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汉语史稿复习题.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31190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稿复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汉语史稿复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汉语史稿复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汉语史稿复习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汉语史稿复习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近代汉语时期的文献语料主要包括哪些?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 (共计 20 分) 二、谈谈你对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的认识。 (共 计 25 分) 三、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共计 10 分) 四、 试谈谈 尔雅 说 文解字 释 名 方言 等著作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共计 40 分) 五、 新词产生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请谈谈你对 “古汉语词汇是一个不断变化、 不断发展的系 统”的理解。 (共计 30 分) 1 、举列说明汉语单音词从上古到近代的主要发展 2 、举例说明汉语复音词从上古到近代的主要发展 3 、上古、中古、近古的成语各举三例,并解释它们

2、的意义 4 、从数量、语音、结构和表义几个方面,阐述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一、近代汉语时期的文献语料: A 、唐五代 1 、 敦煌文书: 指藏于敦煌莫高窟的一大批经卷, 文书。1900 年, 由当时 的一名道士意外发 现,后遭到外国的劫掠。其中,英人斯坦因劫走 9000 卷, 法人伯希和劫走 5000 卷 ,劫余 8000 卷藏 于 北京图书馆, 总计二万六千多卷, 是研究唐五代时期重要的文献资料。 近代汉 语研究概况P19 国内从事敦煌文献研究的高校主要有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有一大批的学者,一大批著作。 2 、禅宗语录: 六祖坛经 (六祖为慧 能) ; 神会 语录 ; 祖 堂集 3 、唐诗、

3、五代词、小说、笔记、杜甫、白居易、寒山拾得诗 唐传奇 : 李娃传 4 、笔记,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等,日僧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B 、宋代 1 、禅宗语录: 景德传灯 录 、 五灯 会元 2 、朱儒语录: 朱子语类 3 、宋人话本: 大唐三藏 取经诗话 ; 清平山堂话本 ; 京 本通俗小说 4 、小说集: 太平广记 5 、史籍白话资料: 三朝 北盟会编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6 、宋诗与宋词中的口语资料:黄庭坚、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作品 7 、诸宫调二种: 马致远 诸宫调 、 董解元西厢记 C 、元代 1 、元杂剧:臧懋循元曲选 、 元 刊杂剧三十种 2 、元散曲:隋树森

4、全元散曲 ; 阳春白雪 、 太平乐府 、 乐府群玉 、 乐府新 声 3 、 南戏: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张 协状元、 错立身、 小孙屠) 、 古本 戏曲丛刊 收南戏 15 种 4 、话本: 大宋宣和遗事 、 新编 五代史平话 元典 章和元代话本碑文 D 、明代 1 、史料: 元朝秘史 、 皇明诏令 2 、会话书: 老乞大 、 朴通事 3 、小说: 三遂平妖传 、 水浒传 、 西游记 、 金瓶梅 、 三言、两拍 二、汉语 词 汇双音化 的 内因在于 处 于词的核 心 地位的词 义 必须适应 社 会的发展 而 不断发展, 单音词的词 形和词音在 某种程度上 已限制了词 义的发展, 词 形和词音是

5、为表达词义 服务的, 因 而也必须适应词义的发展。 就形而言, 汉字以已有单音词作为组词的语素, 用不同的搭配方式组合成大量双音词, 适 应了表达 社 会发展中 产 生的大量 新 生事物、 新 概念的需 要, 继形声字 之 后又一次 适 应了汉语 词汇不断增长的要求, 从词形上奠定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基础。 就音而言, 音节 的简 化、声 调的 产生、 单双 音步的 演变 等语音 现象 也是汉 语词 汇双音 化 的内在原 因 之一, 由声 韵 相拼组词 到 由两个音 节 相合组词 的 双音步特 点 为词义的 发 展提供了 大量的语音形式, 体现了汉语词音适应汉语词汇发展的巨大潜力。 就义而言,

