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旦大学 2014年本科生转专业(含 大类)考核方案 2014 年中国语言文学系转专业考核规则 一、 申请条件 : ( 1) 修读过中文系开设的 (A)“综合教育课程”中“选修课程”之“人文科学与艺术”类课目或 (B)“文理基础课程”中“人文类基础课程”之课目或 (C)中文系相关专业课程,成绩优良。 ( 2) 在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有特出专长和表现者(如创作得奖、正式发表作品、撰写规范学术论文等)。 二、 申请材料 ( 1) 以往课程的成绩证明。(已修之全部) ( 2) 申请人转专业陈述书。( 1000字以上) ( 3) 有关专业论文或创作。( 2000字以上) 三、 审核规程 ( 1) 符合
2、学校有关规定和上述申请条件之一或全部。 ( 2) 审查申请材料后择优参加由 3位及以上教授的面试。 ( 3) 依据课程成绩、提交材料及面试表现选择接受。 咨询电话: 65642302 咨询地点:光华西主楼 1105 2014 年“历史学系”、“旅游学系”本科生转专业考核细则 一、历史学专业 一、 申请条件 1) 具有一定的文科素养,成绩优秀的学生皆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2) 文、理、工、医专业的学生不限。 二、 审核程序 1)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细则第一条的要求。 2) 参加由我系组织的面试。 三、 审核依据 1) 综合参考学生的学科背景、平时成绩和面试成绩,按打分成绩高低排序,择优录取。 2
3、) 社会人文学科学生成绩优异者优先。 四、 审核结果 1) 经过审核成绩合格者,转入我系,参照历史学系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计划作为其新的修读计划。 2) 经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接受。 咨询电话: 65643148 咨询地点:光华西主楼 1904室 二、旅游学专业 一、 申请条件 1) 具有一定的经管(尤其是高等数学)素养。 2) 文、理、工、医专业的学生不限。 3) 成绩绩点在 2.8以上。 二、 审核程序 1)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细则第一条的要求。 2) 参加由旅游学系组织的综合面试。 三、 审核依据 1) 综合参考学生的学科背景、平时成绩和面试成绩,按打分成绩高低排序,择优录取。 2) 高考
4、第一志愿为经济学、数学或管理学者优先。 四、 审核结果 1) 经过审核成绩合格者,转入我系,参照旅游学系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计划作为其新的修读计划。 2) 经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接受。 咨询电话: 65643148 咨询地点:光华西主楼 1904室 2014 年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本科生转专业考核方案 根据学校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等条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2014年转入我院系的学生实行以下考核规则: 一、 申请条件 对文物、博物馆、考古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有兴趣的文理科学生。 二、 申请材料 1) 以往课程的成绩证明。(已修之全部) 2) 申请人转专业申请书。( 1000字以上) 3) 进入
5、本系就读的学习和研究计划书。( 2000字以上) 三、 审核程序 1)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细则第一条的要求。 2)审查申请材料后择优参加由我系组织的文博综合知识面试,面试考核小组成员由教授和副教授组成,人数不少于 3人。 3) 依据课程成绩、提交材料及面试表现选择接收对象。 四、 审核依据 以文博综合知识面试成绩为依据,同时参考平时各科成绩。 五、 审核结果 审核成绩合格者,转入我系。大学一年级本科生以文博系同级本科生教学计划作为其新的修读计划,同时补上本专业其他必修课程;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将插入下一级,以文博系下一级本科生教学计划作为其新的修读计划,同时补上本专业其他必修课程 。 六、 文博综
6、合知识面试考核范围 1)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青铜、陶瓷、书画等)、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等基本知识。 2)参考教材:参见文博系有关课程参考书。 咨询电话: 65643739 杜朝霞老师 咨询地点: 200号楼 111室 2014 年哲学学院本科生转专业考核规则 根据学校教务处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结合哲学学院的具体情况,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订 2014 年哲学学院接受转专业学生的录取考核规则。 一、 申请对象的条件: 1、有较好文化素质、较强理论思维能力、对哲学(哲学专业或国学方向)有较浓厚的兴趣、较大培养潜力的复旦 2013 级本科生或 2012 级未申请过转专业的本科生。
7、2、申请对象须完成已修读考核课程计划、绩点在 2.0 以上,政治思想合格、身心健康。 二、 接受专业: 哲学 哲学(国学方向) 宗教学 国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内很多知名的高校都建立起来了。国学必将在国内知名大学中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为满足广大学生学习国学的高涨热情,为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复旦大学在哲学学院本科哲学专业内设立国学方向,本次招收第 4 届国学班。计划最多接受名额为 15 名。有志向修读“哲学”(国学方向)的 2013 级本科生或 2012 级未申请过转专业的本科学生,可以在本次参加转专业程序修读该专业。学生进入哲学学院后,按哲学专业(国学方向)计划培养。咨询电话: 65643
