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3章-资本的运行.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14198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资本的运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第3章-资本的运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第3章-资本的运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第3章-资本的运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第3章-资本的运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本的运行,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第一节,一、资本的循环,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是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 三种职能形式,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Pm G W A,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Pm W P W A,其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第三阶段:售卖阶段 W G,这一阶段的资本职能形式就是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G,购买阶段, P, W,生产阶段,G,售卖阶段,货币资本,为m生产做准备,生产资本,生产m,实现m,W,Pm

2、A,商品资本,资本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在运动中得到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G,购买阶段, P, W,生产阶段,G,售卖阶段,流通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W,PmA,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依次更替的,G,购买阶段, P, W,生产阶段,G,售卖阶段,W,PmA,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依次更替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

3、,GWP W G,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 G W PW G G,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运动,G W P W G,特点:,清楚表明资本生产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但掩盖了m的真正来源,货币资本循环,以生产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的运动,P W G G W P,特点:,清楚表明m来源于生产,但掩盖了资本生产的目的,生产资本循环,以商品资本为起点和复归点的运动,W G G W P W,特点:,揭示了流通过程对于资本循环的重要性,但掩盖了资本所有者追求m的真实动机,商品资本循环,保持资本循环连续性,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时间上先后继起,即并

4、存性和继起性,必要条件,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并存性,9万元,W,Pm,A,购买,G,9万元,9万元,W,Pm,A,9万元,9万元,P,W,生产,9万元,9万元,W,G,售买,9万元,售买,生产,购买,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继起性,9万元,售买,生产,购买,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注意,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二、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

5、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是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而资本循环则是一次的资本周转,资本周转,资本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多少次数,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是周转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资本的周转速度,资本循环一次所经历的全部时间,是流通时间同生产时间的总和,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劳动时间,非劳动时 间,劳动者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时间,劳动过程中断的时间,自然力作用时间,停工时间,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购买时间,销售时间,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运输和通讯条件等,产品性质和技术水平,生产供应状况,产品特点、自然力等,设备维修等,

6、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Pm储存时间,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次数,预付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n,U,u,=,12,3,= 4(次),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生产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厂房、机器等,价值逐次转移,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价值一次转移,流动资本,工资,一次收回,固定资本,价值逐次转移的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价值一次转移和通过一次生产过程全部收回的那部分生产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二者划分的内容不同,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

7、生产资料,劳动力,厂房、机器等,价值逐次转移,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价值一次转移,流动资本,工资,一次收回,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资本的不同部分在m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揭示m的真正来源,揭示流通的规律,有形磨损,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磨损,有形磨损,无形磨损,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使 用,自然力的腐蚀,无形磨损,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劳动生产率提高,新机器的出现,折旧,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

8、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办法,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100,10,10,10,100,10%,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预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厂房200万:年转移1/20,年周转价值为10万元,机器350万:年转移1/10,年周转价值为35万元,工具150万:年转移1/6,年周转价值为25万元,原料180万,月工资60万,年周转6次,年周转价值为(180+60*2)*6=1800万元,=,(10+35+25)

9、 +1800,=,200+350+150+180+60*2,1.87(次),一年内的预付资本周转速度:,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均成正比,与固定资本所占比重成反比与流动资本所占比重成正比,(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甲,2000元,100%,3,6000元,乙,2000元,100%,6,12000元,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M=mv n=m n,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通常用M来表示,M = m v

10、n / v,= m n,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甲,2000元,100%,3,6000元,乙,2000元,100%,6,12000元,甲企业M:3100%300%,乙企业M:6100%600%,从量上看,二者通常不等值,从质上讲,二者反映的关系不同,M与m的区别,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独立地进行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单个资本,称为个别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一)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

11、题和理论前提,剩余价值( m ),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 c ),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价值形态,物质形态,社会总产品构成及其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要取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

12、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该卖的卖掉了,实物补偿,该买的买到了,三、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总产品,不变资本( c ),价值形态,可变资本( v ),剩余价值( m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物质形态,社会生产,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假设条件,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产品全部按价值出售生产周期为一年,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没有对外贸易,(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若第一年社