6、主要体现 在词义的表 达由综合渐 趋于分析。 形态变化衰 落的汉语, 主 要是立足 于词义, 顺应 人的思维, 由 已知昭示未 知, 以单音词 为基础, 以文 组字而生字 熟旁; 又适应 词义发 展的需要, 由单音词充当语素发展为双音词, 以字组词而生词熟字。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突破了单音 词在形和音 上的局限性, 不仅大大增 加了词的数 量, 而且还 相应地减少了构词语素的数量, 以简驭繁, 建立了以少量语素构成大量词语的词汇体系, 从而 使汉语在词义的表达上更臻完善。 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是由作为孤立语的汉语自身的特点决定 了的, 也是汉语词汇内部形音义三者矛盾互相推动的必然结果。 三、汉语单

7、音词演进为复音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 1 、 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 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 如: 爷阿爷 一 第 一 阿爷 第一 夏 有夏 母阿母 有夏 有夏 阿母 欣欣然 欣然 燕燕子 石 石头 率 率尔 燕子 石头 率尔 2 、 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 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 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 构成复音词。 如: 艰 艰难 恐 恐惧 知 知道 将 将军 洪洪水 减 减少 道、 路道路 朋 、友朋友 3 、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如: 途道路 伐攻打 好漂亮 师军队 息呼吸 御抵挡 池护城河 亡丢失 四、 尔雅 是中国最古的字典, 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

8、书。 尔 雅 按意义分类, 全 书十九章 , 每章篇名 都 是用“释 ”表示: 如 “释诂、 释 言、释训 ” 等。这十 九 篇中, 前三 篇是解释 一 般词语, 方 法是把许 多 同义词放 在 一起,而 用 一个单词 来 解释. 例如 释诂第 一条是: ”初 、哉、首、 基、肇、祖 、元、胎、 落、权舆、 始也。后十 六篇是解释 各种 事 物 名称的,例如释亲 : “父为考,母为妣。 ” 晋代郭璞的尔雅 注, 宋代邢 邴的尔雅 疏 (十三经 注疏之一) 流传至今. 模 仿尔 雅 的书很多, 形成 “雅学” 。 最早的是三国魏人张揖的 广雅 , 书名是 “尔雅的扩大” 的 意思。 方言全名輶轩

9、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 既解释古语,又解释不同地方的方言。 西汉成都人扬雄作, 原为十五卷, 今本十三卷, 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 专书。 方言 也是按照 意义排列, 但是不像 尔雅的分 类那样系统 ,也没有“ 释”的 篇名。内容 包括古语、 今方言(汉 代方言)和 共同语(通 语、凡语) 。 注明方言词 的来源是 本书的最大特点, 例如 方言 卷一: 嫁、 逝、 徂、 适: 往也。 自家而出谓之嫁, 由女而 出 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卷 1 ) 。 受 方 言 影响的著作, 现存而且常见的有清杭世骏的 续方言 三卷, 是从古书中搜

10、寻材料来补充 方言 的, 钱大昕 恒言录 六卷、 郝懿行 证俗文 十九卷等, 主要是从古籍中收集材料以印证当代俗语,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说文解字 , 东汉许慎撰 说文解字 简称 说文 , 是中 国第一部字书, 也是第一部 按字的偏旁编排的字典。 这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典的命运, 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 都是继承说文的。 全书收 9353 个单 字,1163 个 重文 (异体字) ,归 入 540 个部首进行 解释 。 唐宋以来, 说文是研究中国文字的主要参考书。 释名 , 东汉刘熙著,27 篇。 是 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 分类略同 尔雅 也采用 “ 释 ”或“释 ”的篇

11、 名,后人有 的称之为 逸雅 。刘熙 认为语音和 语义有必然 的联系, 从语音可以探寻语义的来源。 例如: 江, 公也, 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苦, 吐也, 人所吐 也。火,亦言毁也。物入其中皆毁也。 五、新词产生的主要方式:同源孳乳、音变构词、复音化和吸收外来语。 汉语新词产生的主要方法是同源孳乳 (王力,1982 ) ,孳 乳 就 是 派 生 、演 变 、 繁 殖 的 意 思 ,同源孳乳就是指 由同一根词 派生出一组 读音相同或 相近、意义 有密切关 系的一组词 。比如:汉 语从“戋” 的词皆有“ 小”义,沿 着“小”义 同源孳乳而 产生的词 有:线,丝 缕之小者; 笺,竹简之 小者;钱