8、281,咨询地点:光华楼西主楼 2312 室。 三、成立转专业考核录取 工作小组 1、成立由负责本科生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的哲学学院录取 13 级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小组; 2、小组成员由哲学学院教授、副教授 5 人组成,负责审核面试者的资格,参加申请者的考核、面试以及录取工作。 四、录取程序: 1、公示录取规则,工作细则,接受学生咨询;各类规则、咨询的时间和地点将在哲学学院的网站上公布。 2、根据学校的时间进度,申请者在学校的 URP 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中报名,填报申请表格。工作小组对申请转入哲学学院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凡符合申请条件的 2013 级本科生或 2012 级未申请过转专业的本科学
9、生 ,均可获得面试资格(其中申请国学方向的同学需要在面试之前经过简单的笔试)。 3、学院录取工作小组对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进行面试,面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抽取题目回答问题,老师当场提问,由此对申请者的知识面、理论思维能力和对哲学以及国学的兴趣进行全面评估。 五、录取与审核: 1、根据全面选拔优秀学生、在录取上宁缺勿滥的原则,综合学生的课程成绩,面试的成绩,以及平时的表现,学院录取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小组根据面试情况提出录取名单,将并报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 2、将录取名单报学校批准,并指导录取学生制定新的修读计划,并将该计划归档,作为该生毕业时的资格审查依据。 咨询电话: 65643281 咨询地点
10、:光华楼西主楼 2312室 2014 年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接收学生转专业审核方案 一、 欢迎有志进入英语、翻译、日语、德语、法语、俄语、朝鲜语专业学习的本科生申请转入我院。 二、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各系将组成 3-5 人工作小组,对申请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核;并成立学院工作领导小组。 三、 审核内容包括: 1. 申请学生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各门功课成绩优良)。 2. 申请学生提供证明其外语能力和特长的有关材料;获国家级外语大赛前三名者优先考虑。 3. 初选合格同学参加由外文学院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综合测试学生所考语种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四、 学院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核结果,集体讨论决定最终录取名单,并
11、将结果报校教务处审批。 五、 通过考核转入的学生,我院将根据其考核成绩安排何年级学习。 咨询电话: 65642094,张萍老师。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14 年 3 月 2014 年 新闻学院关于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实施细则 本着 “ 公平、公正、公开 ” 的原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根据校教务处有关要求,并结合本院 2+2 本科教学改革的实际状况,特制定 2014年度转专业工作细则如下: 一、申请条件: 由于新闻学院自 2012 年秋季学期起实行 2+2 本科教学改革,以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因此, 2014 年本科生转专业的对象仅限于 2013年未申请过转专业的 2012级本科生。 二、计划录
12、取额度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录取数:20人。 三、审核程序: 1. 建立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和考核工作小组 1)按照学校要求,学院建立由党政领导成员、各系系主任组成的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为审定学院转专业工作规则,确定本院本科生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全面负责新闻学院的录取工作; 2)建立本科生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由相关专业的教师组成。其职责为组织负责实施初试、复试和评估工作考核与录取等,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 2信息发布 根据学校和本学院的有关规定,公布新闻学院转专业工作细则及相关的考核遴选程序及补充规则。 3. 接受与审核申请材料 根据
