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语用原则与含义、预设,一、语用原则 指总体上制约话语实施者在特定语境中合理选择语言手段实现话语意图的原则,一般归纳为合作原则以及为补救改原则而提出的礼貌原则,幽默原则、克制原则等。 合作原则的基本点认为,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双方必须合作。 合作原则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它包括以下四项准则:,1量的准则:信息适量。 2质的准则:信息真实。 3相关准则:话题相关。 4方式准则:简明清楚。,1量的准则妈妈:暑假作业完成了吗?儿子:算术做完了。作者: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编辑:我觉得字迹挺工整的。甲: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谁?乙:我女朋友。她又漂亮、又能干、又活跃,他们单位的都教她
2、“演员出身的女强人”。,2质的准则甲:美女你多岁啊?乙:100岁。学生: 贝鲁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老师:是秘鲁的。老师:如果是这样,我要说罗马时罗马尼亚的首都了。(说反话“你真坏”),3相关准则甲:吴市长的报告不怎么样,你说呢?乙:车来了,快走吧。哈里:约翰哪儿去了?汤姆:我刚才看见一辆红色的轿车停在女生宿舍旁边。 现在几点了? 我看见送信的刚过去。,4方式准则:故意违反,包括使用歧义句、用语义含糊的说法等 两个成年人在聊天,旁边有个三四岁的小孩。 甲:到什么地方去玩一玩,好吗? 乙:好是好,可别去 m-i-n s-u l-e y-u-a-n。,二、会话含义 真诚地遵循合作原则是交谈顺利进行的
3、基本保证,同时,故意机敏而又有技巧地违反某项(些)准则,又可能是体面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重要方法。如何在言谈中故意而又得体地违反某项(些)准则,成了研究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课题。(言外之意) (格赖斯,1976年),会话含义就是一种超出语句本身意义范围的意义,即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一)会话含义的产生1.违反量的准则表达会话含义不得已的推荐信剩女的自我介绍 *妈妈:暑假作业完成了吗? 儿子:算术做完了。 * 作者: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 编辑:我觉得字迹挺工整。 信息不足,甲:刚才给你打电话的是谁? 乙:是我的女朋友。她又漂亮、又能干、又活跃,她们单位的人都叫她做“演员出身的女强人”。
4、信息过量 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不足与过量对会话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件衣服不错,穿上显瘦(显年轻)。?!这款衣服有红色的吗?没有。这个颜色好,红色俗气。,推进会话的发展:老李:老张,几天不见了,还好吗?老张:还好。就是有点感到乏力。老李:去医院看了没有?老张:去了。医生说是劳累过度所致。老李:哎,我早就提醒过你,这老这样下去是会累垮身体的。(略停)你女儿工作调动办得怎样了?,甲:这几天见到小张没有?乙:没见到。听说旅游结婚去了。甲:什么,他结婚也不通知咱一声。 这里,乙提供的过量信息促进了会话的发展,究其原因,该信息对甲具有吸引力。,甲:怎么样,到我们这儿不习惯吧?乙:(坦率地)是不习惯。在山沟里
5、呆久了。甲:我也不喜欢这个地方,死气沉沉的。,阻碍会话的发展:甲1:昨天,我看了一部武打片,片名是笑傲江湖,你看过没有吗?乙1:没有。我对功夫片没有兴趣。,2.违反质的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教师:贝鲁特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学生:是秘鲁的。 教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说罗马是罗马尼亚的首都了。 *他真是我的好朋友,让我妻离子散。,这种说法常见于熟语,如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公鸡也会下蛋了”等。,3.违反相关的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故意违反相关准则,就是故意说些不切题的话。人们所熟悉的“顾左右而言他” ,就是故意违反相关准则。例如: 甲:校长的报告不怎么样,你说呢? 乙:今天天气真热。,哈利:约翰哪
6、儿去了? 汤姆:我刚才看见一辆红色轿车停在女生宿舍旁边。 甲:现在几点了? 乙:我看见送信的刚过去。,4.违反方式的准则表达会话含义 故意违反方式准则,包括用歧义句、用语义含糊的说法。如: 某算命先生给人看相时说:“你父在母先亡”。 三个赴京赶考者请算命先生测算,算命先生只伸出了一根指头。 小张与女朋友小李及小李的母亲一同在西湖划船,小李的母亲突发奇想,问小张:“要是这时船翻了,你先救谁?”小张略微一顿,说:“先救未来的妈妈。”,(二)会话含义的特点(1)可取消性 他真是我的好朋友。(2)不可分离性(与语句的关系)(3)可推导性(依赖语境),(4)非归约性 你可真是个大好人。(5)不确定性(语