12、, 农器及货 币 之小者;贱 ,价值之小 者;盏, 酒器之小者 ;浅,水之 少者;溅, 水所扬之细 沫;践, 轻 踏;残,伤 毁所余之小 部;饯, 小饮;諓, 小巧之言; 牋,木简之 小者;俴, 物不坚 密 我们看到 :这一组词 是循着各 类物体“小”的思路延伸,从为“物体的小”造词顺延成为“方式的小”造词。 音变构词是 汉语新词产 生的另一手 段,指通过 音节中音素 的变化构造 意义有联系 的 新 词的构词形式。 在远古和上古时期, 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 新词的产生也多数是单音节 的, 为了准确的用一个词表达不同的意义, 就要改变词的读音。 读音一变, 词义就发生了 变 化, 也就是产生

13、了一年新词。 例如: 古汉语中 “衣” y 名词, 衣服y 动词, 穿衣, “好 ” h o 形容词 h o 动词, 喜欢。 此外还有大 太; 黑 墨; 三 驂 、 变韵造词: 内 纳; 冒 雾; 民 氓、变调造词:衣 衣;好 好、兼有声韵调变化: 恶 恶;解 解( 懈) 等。 复音化是词 汇发展的一 个重要趋势 ,同时也产 新词产生的 重要方式之 一,复音化 究 其 核心原因是为了汉语表义的精密性和语音系统的简化, 从语音层面来说, 主要有联绵词、 叠 音词, 从语法层面来说有复合词, 从语用层面来说有偏义复词等。 如 “兵” 在早期仅指 “兵 器” ,通过社 会的发展, “ 兵”的意义也得

14、到了不断的扩大和引申,于是产生了士兵、兵法、 兵车、兵工厂、步兵等词汇。 第四种新词 产生的主要 方法就是吸 收外来语, 从上古开始 ,汉语中就 出现了借用 外 来 词指代新事物。 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法有音译法、 音译加意译法和意译法三大类。 如音译词: 葡萄 (大宛语) , 西瓜 ( 女真语) ; 南 无、 三昧 (梵语) ;歹( 蒙 语 ,tai ) ; 阿 马 (满语,ama ) ; 音译加意译 :如尼姑, 阎罗王,忏 悔等(佛教) ;意译词: 如世界,烦 恼,导师, 平等(佛 教)等。 单音词的发展: 上古时期: 单音词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以单音词为主是古代汉语词汇最显著的特点。 先

15、秦 两汉时期, 单音词占绝对优势的现象尤为突出。 由文字是记录音节的, 因此在上古, 字和 词 基本是对等的。 如 左传 庄公十年 :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 再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全 文 共 52 个字 , 只有 “勇气 ” 一词为双音词, 其他 5 个都是单音 词。 “一鼓作 气 ” 后来才成为成语。 甲骨卜辞所反映的商代词汇的特点: 1 、内容广泛 ,数量有限 。反映的事 物包括天象 、地理、时 间、方位、 动物、植物 等, 商代词汇大体完备,能够满足交际的需

16、要。 2 、绝大多数 是单音词, 基本字与词 相当,复音 词很少。只 有“上帝小 食(指午后) ” 、 “小示(指 旁系先生) ” 、 “大室(殷 王祭祀之所) ” 、 “血室(宗庙血祭之 室) ”等极少 数双音 词,而且多为名词。 3 、多数词只有一个意义,一部分词有多个意义,多的可以达到五六个义项。如“见” , 有看见、巡视、谒见、展阅等义。 4 、就词性来 说,名词最 多,动词次 之,形容词 较少,虚词 更少,兼类 现象相当多 ,在 能够确定的 1000 多个甲骨 文字中, 名词约 800 个 , 动词约 300 个, 形容词几十个。 虚词一 般由实词发 展而来,如 “自” ,本义 鼻子