13、学校规定的时间,申请转专业学生通过学校 URP 信息化 教务管理系统报名,填表申请表格。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将配合考核工作小组进行审核。 4. 初试 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将参加初试。初试为笔试。笔试时间为 2小时,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笔试内容(考生可以从下列两类题目中任选一类作答): 1)对近半年来国内外发生较大影响的某一新闻事件撰写一篇 500-800 字的 时事评论; 2)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对某一类大众消费市场或某一个大众消费产品的基本状况、撰写一篇 800-1000字左右的描述性文章。 5.复试 笔试成绩合格的申请人将参加复试; 复试为面试。每位申请人将接受 15分钟的面试。面试时
14、间与地点另行通知。 面试内容包括: 1)自我介绍和个人陈述:一般需陈述申请转专业的理由、展现对原专业和所申请的专业的理解、曾从事的相关的实践和成绩、学业设想等; 2)问答:面试老师根据申请人情况提问,申请人须当场回答。 6录取工作 考核工作小组、考核专家小组将根据申请人以下三方面的情况做出综合评定,确定拟录取名单: 1)大学课程成绩,特别是原专业的相关课程成绩; 2)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 3)平时表现。 拟录取名单经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上报学校终审、公示。 四、转入学生的学习安排和学分转换与确认 学分转换 转入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 2012级本科生,其在原专业两年所修读的课程
15、及所获得的学分,须经新闻学院转专业考核工作小组审核后予以认定与转换。 咨询电话: 55664699。 新闻学院 2014年 3月 2014 年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转专业工作的相关细则 根据学校关于启动本学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我院就外专业学生转入我院相关专业制定如下细则: 一、申请条件 1.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的 2013 级本科生;或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 2012年未申请转专业的 2012 级本科生; 2.品行端正,没有任何违法或违犯校规校纪的记录。 3.绩点高于 3.0。 二、计划名额 申请转入的学生必须来自社会科学试验班之外的专业或大类的(大一和大二)同学。我院接收转专业名额为
16、22 人。国际政治专业 8 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6人、行政管理专业 8 人。 三、考核方式 1我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小组,教学副院长为考核小组组长。下设国际政治、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三个分组,每组至少 3 名教师。 2考核形式为面试。由三个分组对报名学生进行面试。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志趣以及大学一年级所学文理基础课程等的掌握程度,并给出考核结果。 四、 录取依据: 1面试和绩点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2院内 2012 级学生专业互转名额每个专业接受不超过 2 人。 五、 审核结果 1经我院录取后,进入原年级学习,经申请也可降级。 2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均须参照所在年级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作为其新
17、的修读计划,学籍管理均转入相应年级。 3.在 2014 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将由教学秘书对转入我院的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完成学分 转换。 有关事宜请询问我院本科教学秘书王诗炜老师,联系电话: 55664294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4 年 3 月 21 日 2014 年 法学院度本科生转专业审核规则 根据学校教务处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结合法学院实际情况,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 2014 年拟申请转入我院法学专业的学生和实行以下考核规则。 第一条 计划录取额度 申请转入学生只能按法学专业申请,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上报接受名额,并由教务处核定并公布具体录取名额。 第二条 申请学生
18、条件 1、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的 2013级本科生;或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2013年未申请转专业的 2012级本科生; 2、申请人必须通过已修读学年修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 3、品行端正,没有任何违法或违犯校规校纪的记录。 第三条 工作流程和审核程序 1、公示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审核规则,并接受学生咨询 根据学校规定、法学院规则、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对申请学生的补充审核规则,所有审核规则将一并进行明确公示,发布于教务处网站。 规则公示期间,学院集中安排时间接受拟申请学生咨询,时间和地点由本科教学办公室安排。 2、接受学生申请,并审核申请材料 根据学校时间进度,学生在学校 URP信息化教务
