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故知新:汉代以前儒家思想主张,孔子,春秋乱世,诸侯并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荀子,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仁政、民贵君轻 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秦始皇,重法家、焚书坑儒,春秋创立,不受重视,战国发展,备受冷落,秦朝,遭到打击,第3课 汉代的思想 大一统,一、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1.原因 2.内容 3.特点 4.影响,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汉高祖刘邦,经济凋敝,材料二:(陆贾):“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
2、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史记陆贾列传材料三:“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12篇,陆贾,吸取秦亡教训,黄老之学是道家中的两派,即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它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它又兼采法、儒、名、阴阳等各家学说。其内容主要包括治身、治国两方面。稷下道家改造了老子道,指出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把虚静确定为养生根本方法。虚静不仅是养生之道,而且也是治国之道。“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君主根本用不上特别的行为,也可实现平治天下目标。 改编自一源三流:先秦道家的思想分际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3、下列问题:1)黄老之学从本原上是属于哪家学派?黄老之学主要思想?有什么特点?2)黄老政治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社会效果?,1)派别:道家学说中两派。“黄”指黄帝学说,“老”是指老子学说,二者糅合为“黄老之学”。,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两方面:把虚静确定为养生根本方法;在治国方面主张”无为而治”。,特点:理论上博采众长,政治上“积极无为”。,2)影响: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需要; 儒学经过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新的理论体系。,2、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内容、影响,2、 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
4、为”的方式稳定统治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练一练,1、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人只能顺从自然,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倡导“待时而动” 倡导“因时制宜”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 B C D,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 2.思想来源 3.内容 4.特点 5.影响,材料一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材料二
5、 到汉武帝时,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位年轻的皇帝,深知“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奋发求治的时局,他决意借用儒家学说,实现自己为后世子孙垂范立制的远大抱负。 材料三 儒家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借“对策”之机,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建议废止儒学之外的各家异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就有了后人总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经济发展,国家统一,中央集权需要巩固,黄老之学不适应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开发边疆 三击匈奴 出使西域,汉武帝,名刘彻,16岁即位, 一位雄才大略
6、的政治家。 在他统治时期,中国以一个高 度文明、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要求,中央:设内朝地方:刺史制, 颁布推恩令,政治、经济上的大一统, 必然要求思想上大一统,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春秋繁露材料三:“三纲五常”渊源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三纲原理和五
7、常之道以维持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常用。 中国古代三纲五常,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内容:1)“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三纲五常”伦理道德。,2)“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董仲舒是如何发展儒家学说的?,3、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 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和抑制暴
8、政,“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创立新儒学:,阴阳家,2.公羊春秋学说,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知识整理:,4.特点:1.以儒家为基础,博采众长,具神学色彩。 2.独尊儒学,思想专制。 3.哲学思想主流是唯心主义。,【论从史出、辩证分析】,争鸣:史学界对董仲舒的评价 观点一: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他与汉武帝一起作为西汉鼎盛时代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观点二: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
9、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请说说你的看法?,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政治: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思想: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教育: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发展 消极:文化专制,抑制思想的自由发展,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影响,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3、汉代的新儒学被赋予的新含义(
10、 ) A 人定胜天 B 无为而治 C 君权神授 D 仁政思想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它各个学派消亡 A B C D 5、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理论基础的主要是( ) A “春秋大一统”思想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 “三纲五常”,D,C,A,儒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禁止,统治者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成功。,6、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
11、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8、18世纪欧洲的启蒙学者认为:中国朝廷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不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君权神授 D为政以德,9、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 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 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10、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相对孔子的思想,主要变化有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批判君主专制 “仁者爱人” A B C 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