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doc

上传人:太阳 文档编号:1112316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历史选考复习学案之二十三考点二十 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与反侵略斗争一、 考查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2知道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简述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4认识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国家主权遭到践踏,中国由独立主权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国家,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6概述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

2、迹,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说明:涉及教材: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和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课的“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一目不做要求。二、概念梳理1 南京条约 2 马关条约3 辛丑条约4关税协定5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治外法权)6片面最惠国待遇7黄海海战(舰船及指挥者)2三、练习1 “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

3、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2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3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4 清史稿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

4、,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 ”此处评价的皇帝是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5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6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7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大清

5、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A B C D8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 “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 ,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 , “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9.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3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6、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 C D10. 据 1895 年 5 月 15 日申报记载,台湾军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 。他们的行动A顺应了时代主题 B引发收回利权运动C保卫了国家统一 D加速民主革命进程11. 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 。当时的英国人曾这样评价:“乾隆时代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辉煌成就” 。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史实,正确的是A左宗棠制定“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的策略B1876 年,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C1880 年,左宗棠在喀什噶尔建立抗俄军事基地D1

7、881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 等条约收回伊犁12. 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A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 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 D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13. 丘逢甲写下血书“抗倭守土” ,并带头联名致电清廷,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忘” ,愿意与驻台清军“誓死守御” 。这一幕出现在农历A甲午年 B乙未年 C庚子年 D辛丑年14. 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下表中

8、“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失败 变革 A 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洋务运动 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百日维新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义和团运动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 五四运动 415.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16. 清人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

9、。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新疆地区属理藩院直辖范围 B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C阿古柏曾出兵强占伊犁地区 D左宗棠入疆旨在镇压地方武装叛乱17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旅顺 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 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 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 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 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 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 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

10、大扰。 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 当中国盛 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 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 战争)后,日人 资中国赔 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 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6 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3

11、分)(3)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4 分)18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 19 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 进可以经帕米 尔、克什米 尔威胁英属印度,退5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正 经历着巨大的社会 变动。60 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12、材料二 18771882 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 年 7 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 “设行省、置郡县”,指出: “伊古以来,中国 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 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 。1844 年 11 月 17 日,清政府正式 发布新疆建省上 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 (4 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 ( 2

1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4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 (4 分)(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 分)6参考答案:110:BBCCB;ACDCA;1116:DABCDB17、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 ;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 (2 分)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4 分)(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 ;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 分)(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4 分)18、 (1)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伊犁和乌鲁木齐。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迫切。(2)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3)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