19、管理系统报名,填报申请表格。学院本科教学办公室对所有申请学生材料进行初选审核,接受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第二条要求的学生申请。 3、组织笔试和面试 如果申请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核定的录取名额 2倍,则于面试之前先行组织一次笔试。通过笔试,学院选拔拟录取名额的 1.2倍的学生数进入面试。如申请人数未超过学校核定的录取名额的 2倍,则所有申请学生直接进入面试阶 段。面试语言为中英文;笔试的科目以及笔试、面试的时间、地点由法学院本科教学办公室公布。 ( 1)笔试内容:与申请转入或分流的专业的相关基础学科知识以及英语。 ( 2)面试内容(供参考):自我介绍 (包括高考及原来学习工作、在班级排名、学习基础
20、、主要优势、申请转入或分流入我院的目的、未来的志向等 );老师当场提问并当场回答。 4、汇总并公布结果,决定录取转入学生名单 根据申请学生下列三个方面表现,综合评定。( 1)大学课程成绩,特别是所申请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成绩;( 2)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 3)平时表现。 学院根据综合表现确定拟录取名单并上报学校,由学校最终审定并公布法学专业录取名单。 第四条 转入学生的学习安排和学分转换 指导转入学生制定新的修读计划,并将该计划归档,作为毕业资格审查的依据。在学生转入新专业前已经获得的学分中,凡符合新的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经转入院系与有关任课教师确认后予以承认,且要求在一学期内完成。凡不符
21、合转入院系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可作为任意选修课记录。 第五条 学院成立本科生专业分流领导小组和考核录取小组 1、按照学校要求,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成员组成的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录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为审定和指导学院转 专业审核规则,确定法学院 本科生转专业 考核录取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全面负责法学院的录取工作。 2、学院成立学院本科生转专业考核录取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根据法学 院相关实施细则 组织考核与录取等具体工作,确定拟录取学生名单,报学院领导小组审批。 咨询电话: 51630119 陈老师 。 复旦大学法学院 2014年 3月 2014年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本科生转专业方案 1.
22、2014年 ,本院接受转专业名额见学校公布 。 2.申请者 的基本资格参照 学校 教务处的标准。 3.申请者 要参与转专业的专门面试。学院 根据 申请者的申报志愿情况,统筹安排各专业的 申请者 进行面试。 4.转专业 的 进程 按照学校的 统一 安排进行 。 5.联系人 :吴丹丹 老师 联系电话 : 65642735 Email: 咨询 地点:文科大楼十楼 1019办公室 (工作时间) 2014年经济学院本科生转专业考核规则 一、 申请条件 1. 复旦大学 2013年级本科生, 2012年级本科生中未申请过转专业的学生。 2. 申请转专业学生在校成绩排名必须在其所在大类或专业的前 10 (保
23、留小数点后 1位,以四舍五入计算 )。 3.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限报一个专业,录取过程中不予调剂。 4. 不接受经济管理试验班及经济学院内学生的互转申请。 二、 审核程序 1)申请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由经济学院统一组织的 高等数学 B 上、下 和 英语 两门课程的闭卷考试。如填报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的学生须加试 数学分析 。 2)两门课程考试成绩须分别达到 60分为及格,方可参加面试。 3)面试合格的学生,须同经济学院签署转专业协议,否则不予录取。 三、 审核结果 1) 经考核(笔试、面试)成绩合格者,可由本人选择相应的年级学习。 2) 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均须参照所在年级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作为其
24、新的修读计划,学籍管理均转入相应年级。 2014 年管理学院本科生转专业 考核 细则 根据学校教务处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结合管理学院实际情况,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 2014年将转入 管理学 院的转专业学生实行以下考核规则。 一、计划录取额度 申请转入的学生必须来自经济管理试验班之外的专业或大类。管理学院计划接收转专业名额为 30人。 二、申请学生条件 1、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的 2013级本科生或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去年未申请转专业的 2012级本科生。 2、已修高等数学(上、下)( A)、( B)类或数学分析 B( I、 II),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入。 ( 除