13、会资本总额为7500, 其中5000,2500,C/V=4/1,m=100%;则第一年年末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9000,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构成图示,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4000c,购买机器,购买电力,购买煤炭,采矿部门,机器制造厂,发 电 厂,1,4000c +1000v +1000m =6000,2000c + 500v + 500m =3000,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500v + 500m,新创造的价值,消费资料,第部类企业预付可变资本,工人所得的工资,购买,价值补偿,第部类企业的剩余价值,资本所有者的收入,购买,价值实现,500v,500m,1,4000

14、c +1000v +1000m =6000,2000c + 500v + 500m =3000,2,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000v +1000m,2000c,价值形态,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供本部类内部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个人消费,实物形态,生产资料,实物形态,消费资料,价值形态,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 v + m ) = ( c ),基本条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 v + m ) = ( c ),基本条件, ( c + v + m ) = ( c )+ ( c ),生产资料总供

15、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 v + m ) = ( c ),基本条件, ( c + v + m ) = ( c )+ ( c ),( c + v + m ) =(v+m )+( v+m),消费资料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前提条件(v+m)c,(c+m-m/x)(v+m/x),Pm,:(c+v+m)c+c,A,Km,:(c+v+m)(v+ m/x)+ (v+ m/x ),(c+v+m)(v+ m/x)+ (v+ m/x),(c+v+m/x+m-m/x)(v+m/x)+ (v+m/x),(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c+v+m=v+v+m/x+v+v+m/x,v+v

16、+m/x=c+c,c+v+m=c+c+c+c,基本条件,(v+m)= c(c+v+m)=c+ c(c+v+m)=(v+m)+ (v+m) (v+m) c (c+m-m/x) (v+m/x)(v+v+m/x)= (c+c)(c+v+m)=(c+c)+(c+c)(c+v+m)=(v+v+m/x)+ (v+v+m/x),小结 ,记忆技巧,(v+m)= c,(v+v+m/x)= (c+c),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大破坏、大混乱。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突出体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危机,复苏,高涨,萧条,0,t,再生产一个周期,固定资本更新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换,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Pm部门生产恢复,Km部门生产恢复,萧条阶段,复苏阶段,

18、高涨阶段,危机阶段,再生产比例严重失调,生产与消费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特点,危机频繁、周期缩短,危机周期不甚明显,“滞胀”局面的出现,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第二节,垄断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一、垄断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垄断统治的实质是一致的,普通的中介人,工业垄断,银行集中和垄断,银行竞争,万能的垄断者,工业资本,银行资本,金融资本,银行的新作用,金融寡头的统治,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相互融合,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金融寡头,掌握庞大金融资本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资本的统治,经济上:参与制,政治上:个

19、人联合,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间接调控社会经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形式,纯粹的国有垄断资本,混合的国有垄断资本,社会福利政策,国家货币政策,国家财政政策,“经济计划化”,指国家凭借政权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来自税收,减少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增加税率、减少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由中央银行采取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措施来影响利息率水平的升降,从而影响投资的增减,促使总

20、需求发生变化,求得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一致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节机制,货币供给量,利率,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三大措施,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指国家规定的利用社会福利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准则。社会福利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补贴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指由一定的机构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作为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方式。,经济计划化,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缓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客观要求,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客观要求,计划调节,必然性,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在国际范围的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的基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的形式,第三节,

21、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基础,1.国际分工,跨国界的劳动分工,它是商品经济在国内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传统的国际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极大地前进了一步,逐步进入生产的国际化 国际分工极不平等,极不合理,它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压迫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战后国际分工的特点,指资本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间进行循环和周转运动,最后实现价值和增殖。,2.生产国际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科技的发展超越了国界的限制,要求国际合作科

22、技革命及其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国际化的可能性和机会,资本国际化,商业资本国际化,借贷资本国际化,生产资本国际化,表现形式,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形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商品输出,商品输出就是资本家为获得高额利润而开辟国际市场向国外销售商品,它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商品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别国财富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者资本家集团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它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资本输出,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借

23、贷资本输出,形态,主体,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资本输出,本 质,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是指大垄断公司为了攫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它国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或其它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垄断组织。,跨国公司,特 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国际直接额投资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寻找合理的布局,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作 用,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工具,激化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扩展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美国,日本,欧洲,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金 融,贸 易,投 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相互依赖与合作,相互矛盾与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