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读《创建幸福教室的35个秘密》有感(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34714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创建幸福教室的35个秘密》有感(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创建幸福教室的35个秘密》有感(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创建幸福教室的 35 个秘密 有感(一)摘录一: “以上就是致远 23 班级标识的创建过程,它不是凭空想象,肆意捏造更不是东拼西凑,应急而生的,它是有根的。他根植于教室里,根植致远 23 每一位同学的心里,并随着班级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历经岁月洗涤逐渐生长而成。 ”P23【心得一】一直坚信:付出越多,越珍惜。在致远 23 班级标识创建的过程中,班主任有效引导,循循善诱,逐渐生成。在此过程中,班级标识也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弥足珍贵,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对班级的每一个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幸福。摘录二: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需要一个切入点,让孩子们在行动中感受劳动和发展劳动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横向

2、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让学生建立起较强的劳动意识,也只有劳动意识成为一种品质,劳动理念上升为一种文化。孩子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慢慢体会到劳动最伟大的真正含义。 ”P28【心得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是很多老师都认可都能做到的。但梁老师却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劳动意识成为一种品质,让劳动升华为一种文化,为孩子们的长远发展着想。他以家文化营造劳动氛围;创造卫生评比几乎次次满分的神话,劳动意识渗透学生心底;通过开展“寝室文化节” “我家我做主” “校园一日游”等横向系列活动,教会学生爱教室爱家爱学校,把劳动意识转化为孩子们的习惯;通过系列主题班会活动课,把劳动上升为一种文化

3、理念,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快乐的劳动,在劳动中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在梁老师不断的推波助澜下,劳动的魅力向教育的更深处漫溯,使学生的心灵得以滋养。摘录三: “这就是我的班长课程,它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具有执行力与领导性格的同学自然而然的脱颖而出,我的教育理念也得到很好的渗透,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在班级管理和发展上形成了默契。最为重要的是,在班长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塑造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积极向上和自我发展的种子被种植。 ”P47【心得三】要想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班主任都要培养班干部,我也不例外。在培养过程中,我一般采用三步走:1: 演讲公选,2:制定班规

4、,3:妥善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尽量顺应民意,帮助班干部树立权威,及时沟通,帮助他们克服难题,顺利管好班级。我比较得意的是:我班的卫生室全校最好的,成绩是年级最好的,我班的班干部是全校最负责任的,我是学校最清闲的班主任。可看了梁老师的“秘密 6:借班长课程构建班级体制”后,感觉到自己的肤浅。他根据实际情况分 3 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重难点,教材,实施形式。最让我叹服的是梁老师在 3 个阶段中提供的 8 本教材,把班干部的培养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结合案例分析,实战演练,切实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执行力和领导力。由此,我不得不佩服梁老师知识的渊博和对教育的痴迷。他的成功确是一

5、步步扎扎实实走出来的。摘录四:秘密 7:与新班长“较劲儿” P48【心得四】班委成立之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持续的培养,使之成为理想的助手。在与新班长的“较劲儿”中,梁老师引导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深入细致的分析,制定出最有利于班级发展的方案。也让学生明白:绝不能以管代替教育,只有管理和教育持久相伴才能推动班级同学的个体发展。看到这一章时,不由得想到前段时间见到的一幕:九年级 2 个班的班长在不同地点大声地批评全班同学,一个在校园,站在队伍前面;一个斜坐在讲桌前面的凳子上,翘着二郎腿,同学们都站在,低着头。我知道,他们都是尽心尽责的班干部,他们如此也是为同学们好,可我心里却十分不是

6、滋味。我曾假设了很多次,如果我是其中的一名学生,我能接受他们善意的批评吗?是谁赋予他们高高在上大声厉斥指责的权力?2 年前,他们都曾经是我的学生,我的得力助手。当时,他们的能力和为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现在?如此发展下去,对班级,对他们个人真的就有利吗?管住,是很省心。可一定就省心了吗?听闻有些班级乱说一句话千字检查, ,班级纪律次次优秀,对此,我只能笑笑,不置可否。教育是管之根本,离开了教育的管,只能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吧?梁老师的书带给我许多思考摘录五:在开学时,我会启动一个 “班级吉尼斯纪录创造者”的游戏, “按时到校”也成为其中一项。 “个人按时到校记录” “

7、集体按时到校记录”等都将记录在案。显而易见,在这里,我回避了“禁止迟到”的消极心理暗示,使用了“按时到校”的积极心理。于是,每名学生都在努力创造自己和集体的正向记录。 P113【心得五】迟到,是学校乃至社会常见的现象。很多老师和领导把注意力设置在“如何让学生或员工不迟到”上,强调了管理的手段和过程,传递出去的是负能量,效果也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梁老师采用创造“按时到校吉尼斯纪录创造者”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按时到校”积极的心理暗示,用游戏的精神将问题悄然化解。同时,我也想到梅红建老师在对待迟到问题上的做法:他让先到的同学站到教室门口,等下一个迟到的同学到来,然后,拥抱,祝福,回到座位。最后一个迟到同学到讲台发表感想,以一种温暖的方式润物无声的教化迟到的同学。对于迟到,2 位老师处理方式虽不同,但都给予班级积极的心理暗示,实现班级正能量的聚集。在带班过程中,班级事务层出不穷,还有一些“顽疾” ,一味的惩罚,只能把学生推向对立面,学生表面的畏,并不代表他内心的敬;班级暂时的风平浪静,说不定正蕴藏着巨大的波澜。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说积极的话,做积极的事,为班级做贡献,哪怕是零贡献,而不要是负贡献。凝聚正能量,营造积极的磁场,让场内的每一个人都体会到温暖和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