25、已修 高等数学(上、下)( A)、( B)类 且 考试成绩达到 A类或 已修 数学分析 B( I、 II)并成绩合格的同学,其他转入学生都需修读我院数学分析 B( I、 II), 且不能免修、免听。 ) 备注:凡修读高等数学(上、下)( A)、( B)类的学生,如通过转专业进入管理学院,学院后续要核实第二学期数学课程修读和成绩情况。 三、工作流程和审核程序 1、公示管理学院的审核规则,并接受学生咨询。 根据学校规定、我院规则、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对申请学生的补充审核规则 。 所有审核规则将一并进行明确公示,发布于管理学院网站。规则公示期间,接受学生咨询。 2、接受学生申请,并审核申请材料。 根
26、据学校时间进度,学生在学校 URP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报名,填报申请表格。教学管理办公室对所有申请学生材料进行审核,接受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第二条要求的学生申请。 3、组织笔试和面试。 如报名人数不超过公布录取学生名额,则所有报名学生自动转入 管理学院 学习。如报名人数超过录取名额的 1.5倍,则于面试之前先行组织一次笔试 。如报名人数多于录取学生名额 ,但不超过 1.5倍 时,则所有报名学生直接进入面试阶段。面试语言为中英文;笔试的科目以及笔试、面试的时间、地点将公布在我院网站。 1) 笔试内容:与申请转入专业相关 的 基础学 科知识;英语。 2) 面试内容(供参考):自我介绍(包括高考及
27、原来学习 情况 、在班级排名、学习基础、主要优势、申请转入我院的目的、未来的志向等);老师当场提问。 面试小组由不少于 五 人的专家组成,每名学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 15分钟。 4、汇总并公布结果,决定录取转入或分流学生名单。 录取原则:根据申请学生下列二个方面表现综合评定 : ( 1)大学课程成绩,特别是 与 所申请专业相关课程的成绩;( 2)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 。 上述两项各占 50%,最终按照总成绩决定录取结果。 四、转入学生的学习安排和学分转换 1.新进学生一律 降级转入管理学院,跟随下一年级学生一起学习 。 2.指导转入学生制定新的修读计划,并将该计划归档,作为毕业资格审查的依据。在学
28、生转入 管理学院 前已经获得的学分中,凡符合新的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经转入院系与有关任课教师确认后予以承认,且要求在一学期内完成 学分认定 。凡不符合 管理学院 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可作为任意选修课记录。 五、接受咨询: 咨询电话: 25011489、 25011487 咨询地点:管理学院李达三楼 201室教学管理办公室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 2014 年 3月 2014 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言(对外)转专业考核规则 一、 申请条件 : ( 1)必须是符合学校申请转专业 条件 的本科外国留学生。 ( 2)必须具有较高的汉语言基础,完全能适应本专业的学习。 ( 3)已
29、经修读的课程中,如有与本专业课程计划中一致或者接近的课程,考试不能为不及格。 二、 申请材料 ( 1) 以往课程的成绩证明。(已修之全部) ( 2) 申请人转专业陈述书。( 800字左右) ( 3) 如有证明其特长的证书,需要提交。 三、 审核规程 ( 1)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上述申请条件之一或全部。 ( 2) 审查申请材料后择优参加由 3位教授参加负责的面试。 ( 3) 依据课程成绩、提交材料及面试表现选择接受。 四、 专业安排 汉语言(对外)专业含“汉语言文化”及“商务汉语”两个方向,各安排 3个计划接受学生申请。 咨询电话: 65642256 胡明 咨询地点:光华东主楼 907 2014
30、 年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含学科大类)考核细则 数学 科学 学院是复旦大学最有学术氛围的地方,欢迎真正喜欢数学的学子 。 转系名额由学院按照学校规定确定 , 2014年最多不超过 29个 。 申请条件:对数学有兴趣 , 各科成绩合格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1. 按时完成所在专业修读计划中的数学课程,且数学课程成绩为 B 类或以上的理、工、医专业学生。 2. 中学期间数学成绩突出的文科生。 3. 两位数学教授联名推荐的学生。 考核程序: 1.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细则第一条的要求。 2. 参加由我院组织的数学综合测试笔试 ,特别优秀者直接录取 (名额不超过总数 1/3)。 3. 其他笔试成绩符
31、合要求学生参加我院组织的面试。 学院将本着公正公平择优录取的原则 , 录取结果将被公示。 录取者按自己意愿和能力编入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学习。 注释 : 对申请进入二年级的学生的面试要求将可能高于申请进入一年级学生。 申请进入二年级学习的学生请考虑以下因素: (1)一年级高等代数课是必须要补修的, (2)未修数学分析 A的学生必须修读数学分析原理,( 3)以上两个课可能和二年级其他课程冲突, (4) 学生毕业时间最终取决于学分要求。 数学综合测试考核范围: 初等数学,极限,导数及其应用,积分,解析几何,线性代数 参考教材: 1) 高等数学(第三版)(上、下);金路、童裕孙等编 2) 空间解析几何;