17、,卜辞 又为自己, 或作介词“ 从、由”讲; “亦” , 本义是腋下,卜辞作“又、再”讲,如“旬壬寅雨,甲辰亦雨” ,不 用本义。 中古时期: 中古产生的新词大多是双音词, 但也有一部分是单音词。 单音词词汇进一步丰富。 从词形和词义两方面,根据新词(包括新义)和旧词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继承旧形,新义与旧义没有联系。如,村:村庄、村子。产生于六朝,如桃花源记 : “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 问讯。 ”引申 为粗俗、土 气,如宋戴 复古望江 南 : “贾岛形朴原自 瘦,杜陵言语不防村。 ” 六朝又有复音词“村落” 、 “村坞” 、 “ 村墟”等。 2 、利用旧形 ,新义和旧 义没有

18、联系 。如“耶” 上古是表疑 问的语气词 。作“父亲 ”讲,起 于六朝, 也写作 “爷” 。 如 木兰诗 :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 杜甫 兵车行 : “耶娘 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 洛阳桥。 ”引 申为对尊贵 者的称呼, 大概从唐代 开始(赵翼 陔余丛 考 爷 ,如 “王爷、老爷、驸马爷”等。 ) 3 、词形和词 义都有创新 。如“爹” , 父亲,这是 汉末出现的 词。 “爹”最 初可能是羌 语词, 汉末传入汉语北方方言,东晋以后随着北方土族大量南迁,南方也呼父为“爹” 。 近代时期: 1 、新词旧形 ,新义与旧 义没有联系 。如“镣” 指刑具, 明 史 刑法志一 : “镣,铁连环

19、之 以絷足, 徒者带以输作, 重三斤。 ” 上古时期 “镣” 指纯美的银, 如 尔雅 释器 : “白金 谓 之银,其美者谓之镣铐。 ” 2 、新词新形,如“睬”指理会、答应。王实甫破窑记四折: “不是 这老泰山为人忒歹, 亲女婿昂然不睬。 ” 三 国演义四十九回: “时 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 ” 3 、新词多义化,如“丢”字有多种含义:抛弃、搁置、遗留、施展、敲打等。 复音词的发展: 上古时期 复音词的发展: 复音词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从语素来看, 可以是单纯词, 也可以是合 成 词。 甲骨卜辞只有少数名词是复音词。 周秦到两汉, 虽然仍以单音词为主, 但复音词已有 很 大的发展。从结

20、构上看,上古复音词可以分为联绵词、重言词和合成词三大类。 1 、联绵词, 联绵词为单 纯词,不能 分开来解释 ,又分为双 声、叠韵、 双声兼叠韵 和非双声 叠韵四类。 如踟蹰: 定母双声 (中古为澄母双声) , 意思是走来走去, 徘徊。 消摇: 也作 “逍 遥” ,宵部叠 韵,安闲自得的样子。辗转,也作“展转” ,端 母双声、寒部叠韵,翻来覆去。 科斗,也作“蝌斗” ,非 双声叠韵。青蛙或蟾蜍的幼虫。 2 、 重言词, 是由两个相同章节构成的复音词。 上古汉语里, 重言词相当丰富, 尔雅 释训收集了 145 个, 诗经 出现了 359 个,上古重言词总数在 600 个以上, 从使用来看,重言

21、词分为三种情况。 (1 )两字重 言,不能分 开。如诗 经 周南 关雎 : “关关睢鸠,在河 之洲。 ” ,关关,状鸟 鸣之声。 (2 ) 单字和 重言都用, 意义相同, 用重音描写性更强。 如 诗经 邶风 绿衣 : “绿 兮绿兮, 绿衣黄裳” 。 (3 )重音带 词尾,或形 容词带重言 。例如论 语 乡党 : “朝,与下大 夫言,侃侃 好也。 ” “侃侃好” , 和乐或刚直的样子。 3 、合成词, 是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语 素构成的词 ,可以分为 复合词和派 生词。前者 由词根和 词根合成,后者由词根和词缀合成。 (1 ) 复合词: 联合式, 上古汉语里, 这类复合词非常发达, 尤其在上古后期

22、。 论衡2000 多个复音词中,联合式占了 1400 多 个。如社稷,指土神和古神,古代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孟子尽心下 : “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偏式式,上古汉语里 ,这类复合 词也很丰富 ,偏和正的 语义关系多 样, 绝 大 多数是名词, 极少数是动词, 形容词或副词几乎没有。 如后生, 指后辈、 后一代。 论语 子 罕 : “后生 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陈述式,上古汉语里 ,这类复合 词很少。如 屋漏,古代 屋子的西北 角开 有 天 窗, 阳光由此射入, 故称屋的西北角为 “屋漏” 。 诗经 大雅 抑 : “相 在尔室, 尚不愧于屋 漏。 ” (相: 看;尔室:你家