7、境义) 老张就是一台机器。 他就是一骆驼。,三、礼貌原则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Leech)对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作了必要的补充和补救。布朗和列文森也认为交际者一般是出于礼貌的考虑才违反合作原则的(面子保全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内容包括:,(一)得体准则 1) 尽量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2) (二)慷慨准则 1)尽量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2),(三)赞誉准则1)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2)(四)谦逊准则1)尽量少赞誉自己。(西)2)尽量多贬低自己。(中),(五)一致准则 1)尽量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2)(六)同情准则 1)尽量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不一致。 2),.Could
8、you possibly pass me the book?(很有礼貌).Will you pass me the book?(较礼貌).ass me the book.(欠礼貌),语言规则是相对静态的,而语言的运用则是动态的,随着语境的变化会发生功能变化,祈使句本质上不礼貌、带有命令的口吻,对长者不宜使用,可是教师对学生、上级命令下级,使用祈使句会显得更经济、更得体。朋友之间用过于客套的话反而给人以距离感、不亲切,让人感觉不受欢迎。,得体准则示例NBA2000年赛季中,湖人队的奥尼尔在和快船队的比赛中,一人独得61分,比赛结束后,他说:队友们期待我在比赛中拿到50分,我试着做了;然后它们还不
9、满足,期待我得到更多,结果就是这样,感谢队员和菲尔给我这个机会,慷慨准则示例有一次也是没话找话说,说是他早晨出来碰到一对老夫妻在门口吵架,男的骂女的是秃尼子,女的骂男的是老滑头。对门的老头出来劝架了:“别骂啦,你们的水平比我差得远哩!”老头儿把帽子一脱,头上连一根毛都没有,油光光的。,赞誉准则示例“你说这齐大妈呵,”冯小刚走过来,“每回见她每回我就纳闷,这身子骨怎么就这么硬朗?精神头儿怎么就这么健旺?风吹雨打全不怕我羡慕您!”“咳,还不是打小吃苦,摔打的。”齐大妈笑得皱纹模糊了眉眼。,“要说人有活一百八十岁的我信。”冯小刚还说。“可不,搁咱们这儿这叫寿星,搁港台齐大妈就是人瑞了。”于观也帮腔。
10、“得了小哥儿几个,留点好话儿明日上街上说去,大妈这已经没少听蹭了。”齐大妈美颠颠地拎了篮颤巍巍往外走。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谦逊准则示例北静王见他(宝玉)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到:“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潘郡余恩,果如所言,亦萌生辈之幸矣。”,可见,礼貌原则比合作原则具有更高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前者保持了社会平衡和友好关系。但是,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礼貌原则可能会让位于话语内容,屈居次要地位。,如贾母对王熙凤的称呼:0贾母回头(向凤姐)道:“猴儿,猴儿,你不怕割舌头下地狱?”(29/310)1贾母听
11、说,便笑道:“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35/370)2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40/429)3(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 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3/28),四、预设在语用中的作用 “预设”(presupposition)和“前提”(precondition)原本是同义词,但是作为科学术语,二者已经有了分工。“前提”用于逻辑学的推理中。 预设指隐含于一个断言中的为交际双方共知的信息。,预设触发语:预设往往是由话语中某些特定的词语引发出来的,这些引发预设的词语称为预设触发语 。1动词性预设