32、黄宣国编、数学分析(上);陈纪修 等编、高等代数学:姚慕生编 咨询电话: 65642344 咨询地点: 光华楼东主楼 1510室本科生教务办公室 2014 年物理学系本科生转专业考核细则 为了适应当前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需要,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转入物理学系继续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和录取工作,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 申请 凡满足下列条件的复旦大学本科生可以申请进入物理学系继续学习: 1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成绩在 B以上,大学物理或普通物理成绩 B以上的理、工、医 各专业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曾获得省级物理竞赛二等奖及以上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2中学期间数学物理成绩突出,曾获得省级物理
33、竞赛一等奖的文科一年级学生。 3不满足上述条件,但对物理兴趣浓厚,思想敏锐,自学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二考核 对于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上述申请条件的学生,物理学系将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申请者进行考核。 1 对于只学过 B、 C、 D类高等数学的申请者将加试高等数学。 2 对于只学过一学期普通物理课程的申请者将加试大学物理。 3 对于通过上述测试的申请者和学过高等数学 A或数学分析及大学物理的申请者,由专家组对其进行面试。 三 录取 1 面试后由专家组根据测试成绩和面试情况,参考高考的数学、物理成绩,给出最后的考核成绩,择优录取。 2 在同等条件下,高考时以物理学系为第一志愿者优先考
34、虑。 3 录取后将为其制定新的修读计划。对于成绩优异者转入物理学系同一年级继续学习,对于有困难者将转入下一年级继续学习。 四 参考教材 对于参加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测试的申请者,可使用下列参考教材: 1高等数学(上、下),童裕孙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物理学基础哈立德编,张三慧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咨询电话: 65642364 咨询地点: 物理楼 227室 2012 年化学系本科生转专业考核规则 根据学校教务处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化学系对申请转入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实施以下考核细则。 一、申请条件 1. 符合复旦大
35、学关于“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要求的本科生。 2. 身体条件符合化学类专业招生要求。 二、审核依据 1由化学系考核小组以面试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录取名单。 2评估依据:学生在原专业学习的成绩,兼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和普通化学实验等课程成绩,成绩优良者优先录取。 三、审核结果 1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合格者,并已修读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学习,可参照化学系本科二年级教学计划作为转专业后的修读计划。 2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合格者,尚未修读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学习,可参照化学系本科一年级教学计划作为转专业后的修读计划。 3资格审查不通过或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化学系将不予接收。 咨询电话: 6
36、5643819 咨询地点:化学楼 228 室 高老师 2014 年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审核方案 根据学校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等条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2014年转入我院系的学生实行以下考核规则: 一、审核的内容: 1. 申请学生须提供第一学期的成绩单。 2. 申请学生须参加学院组织的面试。面试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知识、思维能力等。 3. 申请学生可提供高考成绩单和任何能证明其能力、特长、成果的资料。 二、院考核小组根据面试结果决定拟录取名单,并上报校教务处,最终录取结果以复旦大学教务处公布为准。 咨询电话: 65642804。 2014 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转专业考核录取规则 本
37、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 2014 年申请转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按照以下规则进行考核。 一、 申请条件 1 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的本科生; 2 按时完成所在专业修读计划中的教学课程,其平均成绩 B 以上,且修读的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等各门成绩都在 B 以上,如果在中学期间在物理或数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高考应为理科考生,上海考生加试课目原则上为物理。 3 不接受技术科学试验班及信息学院内各专业的互转学生申请。 4 本科生转专业后, 1 年内不得申请出国(境)交流项目。 二、 接受名额 信息学院各专业的 接受名额以教务处公布为准。 三、 审核程序 1.
