12,38,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英国最高达90,Page 40,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

10、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所谓“逆” 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逆城市化的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3.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新阶段,并非城市化的倒退,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提示:正确。逆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时,城市经济发达,此时城乡差别近于消失,而且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趋向一致。,发展中国家的

11、城市化,(1)虚假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2)滞后城市化 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说

12、,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谈一谈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2018/6/12,47,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阶段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城市水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振荡阶段。“大跃进”后的调整。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文革”十年,经济停滞。19791995年的正常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时期。,1、我国城市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起步,振荡

13、,停滞,恢复正常,快速,读上面两图,结合P39阅读材料,思考:,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求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2. 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改革前,不仅速度慢,而且不稳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4、,走上正常、良性的发展轨道。1978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39.1%,到2002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0个。,P39,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2018/6/12,51,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知识小

15、结:,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动力机制,概念,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人口与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意义,人口转移 产业结构 工业化科技 文化、思想、观念,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中国的城市化,特点,1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2关于城市化的标志,表达不妥的()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城市人

16、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加,A,A,随堂巩固,3.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差距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C,随堂巩固,4.下列不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因素的是( )A就业机会多 B文化设施齐全C交通便捷 D人口增长快,D,随堂巩固,5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空前的程度中小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发展慢由于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城市用

17、地规模不断缩小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达到13.3,A,6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C,7.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表现正确的是( )A.起步晚发展快 B.城市化水平低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美国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8.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A.起步早,发展慢 B.城市化水平低C.城市发展较合理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随堂巩固,C,B,9.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错误的是( )A.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B.城市人口增加,乡村

18、人口减少C.城乡居民劳动方式、收入、文化教育差别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趋同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B.大城市发展迅速,中等城市发展缓慢C.城市用地规模减少D.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标志着该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弱,随堂巩固,C,D,11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发展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快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大城市发展慢,中小城市发展迅速,12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

19、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随堂巩固,D,D,13.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B.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C.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D.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4.下列关于城市化水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主要用城市用地规模表示C可以改变聚落形态变化D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随堂巩固,A,B,15、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

20、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16、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 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起步早 出现逆城市化 A、 B、 C、 D、,2018/6/12,60,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B,随堂巩固,A,17.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1 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 。 。2 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是 。 3 此过程称为 。,城镇面积由小到大,城镇数目由少到多,由孤立的城镇发展为城市群(带),城市人口在

21、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城市化,城市化的定义、表现和意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2018/6/12,62,鼎城九中高一地理备课组,2018/6/12,62,作业,2018/6/12,63,2018/6/12,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63,下 课, 再 见!,2018/6/12,63,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区别:郊区化与逆城市化,探究,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1.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2. 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又关系?,3. 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

22、,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不合理。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 南美国家的“虚假城市化”使城市化进程过快,超越了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而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滞后城市化”又延缓了城市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最终结果必然是导致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大幅度下降。,2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

2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6材料,找出“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在我国主要有哪些类型?,【阅读教材P36材料 】,乡村城市转变,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实际上是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在我国,乡村城市转变主要有三种类型: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来考察,世界城市化可分成四种模式。,一、同步城市化,这是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P39活

24、动第四题】世界城市化的四种模式,是指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交通通讯现代化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实际上,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二、逆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人口过度增长,造成严重的“城市病”。虚假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如墨西哥1993年城市化水平已74,明显高于同期瑞士的60、奥地利的55、芬兰的62和意大利的67。,三、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四、滞后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