12、触发语。例如:小王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预设:小王犯了错误)小李学会了下棋。(预设:小李以前不会下棋)老张戒了烟。(预设:老张以前抽烟)请把门关上。(预设:门是开着的),2副词性预设触发语。例如:老师又布置了一篇作文。(预设:老师布置过作文)今天更冷了。(预设:昨天冷)3代词性触发语。例如:谁来了?(预设:有人来了)你买什么?(预设:你买东西),4修饰性、限定性预设触发语。例如:在比赛中他发挥了应有的水平。(预设:有比赛;他有一定水平)他的电脑出了故障。(预设:他有电脑)他上大学以前就结了婚。(预设:他上了大学),预设在交际中的作用:1.减少断言单位,减轻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负担; 我儿子上小学三
13、年级了。2.以隐蔽的形式体现交际意图,增强表述的影响力。 不化妆不出门的小丽来了。*可以利用预设设置陷阱: 你今晚看电视超时了。,五、语用推理 会话含义是通过语用推理推导出来的。语用推理不同于逻辑推理,它有自己的特点和机制。 语用推理包括判别、投射、推导三个步骤。 判别:对有关话语是否违反了合作原则作出判别,即判别的依据是“合作原则”。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又要让对方明显地察觉到,这样的话语才会有会话含义。,判别以相关准则为基础,进而考察其他准则:完全相关遵循“质”(不需语用推理) 提供答案 违反“质” 部分相关违反“量”(过量或不足) 合作 不愿 违反“质” 不能 违反“方式” 不提供答案 不敢
14、 不便 不相关 不合作(不需语用推理),甲:我觉得小李和小张都表现不错。 乙:是的,小张的确表现不错。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甲:我那把雨伞哪儿去了? 乙:刚才小王走的时候正好下雨。,投射:将接收到的话语投射到“期待”上。 上课前小学教师问值日生 教师:你值日的任务完成了没有? 值日生:我擦了黑板和教师的桌子。 教师期待: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将回答投射到期待上,发现不符。,推导:找出有关话语会话含义的回溯过程。 案例 甲:周部长的报告不怎么样,你说呢? 乙:天气冷了,该穿大衣了。 判别:不相关合作不提供答案。 合情溯因过程如下: 甲说话不清楚,乙没听明白,所以乙未提供答
15、案(甲据当时讲话的情况判断,话讲清楚了)否定 乙的听觉有问题,所以没听明白(甲据对乙健康情况的了解)否定 讲话时环境嘈杂,乙听不清楚(甲据讲话时环境的判断)否定 乙水平所限说不出看法(甲据对乙的了解)否定 层层否定 这个问题很敏感微妙,乙不愿意谈故意不表态。,第五节 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语境中的各种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客观因素中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中有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我一个小时后回来,钥匙在老地方 主观因素:我(张三) 客观因素: 间接因素:老地方(背景、习俗) 直接因素: 语言因素:上下文 非语言因素:回来(回到房间),第六节 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 “不虞现象”
16、就是始料不及的现象。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发生了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效果既会有好的,也会有不好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会带来不良后果、造成语言交流障碍的不虞现象。,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可能产生在两个层面:语义层和语用层。 语义层的不虞现象,常常是由歧义引发的。 例如 “李宁牌”高级运动服曾将李宁的英文名字写作LINING,可这在英语意为“衣物的衬里”,读作lainiN。后来这个商标改为LINING,才避免了误会。,语用层的不虞现象,常常是由语用失误造成的。即不是由句子的语义造成的,而是运用场合不当造成的,故称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可能来自语言表达的
17、场合和对象不当。如:一位女售货员推销新型的罐头刀,她自己示范一次以后人请身旁的一位三四十岁的围观者试开,以示这种罐头刀方便好用。那个人把罐头打开以后,女售货员以幼儿园教师的口气说:“这位先生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围观的人一听马上哄堂大笑起来,弄得那个男子不高兴地立刻走开了。这大概是那位女售货员始料不及的,这句话对六七岁的孩子说效果就会不同。,语用失误也可能来自语言表达的习惯不同。 例如,有一次,有一位中国人坐上了一位英国人的小汽车。英国人开动车子的时候,中国人关切地用英语说了句Bemore careful,意即“要多加小心”。这本是善意的关心,但是在英语中,这带点教训的口吻,使得那位英国人不大高兴。这也是发话人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