38、 符合本规则第一条的要求,由学生本人提出转专业申请; 2. 学院成立转专业领导小组,初审学生申请材料,遴选符合条件、成绩优秀的学生,确定参加转专业考核 (面试 )的学生名单; 3. 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各专业专家小组考核,考核形式以面试为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等。面试考核范围: 1)申请转专业的理由; 2) 对相关转入专业的理解及个人未来发展的规划; 3) 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4. 考核小组将考核结果上报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由学院最终进行审核确认名单,统一上报复旦大学教务处 四、审核 依据 1. 各专业的成绩要求(成绩和绩点)。 2. 申请者在校学习情况 3. 申请者综合素
39、质及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 五、转入学生的学习安排和学分转换 1原修读非技术科学类平台课的学生原则上跟随下一年级学生学习; 2. 转入学生均属于信息学院各专业的学生 3. 在学生转入新专业前已经获得学分中,凡符合新的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经转入院系确认后予以承认。凡不符合转入院系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和学分,可按任意选修课程记录 六、 其它事项 本规则未尽事宜,由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咨询电话: 65642757。 地点:物理楼 141 室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 年 3 月 2014 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考核规则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
40、于 2014 年转入学院的学生实施以下考核规则: 一、 申请条件 1. 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的本科生。 2. 按时完成所在专业修读计划中的数学课程、计算机课程,平均成绩 B 以上。如果在中学期间在计算机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则可适当放宽。 二、审核程序 1. 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领导小组,初审学生申请材料,并决定参加审核的学生名单。主要以面试形式进行审核(结合笔试进行)。 2. 审核结果由学院审核后统一上报复旦大学教务处。 三转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安排和学分转换 1原修读非技术科学类平台的学生转入后原则上跟随下一年级学生学习。 2学生在转入新专业前已经获得学分中,凡 符合新的教学计划要
41、求的课程及学分,经转入院系确认后予以承认。凡不符合转入院系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和学分,可按任意选修课程记录。 咨询电话: 51355555转 23分机,龚洁老师。 2014 年材料科学系本科生转专业考核规则 为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机会,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院系细则等条例,材料科学系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开展本科生转专业院系工作,特制定相关条例如下: 一申请条件 1. 符合复旦大学关于 “本科生转专业院系实施细则 ”要求; 2.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均需 已修读自然科学 试验班、技术科学 试验班 或医学类 的 基础 教育 课程; 3. 身体条件符合材料科学类招
42、生要求; 4. 同意参加由材料科学系统一组织的综合素质考核(面试)和实施的教学计划指导。 二录取依据 1. 材料科学系成立考核小组对申请转专业院系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以面试为主,必要时进行笔试),按考核(面试)成绩( 50%)和已修课程学习成绩( 50%)择优录取。 2. 各专业将审核结果汇总上报系转专业院系考核领导小组,由系审核后统一上报校教务处。 具体事宜请咨询材料科学系教学秘 书施展 和黄郁芳 老师。 咨询电话: 65642379 咨询地点:光华楼东主楼 607 室 2014 年高分子科学系本科生转专业考核细则 根据学校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结合高分子科学系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43、一、 申请条件 1)普通化学成绩优秀的理、工、医专业学生。 2)中学期间化学成绩突出的学生。 二、 审核程序 1) 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和本细则第一条的要求。 2) 参加由我系组织的普通化学综合测试。 3) 综合测试成绩达到要求者择优参加我系组织的面试。 三、 审核依据 以普通化学综合测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为依据,同时参考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的成绩择优录取。 四、 审核结果 1) 经审核成绩合格者,转入我系后, 对于成绩优异者, 参照高分子科学系本科同年级学生教学计划作为其新的修读计划, 对于有困难者将转入下一年级继续学习。 2) 经审核不合格者,不予接受。 五、 普通化学综合测试考核范围 1) 高分子