23、里。大意是君子独居在屋内深处,也要无愧于心。 ) (2 )派生词 ,上古汉语 里,派生词 不多,主要 为名词,动 词,形容词 和副词。常 见的词头 有“有” 、 “于” ,如“我 不可不监于 有夏,亦不 可不监于有 殷。 尚书 召诰 ” ;常见的形容 词性词尾有 “然、 如、 尔、 若、 乎、 焉” 等, 如 “天油然作云, 沛然下雨, 则雨浡然兴之矣。 孟子 梁惠 王上 ” 。名词词尾“子 ”已开始产 生,但未完 全虚化,可 以放在表示 人的名词 后面,也可以表示小而圆的东西,如“虽大男子,裁如婴儿。 战国策 燕策 ” 总的来说,上古复音词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1 、 上古词汇虽以单音词为主

24、, 但复音词已有明显的发展趋势, 在上古后期表现的尤其显著。 2 、 上古复音词已有多种结构构成, 现代汉语里单纯词的联绵式、 叠韵式 (一部分重音) ,合 成词里的重叠式(一部分重言) ,复 合式和附加式,各种结构大体具备,但前缀“阿、老” , 后缀“子,儿,头”在上古尚未完全形成,复合成以联合式和偏正式最多,其他形式较少, 补充式还未出现。 3 、不少单音 词已有较强 的构词能力 ,多义词的 不同意义可 以跟不同的 语素构成不 同的复合 词。 中古, 复音词大量产生是中古词汇发展的重要特点。 中古产生的新词绝大多数是复音词。 上 古以单音词为主, 到了中古, 尤其是中古口语中, 复音词逐渐

25、取得优势。 从魏晋以后学者 对 上古典籍所作的注疏可以看出这一点. 如 诗经 卫风 氓 : “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 孔颖达 疏: “静言思 之,身自哀伤矣。 ” 中古复音词的大量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语音系统的简化。上古不同音的字到中古, 尤其是唐宋以后变得同音了。 如 “支 、 脂、 之” 三 韵到 “平水韵” 已无分别。 (奇: 支 韵 祁: 脂韵期: 之韵) 同音。 同音 词太多, 容易造成误解, 不利于交际, 分化的办法之一就复音化 。 二是对单音词的多义起限制作用。 多义的单音词如果没有限制, 也容易造成误解。 如上古的 “布” ,在“ 布帛、布施 、布告、布 场”中就限

26、制了它的意 义,使表达 的意思更加 准确。三 是韵律的要求。 汉语书面表达追求整齐匀称, 六朝发展起来的骈文, 更是把这种趋势推向了 极端。这种趋势对词汇的双音化不无影响。 前面已述, 上古已有联绵词、 重言词、 合成词等多种复音词类型, 中古复音词仍然以这些 为 主, 但数量大大增加, 内容大大充实。 值得注意的是, 出现了补充式、 名量式、 超层次组合 的结构和成分。 1 、新的结构方式: 补充式: 上古晚期, 偶有出现, 中古仍然不多。 如摆脱, 指撇开、 不受拘束。 唐韩偓 送 人 弃官入道 : “忸怩,壮志,摆脱是良图。 ” 名量式: 上古晚期偶有出现, 中古有较多发展。 如车两:

27、车的泛称。 宋 书 张畅传 : “近似 骑至, 车两在后, 今端坐无为, 有博其可见借。 ” ; 船乘: 船 只。 晋书 谯刚王逊传 : “敦恐 其为己患,诈称北伐,悉召承境内船乘。 ” 超层次组合: 两个语素意义上并无联系, 也不在同一个语法层次上, 大都通过截取名典用语 形成的。如 而立,语出 论语 为政 : “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 ” “而”是连词, 中古以后 “而立”连用作为 30 岁 的代称。 2 、 新的词缀: 中古出现了现代汉语常用的前缀 “阿、 老” 和后缀 “儿、 头” 。 上古出现的后 缀“子”用法扩大,附加式合成词大大增加。 (1 ) 前缀 “阿、 老” : 如 “阿

