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句意 2、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春秋笔法”,2020/2/8,3,实战练习,1.下列四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能够。 B.衮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 阙:空缺。 C.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多次。 D.使鉏鏖贼之。 贼:暗杀。,B (阙:破损。),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晋灵公不君 君:君子B、晨往,寝门辟矣 辟:开着C、晋候饮赵盾酒 饮:喝 D、提弥明死之 死:死亡,B,2020/2/8,5,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提刀而立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B.厚
2、敛以雕墙 置诸橐以与之C.既而与为公介 为三闾大夫D.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舍于翳桑,A (第一个“而”是修饰关系;第二个“而”是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假如”。),2020/2/8,6,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有关的一组是( ) 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宣子骤谏,公患之。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 B. C. D.,D (表现忠于职守,为人正直。为士季的行为举动,与赵盾无关。与职守、为人无关。为翳桑饿人灵辄的奋力保护,非赵盾举动。),2020/2/8,7,5、下列对晋灵公最
3、终被杀的原因说明正确的是( )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未能有终。B.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未能接受大臣进谏,荒淫无道“犹未改”,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赵盾。C.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未能接受大臣进谏, “改之”是假,“不改”是真,再三企图谋杀忠臣赵盾。D.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表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决心不大,边改边犯,又再次企图谋杀忠臣赵盾。,C (B把宣子与赵盾视为两个人不正确,A项中说晋灵公能够接受劝谏,也不正确。D项“能够接受”不正确,也并未真改,说“边改边犯”也不对。),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4)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晋灵公不行君道,重重地征税,用来雕饰墙壁;从高台上用弹丸射人,来看人们躲避弹丸的情形;,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厌恶他,派鉏麑去刺杀他。,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背上了恶名。真是可惜啊,(如果他在逃亡时)越过晋国的边境就可以避免弑君的恶名了。,2020/2/8,9,问题探究一,1、晋灵公的“不君”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又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 ? 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3、
5、文中的武士你最欣赏谁?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020/2/8,10,厚敛雕墙 弹人观辟 虐杀宰夫 进谏不入 患谏贼之 伏甲嗾獒,晋灵公不君,贪婪 荒唐 残暴,1、晋灵公的形象,2020/2/8,11,赵盾,敬君 敬民 敬业,忠君爱国 直言敢谏 敬业守职 宵衣旰食 不忘恭敬 养民施惠,良臣,2、赵盾的形象,2020/2/8,12,鉏 麑 舍生取义,提弥明舍身护主,灵 辄 舍名报恩,3、三武士的形象,1、赵穿杀了国君,为何董狐写下“赵盾弑其君”?,问题探究二,4、如何理解赵盾“为法受恶”这一事实?,2、董狐冤枉了赵盾,孔子为何称赞他为“古之良史”?,3、赵盾对董狐的书法无力辩解,孔子为何说“古之良大夫”?,2020/2/8,14,春秋笔法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拓展探究,讨论探究:晋灵公不君哪些地方体现了“春秋笔法”?,2020/2/8,15,1、合乎礼法,强调等级。(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 2、秉笔直书,不御强权。 (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 3、褒贬劝惩,各有义理。 (按照一定的义理,通过特定的称谓或某些字眼来达到褒贬的目的,是非分明又简约含蓄。),2020/2/8,16,作业,1、练笔:参考直书,搜集历史上直言敢谏、秉笔直书的人物,以“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思考:这样的笔法利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