44、科学系本科一年级普通化学讲授内容。 2) 参考教材:普通化学原理 (上、下 ) 金若水,王韵华,芮承国等编。 咨询电话: 65642862 咨询地点:光华楼东主楼 515 室 2014 年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转专业审核规则 根据学校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细则等条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 2013年转入我院系的学生实行以下考核规则。 一、审核规则 1. 严格遵循 “ 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 ; 2. 身体条件符合环境科学专业招生要求; 3. 审核内容 1) 转入学生第一学期成绩 或转入学生前三个学期的成绩 。 2) 申请转入学生必须参加面试(时间另行通知),综合面试情况及学习成绩,择
45、优录取。 二、审核程序 成立转专业审核领导小组;初审学生申请材料,并决定参加面试的学生名单。根据面试结果以及第一学期的成绩,由审核小组成员进行综合评议后确定接受名单,并上报教务处。 学生咨询、审核时间和地点的具体安排将公布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网站。 三、教学计划 转入我系的学生原则上按本专业二年级教学培养计划修读。考虑到转入我系的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各院系教学培养计划不同,如差异太大,将按下一年级教学培养计划修读。 咨询电话: 65643741 马书晶 老师 咨询地点: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学办公室 2014 年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本科生转专业审核规则 一、申请资格: 1. 符合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的 2
46、013 年本科生或去年未申请转专业的 2012级本科生。 2. 文、理、医、工专业学生兼收。 3. 同意参加由力学系统一组织的综合素质考核(面试)和实施的教学计划指导。 二、审核程序 1. 成立力学系转专业考核小组,对申请转入本系的学生以面试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2. 考核结果上报力学系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后,统一上报校教务处。 三、审核依据 1. 面试将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志趣以及大学一年级所学文理基础课程等的掌握程度,综合参考学生的学科背景、第一学期成绩,给出考核结果。 2. 对力学、数学、航空航天或者工程科学技术等有浓厚兴趣,在中学期间数学、物理等成绩优秀者考虑优先录取。 四、审核结果 1.
47、 根据考核的结果,在学校规定的计划数内予以审理录取。对于拟录取的学生,由本系转专业考核小组根据实际所学课程情况,决定学生所转入的年级。 2. 指导转入学生制定新的修读计划。对转入前已经获得的学分,凡符合新的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经转入院系与有关任课教师确认后予以承认,且要求在 一学期内完成学分认定。凡不符合力学系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及学分,可作为任意选修课记录。 3. 经审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具体事宜请咨询力学系教学秘书邓娟老师。 咨询电话: 65642741-84 咨询地点:光华楼东主楼 2610 室 (系办公室) 2014 年核科学与技术系本科生转专业审核方案 为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
48、择和发展机会,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等条例,核科学与技术系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针对有意转入核科学与技术系核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特制定如下审核规则: 一、申请条件: 1符合复旦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要求的学生; 2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已修满 8 学分的学生; 3身体条件符合核技术专业招生要求(主要是指无色盲)的学生; 4同意参加由核科学与技术系统一组织的综合素质考核(面试)和实施的教学计划指导。 二、考核方式: 1成立核科学与技术系转专业考核小组,负责对申请转入本系的学生以面试(口试)方式进行综合素质考核,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志趣以及大学一年级所学文理基础课程等的掌
49、握程度,并给出考核结果。 2面试成绩占 50%,已修课程学习成绩占 50%,二者合成为考核成绩。 三、录取依据: 1根据考核成绩择优录取; 2对核技术及其应用等有浓厚兴趣,在中学期间数学、物理等成绩优秀者考虑优先录取; 3由系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结果初定录取名单后上报校教务处审核录取。 四、咨询接待时间安排: 根据学校通知规定的时间接受学生咨询。 相关老师联系方式如下: 陈重阳(教学副系主任): 65642291,核科学与技术系 1、 3 号楼天桥 202 室 陈建新(核技术教指委主任): 65642574,核科学与技术系 1 号楼 216 室 陆广成(教学秘书): 65642329,核科学与技术系 1 号楼 213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