28、耶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 ” 、 “老可能为竹写真, 小坡 今与石传神。苏轼题过所面枝木竹石 ” (2 )后缀“ 子、儿、头” :如“双双 新燕子,依 旧已衔泥。 杜甫春日 樟州登楼 ” 、 “潞子 婴儿之大人,晋景公之姊也。 左传 宣公十五年 ” 、 “东方千 余骑,夫婿居上头。 汉 乐府 陌上桑 ” 总的来说,上古复音词有了全面的发展,其中以联合式、偏正式最为重要,占中古复音词 80% 以上。其 他复音词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数量不太多,并出现了新的结构和词缀。 近代复音词: 近代产生的新词中, 双音词占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 还产生了不少三音词和 四 音词, 这是近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29、 在近代后期表现的尤其明显。 双音词在类型上与中古相同。 1 、新的三音 节词:汉主 城的三音节 词,中古开 始产生。元 代以后有了 巨大的发展 ,有四种 不同的格式。 (1 ) 附加式,ABC ABC 两类, 如两口子、 夫妻俩。 西游记 十八回: “既是这等说, 我 去了黑,两 口子做不成 了。 ” 竞天价,满天。 水浒传六 回: “凑巧风 紧,刮刮杂 杂地火 起, 竞天价烧起来。 ” 呆不 腾, 痴呆的样子。 李文蔚 燕青博鱼 : “ 为甚么干支刺吐着舌头 , 呆不腾瞪着个眼脑。 ” (2 ) 偏正式,ABC ABC 两类。 如半 瓶醋, 比喻对某种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的人。 无名氏 司马

30、相如题桥记 : “ 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 (3 )补充式,主要是 ABB 式,A 为名 词、动词、形容词,如笑欣欣,嬉笑的样子。 水 浒 传二十六回: “笑欣欣 出去,却怎地这般归来?” (4 )重叠式,有“A 不 A 和 AAA ” 两类,主要出现在元曲里,如连不连,无名氏举案齐 眉二折:我这儿日身子不快,怎么连不连的眼跳,不知有甚事来。 成语: 上古: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自】 : 左传哀公八年 : “夫 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 狼子野心: 狼子: 狼崽子。 狼崽子虽幼, 却有凶恶的本性。

31、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 习性难 改。 【出自】 : 左传宣公四年 : “谚 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守株待兔: 株: 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 喻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 :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 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中古: 老当益壮: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出自】 : 后汉书马援传 : “丈 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冰清玉洁: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 【

32、出自】 :汉 司马迁 与挚伯陵书 : “伏唯伯陵 材能绝人, 高尚其志, 以善厥身, 冰清玉 洁,不以细行。 ” 闭目塞聪: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自】 :汉 王充论衡 自纪 :“ 闭明塞聪,爱精自保。”近代: 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自】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一 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 名噪一时: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出自】 :明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国师阅文 偶误 : “娄上王辰玉、 松江董元宰 入都,名 噪一时。 ”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自】 :宋 赵希鹄

33、洞天清录 : “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 汉语词汇发展总趋势: 1 、数量上由少到多 每个时代既有新词产生, 也有旧词消亡, 但词汇总量在不断增加。 原因在于新词的产生速度 要比旧词消亡速度快。 2 、语音上由单音到多音 中古复音词逐渐增多,但数量上并不占优势。近代时期,双音词占绝大多数。现代汉语里, 有向三音节及其以上音节发展的势头。 3 、结构上从简单到多样 单音词谈不 上结构,上 古复音词结 构也比较简 单,派生词 前缀有“有 、于” ,后缀 有“然” 等。中古产 生了补充式 、名量式、 超层次组合 ,前缀有“ 阿、老” ,后 缀有“儿、 头”等。 近代增加了大量的三音节词和四单节词。 现代汉语对合成词结构又有发展, 补充结构大量存 在,三音词、四音词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大量的类词缀。 4 、表义上逐渐丰富细腻 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同义词越来越丰富;词语还可以通过衍生义项增加表意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